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欧共体的建立与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60年(戴高乐)邀请了苏联领袖赫鲁晓夫访法,初步改善了两国的关系。1966年戴高乐访问苏联………这……在冷战期间被西方那些僵硬的意识形态分子视为对所谓的大西洋联盟的背叛。戴高乐以对东方外交的突破加强了法国对美抗争的资本,可以说,作为一个中等强国,法国最大限度地在两个超级大国的矛盾中争取到了外交活动空间,起到了“拿二等票,坐头等舱”的效果。

——《二战后戴高乐主义的外交战略》

材料二   戴高乐将军警告他的后人“永远不要把法国的命运交在别人手里”时,不会预料到有一天欧洲的经济和政治版图会是现在这个样子。不过戴高乐可以感到欣慰的是,他毕生所追求的法国复兴,通过将“法国的命运交在别人手里”实现了,他的国民在交出自己一部分命运的同时,也掌握了别人的一部分命运。

——《欧洲由对抗到统一亚洲为何做不到》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戴高乐对“大西洋联盟背叛”的实质。这种“背叛”给法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法国国民是如何“在交出自己一部分命运的同时,也掌握了别人的一部分命运”的。
2021-10-03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忻州一中、长治二中、康杰中学、临汾一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8年,丘吉尔提出作为战后英国外交总方针的“三环外交”:“第一个环当然是英联邦和英帝国及其所包括的一切。第二个环是包括我国、加拿大、及其他英联邦自治领域在内,及美国起着如此重要作用的英语世界。最后一个环是联合起来的欧洲。”显然,在丘吉尔心目中,联合起来的欧洲是最后一个环,其地位在英联邦和英语世界之后。不仅如此,尽管丘吉尔不断地为建立欧洲联盟而奔走呼号,但在当时英国主要的政治家——特别是丘吉尔的心目中,这个欧洲联盟中并不包括英国。
——摘编自陈乐民《战后英国外交史》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英国对欧洲一体化的态度从拒绝逐步走向接近,并于1961年和1967年两度申请加入,但均遭到法国总统戴高乐的否决。戴高乐首先考虑的是:“英国一旦成为欧洲的第七个成员国……要它永远扮演二流角色,是不可想象的。”而且戴高乐还认为,联系如此紧密的英美关系将会使英国成为美国投放在欧洲的“特洛伊木马”。另外,英法在共同农业政策上也存在分歧。该政策要求在共同体内部实行农产品的自由贸易,并对外建立共同关税。对于分别作为农产品进口大国和出口大国的英国和法国而言,该政策势必引发英法之间的激烈冲突。1971年英国重新与欧共体谈判,并于1973年最终加入。然而,在欧洲一体化的进程中,英国一直是一个半心半意的伙伴,它的边境仍处于半开放状态,它反对防务一体化,也不愿加入欧元体系,所有这些都使英国与联合的欧洲若即若离。
——摘编自娄南《民族国家与欧洲一体化:1945—1973》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制约英国加入欧洲一体化的因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加入欧洲一体化后对双方的影响。

3 . 西欧现代化进程开启于近代民族国家的建立,而近代随着西方列强侵华,中国的民族主义兴起、发展,随着抗战到来,中华民族彻底觉醒。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欧洲在近代形成民族的过程中,专制王权是民族国家的第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上,国家统一了,民族自立了,中世纪的混乱状况得以解除。民族国家的第二个阶段,“民族”与王权发生对抗,最终推翻专制王权,法国大革命就是其中的典型,因此“很多学者说法国大革命及以后发生的拿破仑战争是近代欧洲民族主义的起源。当然,在此之前,欧洲的民族国家就形成了。为什么要形成民族国家?因为民族国家是现代化的载体。但是,随着近代化的发展,欧洲民族国家发展不平衡,造成近代欧洲动荡和民族冲突。时至今日,这种不平衡被拉平,西欧的一体化开始,就是今天的欧盟。

——江苏人民出版社钱乘旦主编《世界现代化历程》总论卷

(1)依据材料一,说明近代欧洲“民族国家”形成的必要性;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现代西欧实现一体化的原因。

材料二:1901年,梁启超首次提出了“中华民族”的观念,他认为“中华民族”是多民族融合的产物。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后,革命派迅速放弃了他们早先提出的“驱除鞑虏”的主张,而主张“五族共和”,建立一个独立、民主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根据列宁的民族自决理论,中华民族的民族自决是指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实现民族的独立和自由。九一八事变、华北事变后,《义勇军进行曲》问世,“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发出最后的吼声”的悲愤歌声,极大地激发了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整体的认同感和爱国热情。

——郑大华《中国近代民族主义与中华民族自我意识的觉醒》《民族研究》2013年第3期

(2)依据材料二,概括近代中华民族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结合材料二与所学知识,分析抗战时期中华民族彻底觉醒的原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罗伯特·舒曼(1886—1963)法国政治家。舒曼年轻时曾就读于波恩、慕尼黑和柏林,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参加了德军,一战后加入法国国籍。舒曼对法德之间的历史宿怨有亲身体会,渴望能够彻底结束法德之间的敌对状态。二战后,大部分西欧人仍把德国看成一种威胁,而非合作伙伴。但随着柏林封锁、马歇尔计划、北约组织成立等一系列事件的发生,时任法国外长的舒曼意识到,法国必须调整对德路线。为此,舒曼在1950年5月宣布实施一场外交革命——“舒曼计划”。他说:“法国政府建议把法德两国全部的煤钢生产置于一个共同的高级机构管理之下,将其纳入一个其他欧洲国家都可以参加的组织之中。”德国人最先认可了这一计划,接着是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卢森堡。1951年,六国订约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1957年舒曼又推动建立了“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舒曼计划”的实施为欧洲经济一体化开辟了新的途径,他也被誉为“欧盟之父”。

——摘编自李世安《欧洲一体化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舒曼能够促进法德和解的有利因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舒曼计划”的实施如何为欧洲一体化开辟了新途径。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加强国际金融合作,日渐成为人们的共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4年夏,美、英、中等44个战时盟国的代表,在美国的布雷顿森林召开会议,建立了战后新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
材料二 为共同解决世界经济和货币危机,协调经济政策,重振西方经济,1975年11月在法国的倡议下,第一届西方主要工业国(包括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首脑会议在法国的朗布依埃举行,会议议程“涉及世界经济危机的所有经济问题”。1976年的第二次首脑会议加拿大总理应邀出席,此次会议确定了每年一次的首脑会议轮流在各参加国召开,七国集团正式形成。(1998年俄罗斯正式加入,七国集团发展为八国集团)

材料三   20国集团是布雷顿森林体系框架内非正式对话的一种机制,成员包括:八国集团成员国、作为一个实体的欧盟以及中国、巴西等11个发展中国家。创立20国集团的建议是美国等西方七国的财长们于1999年6月在德国科隆提出的,目的是让有关国家就国际经济、货币政策举行非正式对话,以利于国际金融和货币体系的稳定。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构成及特点。该体系对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有何影响?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方七国集团成立时面临怎样的“世界经济和货币危机”?法国为何能倡导并促成西方主要工业国首脑会议的召开?
(3)材料三中“二十国集团”的成立,反映了怎样的世界发展趋势?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