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及问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2 道试题
2 .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人类社会面临着环境污染、能源危机、传染病横行等影响全人类根本利益的一系列问题。这表明
A.国际局势日益动荡不安B.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C.诸多问题亟待全球治理D.逆全球化势力较强大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早在1314世纪,连接欧亚非地区的世界贸易网已经形成,欧洲在其中一直处于边缘地位。……16世纪欧洲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这种处境开始改善。但一直到18世纪,原有的世界经济贸易格局仍没有改变。随着欧洲人越来越广泛深入地融入和利用既存的经济贸易体系,并在其中发挥日益增大的影响力,到19世纪欧洲终于成为世界经济贸易的中心。

——摘编自《白银资本》


(1)根据材料一,指出13—19世纪世界经济贸易中心的变化。

材料二   一协约国领土的产品输入到另一缔约国领土时,在关于产品的国内销售、兜售、购买、运输、分配或使用的全部法令、条例和规定方面,所享受的待遇应不低于相同的本国产品所享受的待遇。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2)材料二中的规定对世界经济贸易的发展有何影响?

材料三   任何国家和民族在追求自身发展时若一直忽视甚至无视全人类共同利益的存在,则不仅损害自身,更要殃及全人类。

——贺金瑞《全球化与交往实践》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从世界经济贸易中心变化中得到哪些启示?
2020-12-10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2019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4 . 在国际贸易中,发达国家通过操纵国际市场,压低农产品和原料价格,抬高工业品价格,来确保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这表明影响发展中国家发展的因素是
A.边界冲突B.民族矛盾
C.不平等的国际经济旧秩序D.发展中国家自身政策失误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6 . 关于全球“共同繁荣”的实现路径,即全球化的进程,西方学者率先使用了两个概念:一是全球化的地方主义,二是地方化的全球主义。前者是指本土现象成功地成为全球性事物,后者是指在国际的和跨国的因素影响下本地政策的改变和调整。下列现象中属于前者的是
A.近代中国开埠通商B.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C.美国麦当劳销售D.二战后日本的民主改革
7 . 1989年的“华盛顿共识”是一整套针对拉美国家和东欧转轨国家的、新自由主义的政治经济理论。下列为共识中的十项政策建议。该建议的主要原因是
A.世界贸易的范围逐渐扩大B.经济全球化发展速度加快
C.经济领域中冷战思维消失D.市场经济体制得到了认可
2020-03-23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月考卷(七)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8 . 20世纪90年代,德国因为翻修柏林国会大厦时启用了外来劳动力,导致国内工人发生了暴动;在西班牙南部、摩洛哥和阿尔及利亚的居民深受传说中外来者“窃取”本国工作机会的困扰;欧洲高科技产业工人心酸地称自己被“班加罗尔(印度的高科技中心)化了”。上述材料反映了
A.世界经济结构趋于合理平衡
B.全球化时代国家之间休戚相关
C.经济全球化带来的社会问题
D.经济全球化的潮流应该被抵制
9 . 传统的区域贸易协定大多是地理位置毗邻的国家之间缔结的协定,而现阶段则出现了跨越太平洋的战略经济伙伴协定、横跨大西洋的美欧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横跨大洋洲与亚洲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这一现象
A.促使国际经济新秩序形成
B.加速了经济全球化进程
C.有利于消除贸易的不平等
D.对发展中国家极为不利
10 . “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已触动许多人的切身利益。无论富国还是穷国,全球化提供了巨大机遇、潜力与可能,但也产生了人类必须面对的新挑战与新威胁。对大多数人来说,教育、就业、收入、健康、文化、环境等事关人类切身的问题,都变得更不确定与不安全。”由此说明经济全球化
A.引发世界恐慌
B.是发达国家资本新一轮扩张
C.是一把双刃剑
D.违背了各国人民的共同意愿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