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及问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 道试题
1 . 习近平总书记说:“什么样的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体系对世界好、对世界各国人民好,要由各国人民商量,不能由一家说了算,不能由少数人说了算。”这旨在强调(     
A.中国致力于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B.全球治理格局取决于国际力量的对比
C.中国努力推动全球治理规则民主化D.全球治理体系不应以综合实力为基础
2023-01-25更新 | 125次组卷 | 29卷引用:【全国百强校】西藏拉萨市北京实验中学2019届高三第五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美国学者托马斯·弗里德曼曾说:“ 全球化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充满生机的:它导致出现一个不可抗拒的市场一体化趋势,使单一民族国家看到了以前闻所未闻的新技术。这一趋势也让残酷无情的现实及新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产生了巨大的反冲力。”在这里作者认为,市场一体化趋势
A.是全球化充满了生机的主要原因B.带来了新体系中残酷的现实问题
C.也激发了现实对全球化的反冲力D.由单一民族国家技术交流所导致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经济全球化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在世界范围内各国经济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融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形成“全球多边市场”“全球统一市场”;另一方面,在世界范围内,建立规范经济行为和经济运行的“多边的、统一的全球规则”。经济全球化涵盖了贸易自由化、生产国际化和金融全球化三方面的内容,三者相互依存、互为发展。贸易自由化和生产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基础,贸易自由化的最终目标是使各国贸易中的关税降至零,这意味着跨国公司的产品和零部件可以在成本最低的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生产,将国际分工推向极致,这就为生产国际化创造了条件。金融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核心;金融全球化推动了生产国际化和全球贸易商品技术的交流,促使各种生产要素的流动和配置更趋合理。

——摘编自吴念鲁、杨海平《全球化与反全球化思辨》

材料二   过去中国人一直认为全球化既是机遇又是挑战,许多人乐观地强调了机遇的一面。现在看来,中国从全球化中获得机遇确实不假。在过去的20多年里,中国确实是全球经济的受益者,但随着全面进入全球经济,中国面对的挑战超过机遇,这主要是由全球经济的本质决定的。过去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正确来说是国际经济)的深度与广度毕竟有限,“尝到”的主要是“甜头”,但现在与今后不可能继续如此,因为中国与全球经济的关系已经变得复杂起来,与机遇相比,挑战更大,与“甜头”相比,“苦涩”不可能不出现。

——摘编自庞中英《中国与全球经济——写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际》


(1)根据材料一,概括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后,其加速发展的条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今中国在经济全球化中受到挑战的原因。
4 . 二战后,共同体一词的使用更为广泛。这些共同体理念主要分为两类:第一类关注在具体问题领域内的联合,如经济共同体、文化共同体和智慧共同体等;第二类则重视区域层面的联合,如欧洲共同体、东非共同体和加勒比共同体等。“共同体”理念的提出反映了
A.区域集团化放缓B.多极化趋势加强
C.两极格局的形成D.全球化进程加快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92年,墨西哥签订《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以后,又制定了一系列负面清单,如规定外资占商业银行的投资比例不得高于普通股本的30%,外资不得经营内陆港口、海运及空港等。这些规定旨在
A.发展国家特色产业B.改善对外贸易的机制和环境
C.保障国家经济安全D.巩固区域经济集团化的成果
2020-07-08更新 | 9419次组卷 | 83卷引用: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Ⅰ)
6 . 《1994年人类发展报告》首次对“人的安全”进行了具有重大意义的界定:“人的安全可以说是涵盖了两个主要方面:一是能够避免诸如来自饥饿、疾病、心理压抑等的长期性威胁;二是保护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免于突如其来的伤害性的灾难。”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人的安全”逐渐成为世界政治中的重要议题。据此分析合理的是
A.国际社会关注的安全从国家转移到人类自身
B.国际社会已将人的安全上升到首要价值
C.多极化势下国际政治研究议题发生重大改变
D.新形势下非传统安全问题逐渐突出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二 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摘编自罗斯福演说

材料三 目前世界经济正面临着衰退的风险——相比之下,近年来参与到“一带一路”建设中的许多国家,经济发展速度逆势上扬,进出口贸易额快速上升。“一带一路”倡议目前是全世界范围内唯一能阻止经济衰退的国际计划。国际社会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共同商讨通过深化国际合作建立新的合作机制,来抵御经济衰退,共同走出经济危机,这也是中俄两国都希望看到的结果。

——摘编自对(俄罗斯)国际问题专家萨洛尼科夫的采访

材料四 绵亘万里的丝绸之路,曾经成就发展与繁荣,书写和平与友谊。一带一路根植于历史,激荡于现实,奏响21世纪的伟大乐章。它推进实现全方位互联互通,一带一路正在让历史重焕光彩,让梦想照亮现实;它为世界经济注入新动能,创造就业与财富;它正在释放各国发展潜力,实现经济大融合,发展大联动,成果大分享;人类携手共筑未来,一带一路源于中国属于世界,它推动中国与世界,共生合作,共建繁荣,共享未来。

——摘编自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谂坛《共筑未来》


(1)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一所反映的社会具体现象有哪些。并归纳30年代经济危机的特点。
(2)在材料二中,罗斯福说“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这一目标能否实现为什么?
(3)根据材料三、四,归纳“一带一路”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积极作用。(注:照抄原文不分)
2020-01-10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西藏拉萨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下图为美国iPhone手机厂商苹果公司的利润分布图(2010年),这反映

A.中国劳动力在当时最为廉价
B.经济全球化带来了利益分配失衡
C.经济全球化需加强国际合作
D.经济全球化有利于资源合理配置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导致东、西两半球文明交汇和世界历史由分散走向整体的“地理大发现”,并非是一连串偶然的历史事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仅为地理大发现提供了客观条件。欧洲人之所以完成地理大发现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壮举,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正是由于如此深厚与广阔的背景,才使得始自西欧的新航路开辟和地理大发现的世界历史意义,远远超过了始自欧亚大陆东端的中国明代郑和的远航

——摘编自齐涛主编《世界通史教程·近代卷》

材料二   从历史演进的角度考察,15世纪末地理大发现和海外扩张孕育了经济全球化的萌芽;随后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冷战结束后,东西方对立的消失和市场经济在世界范围的扩展,使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和深入发展。20世纪末以来,经济全球化业已发展成为一股不可阻遏的时代潮流

——摘编白关立新《经济全球化历史进程、现实特征及研究基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地理大发现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因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下图为2009—2017年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国家出台的贸易自由化措施与保护主义措施数量统计图(单位:项)

基于此进行的推断,表述准确的是
A.经济全球化下,发达国家大力推进贸易自由化
B.经济区域集团化导致各国加大贸易保护的力度
C.新兴经济体国家在促进自由贸易方面更为主动
D.急需建立世界性经济组织以规范协调国际贸易
2019-07-02更新 | 421次组卷 | 17卷引用:【全国百强校】西藏自治区拉萨中学2019届高三第八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