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及问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1 道试题
1 . 联合国2002年世界投资报告指出,目前大约有6.5万家跨国公司在全球有大约85万家子公司。2001年,外国子公司销售额将近19万亿美元。外国子公司目前占世界国内生产总值的十分之一,世界出口额的三分之一。这说明跨国公司
A.控制了世界经济命脉B.垄断了世界商品和科技市场
C.形成了区域经济集团D.推动了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
2020-12-03更新 | 12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2019年12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学考)
2 . 2018年以来,美国奉行单边主义措施,频频挥舞关税大棒,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国家和地区输美产品加征关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这反映出
A.贸易保护主义成为世界经济主流B.经济全球化从此走向了分崩离析
C.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正面临新挑战D.世界政治的多极化趋势已被遏制
2020-09-25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B卷)
3 . 1997年下半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发生,表明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展中国家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A.维护本国的经济安全和主权B.尽快融入世界市场体系
C.抵制跨国公司的渗透、兼并D.迎头赶上世界科技发展潮流
2020-09-15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元氏县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在国际贸易中,发达国家通过操纵国际市场,压低农产品和原料价格,抬高工业品价格,来确保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这表明影响发展中国家发展的因素是
A.边界冲突B.民族矛盾
C.不平等的国际经济旧秩序D.发展中国家自身政策失误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由美国、英国、俄罗斯、中国等世界重要经济体组成的二十国集团财长会议,自2008年开始变为二十国集团首脑会议。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新一轮科学技术发展B.“逆全球化”现象严重
C.世界经济风险的加大D.经济区域集团化加强
单选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某学者指出:“资本主义的基本逻辑资本积累、竞争和利润最大化,已经从意识上渗透进世界每一个角落,甚至于在资本主义经济的最外围,一切经济活动也都是按这一逻辑来进行的”。据此可知,该学者认为经济全球化
A.有利于世界经济均衡发展B.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全球化
C.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机遇D.由少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
7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加入世贸组织十年,中国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从4.3%提高到10.4%,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从全球排名第六位跃居到第二位,年均增速ll%。中国平均每年进口7 500亿美元的商品,相当于为贸易伙伴创造了1 400万个就业岗位。

——人民网《中国入世十年:改变自己影响世界》


(1)材料一所示组织的建立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哪一趋势?该组织前身的名称是什么?该组织的宗旨是什么?
(2)指出材料二中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会议?
(3)根据材料三,分析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积极影响。
8 . “冷战”结束后,随着信息技术革命飞速发展和多边经贸体制形成,世界各国间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这一格局折射出
A.经济全球化得到发展B.区域贸易壁垒已消除
C.世界市场已完全统一D.发展中国家地位提高
9 . 近年来,经济全球化出现波折,一些国家出现了所谓“逆全球化”现象,如2016年,英国的脱欧公投,美国采取的贸易保护、边境修墙、控制移民等措施。这反映了
A.“逆全球化”逐渐成为时代潮流B.国际经济新秩序的确立
C.世界经济体系被西方国家主导D.全球治理体系亟待完善
10 . 关于全球“共同繁荣”的实现路径,即全球化的进程,西方学者率先使用了两个概念:一是全球化的地方主义,二是地方化的全球主义。前者是指本土现象成功地成为全球性事物,后者是指在国际的和跨国的因素影响下本地政策的改变和调整。下列现象中属于前者的是
A.近代中国开埠通商B.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C.美国麦当劳销售D.二战后日本的民主改革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