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及问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2019年4月25日至27日,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来自150多个国家和90多个国际组织的近5000名外宾应邀而来。“一带一路”倡议赢得肯定和支持是因为(     
A.全球化趋势下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
B.我国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国际准则
C.公正合理的政治经济新秩序已经确立
D.全球化使我国的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
2023-06-22更新 | 88次组卷 | 24卷引用:人教版必修2019中外历史纲要(下)第23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得时代潮流练习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麦肯锡全球增长模型对2030年全球各地经济实力进行“预测”,主要国家的全球经济总量占比结果如下:美国、欧洲下降,中国、印度缓慢上升,俄罗斯、日本基本持平。美国国家情报局委员会专家编写的《全球趋势2030》以此数据为依据,描绘了四种不同的未来世界发展图景。

图景 大停滞的世界 大分化的世界 非国家化的世界 大融合的世界
特征 美国和欧洲不再有能力或兴趣维持全球领导地位,将重点转向国内,火车头的熄火导致全球化停转,这将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未来。 经济不平等成为主要特征,经济仍以温和的速度增长,世界却因各层次的分裂而变得更不安全。 非国家行为体在解决全球性挑战中扮演领导角色,这是一个拼接起来的、不均衡的世界。 美国和中国合作,导致全世界在应对全球性挑战上的合作,这将是最有可能的最好图景。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对未来世界发展图景中的任一种类型进行解读。(可以对材料中所描绘的未来图景认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的发展图景类型。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3 . 习近平总书记说:“什么样的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体系对世界好、对世界各国人民好,要由各国人民商量,不能由一家说了算,不能由少数人说了算。”这旨在强调(     
A.中国致力于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B.全球治理格局取决于国际力量的对比
C.中国努力推动全球治理规则民主化D.全球治理体系不应以综合实力为基础
2023-01-25更新 | 125次组卷 | 29卷引用:【全国百强校】西藏拉萨市北京实验中学2019届高三第五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在当前全球化进程中,存在着全球市场的震荡、大宗商品价格的波动、能源危机、粮食问题等;在人类生产中也出现了生态问题、气候问题、环境问题和过度开发带来的各种问题等全球性问题。这表明
A.人类需要全球治理B.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C.世界形势动荡不安D.经济全球化进程缓慢
2022-06-30更新 | 125次组卷 | 41卷引用:2019届福建省福州市第一中学高三五模文综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当今世界越来越紧密地成为一个整体,相互间的联系和依赖空前增强,这种趋势对发展中国家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波音公司的777型客机由13.25万个主要零部件组成。这些零部件由全世界的545家供应商生产。其中,8家日本供应商制造飞机机身、机门和机翼,1家新加坡供应商制造机头起落架的舱门,3家意大利供应商制造机翼阻力板。

材料二   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较表

          年份19701992
32个发展中国家108美元279美元
2个发达国家3129美元22185美元

——《1994年世界发展报告》


(1)材料一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是什么?
(2)材料二主要反映了这种趋势下存在什么问题?这一问题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3)联系所学知识,谈谈发展中国家应如何应对这种趋势的挑战?
2022-05-17更新 | 114次组卷 | 4卷引用:福建省2013年1月普通高中学生学业基础会考历史试题
6 . 如表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较表》,据此可以推知,20世纪70到90年代
人均产值19701992年
33个发展中国家108美元297美元
21个发达国家3129美元22185美元

A.欧美发达国家经济进入黄金时代B.东西方经济的差距日益扩大
C.旧国际经济秩序加剧了南北对立D.世界经济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二战后,在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下,产业结构和职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此外,“经理革命”的推进、信息技术革命的渗透等等,各种因素促使新中产阶级迅速壮大。……他们对于西方社会严重的贫富分化越来越不满……。政府出于维护政治稳定的长远目的,被迫通过立法推行一些缩小贫富差距的政策,资本家与其他高收入者的相当一部分收入被转移到低收入者手中。

——吴浩《新中产阶级的崛起与当代西方社会的变迁》

材料二   二战后各国环境恶化成为全球性危机,很多发达国家在60年代发生了轰轰烈烈的环境运动。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资本主义初期认为地球资源取之不尽的盲目乐观思想逐渐消失。对环境问题的关注还促使人们关注其它一些全球性问题(贫富差距和贫困等),所以英国经济学家贝弗里奇发表了著名的“贝弗里奇报告”,主张政府要向贫穷、愚昧、肮脏、疾病、失业等社会、经济问题开战。全球化可以提高全球的平均收入水平,促使人们对环境质量更加关注,敦促政府通过干预解决环境问题,使得全球环境质量得到改善。

——张伟《全球化的环境维度》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产阶级迅速壮大”产生的影响。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以来有利于环境改善的因素。
8 . 2016年9月,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在中国杭州召开,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作为全球经济合作重要平台,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举办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借助“一带一路”、亚投行等与更多国家良性互动,实现与其他国家的共赢。这表明
①当代中国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
②当今世界的政治格局已经动摇
③第三世界倡导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已经建立
④平等互利、合作共赢是当代中国外交的基本原则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2021-07-01更新 | 143次组卷 | 13卷引用:江苏省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2017届高三下学期历史综合练习十四
9 . 2011年2月,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数据显示,2010年FAO食品价格指数已超越2008年6月粮食危机时的峰值,一年内的涨幅达到25%。其中俄罗斯禁止粮食出口,引发国际粮价的动荡。以上信息最能说明(     
A.两极格局导致粮食紧张B.全球性粮食危机的出现
C.投机炒作导致粮价上涨D.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入
10 .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战后经济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经济生活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而经济生活的日益国际化又是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但这种经済合作或联合短时期内在全球化范围内难以实现,于是,一些地理位置上相邻,利益相近的国家就开始谋求在局部地区范围内实现经济联合,纷纷建立各种地区性经済一体化组织,以满足经济活动国际化和相互依赖加深的要求。

——据周敏凯《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材料二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自1944年成立以来,不断推动市场经济、自由贸易和高增长率。除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外,美国的政治家和商业领袖还想建立一套适合自己利益的国际贸易体系,在他们的推动下,取消了阻碍跨国自由贸易的制约性贸易准则。在过去的25年间,合作场景的变化已经导致了大约5万家全球公司的诞生。与跨国公司相比,典型的全球公司以一个小规模的总部为基础,在全球范围内分散公司其他的所有机构,以寻求尽可能低的运作成本

——据杰里本特利等《简明新全球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经済全球化加强的表现,并简述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与全球化之间的关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