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及问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有学者指出:“随着反全球化运动的不断深入,全球化与反全球化可能汇合成理性的合力,会使经济全球化变得比较平衡。在反全球化运动的强大压力下,近年来‘减少发展中国家债务”缩小日益扩大的贫富、社会、信息鸿沟’等被列为各种国际会议的重要议题,广大发展中国家无疑将成为此举的受益者。”材料反映了反全球化运动
A.对全球化发展有一定影响B.解决了贫富差距的问题
C.使发展中国家的受益最大D.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陆上丝绸之路在古代中国曾长期是东西方贸易的主要通道。但是自从8世纪初海上丝绸之路日益发达之后,已有衰落的趋势。到1516世纪,这条曾经为古代文明建立过丰功伟绩的陆上丝绸之路,伴随着东西方海上直接贸易的开始,终于变成了象征中西人民世代友好往来的历史遗迹了。

材料二   从出现伊始,丝绸之路就始终主宰着人类文明的进程。它仿佛是一条无形的纽带,将沿途的一个个亚欧文明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各民族、各文明的科技、制度和文化不断地发生剧烈碰撞,最终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摘编自【英】彼得·弗兰科潘《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

材料三   习近平提出,要加快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建设。通过海上丝绸之路,沿路国家可以更加深入全面地认识一个改革开放40多年后的中国,可以更直接细致地感知和了解优秀的中华文明,进而接纳甚至吸收其优秀的成分。

——摘编自张勇《略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国家发展战略意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陆上丝绸之路衰败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亚欧文明交流方面归纳丝绸之路所带来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历史基础和时代背景。
2020-12-11更新 | 545次组卷 | 15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苏州高新区第一中学教育集团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2009年,中国多家商会在美国媒体投放了一则视频广告,运动鞋上写着“中国制造,结合美国运动科技”;家用冰箱上印着“中国制造,整合法国风尚”……。这一现象表明
A.我国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B.我国国有企业所有制结构的变革
C.我国政府谋求加入世界贸易组织D.我国企业主动适应国际经济形势
2020-12-02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西藏民族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贸易自由是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但在其进程中,也时常出现贸易保护主义的回流。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二战后的20年里,美国一直是自由贸易的积极推动者。……为了维持和扩大32项双边削减关税协定带给美国的利益,同时避免导致30年代世界经济大萧条的经济政策的重演,美国国会将已多次延期的《互惠贸易协定法》又延长了3年。在美国的积极倡导下,194710月,23个国家签订了一项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以后多次通过这一多边谈判的形式削减关税,致使包括美国在内的主要贸易国家的关税在GATT的基本框架下大幅度降低,为5060年代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国际环境。

——摘编自林钰《战后美国对外贸易政策探析》

材料二   然而到了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国际贸易政策充满摇摆性和矛盾性,即自由主义贸易政策和保护主义贸易政策交替运用,《1974年贸易改革法》即体现了这一点。除此之外,美国还对不同的经济体实行差异性的地区贸易政策和国别贸易政策以维护美国的经济利益。……进入21世纪,美国成为世界上采取贸易保护措施最多的国家,美国对包括中国、俄罗斯、欧盟、加拿大、土耳其、韩国、欧盟等在内的众多贸易伙伴发起贸易战,加剧全球贸易摩擦。

——摘编自郭百红、顾学华《美国国际贸易政策演化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关贸总协定建立的背景。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运用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原因及其危害。
(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美国国际贸易政策演化对中国的启示。
2020-11-29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调研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全球化具有漫长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如果全球化的诞生有一个日期的话,它不是1492年而是1571年,当时西班牙人在马尼拉建立了殖民地。从1571年开始,全球白银的流动找到了直达亚洲的道路,而且亚洲的货物源源不断地在全世界运送,到达欧洲和美洲。掀起第一波全球化浪潮的是中国对白银的贪婪欲望。第二波全球化浪潮开始于19世纪。首先是英国,然后是其他西欧国家、美国以及日本,它们把工业化的成果用于提高军事实力并把这些新实力转移到对亚洲和非洲的殖民上。第二波全球化浪潮并未导向全球化的一个新阶段,而是导致了它的崩溃。第三次全球化浪潮在一个两极世界中形成。美国和苏联分别建立了旨在促进各自的全球目标的两种体系。第四次也是最近一次全球化浪潮随1991年苏联的解体而开始。在这次浪潮中,全球化意味着由美国领导的资本主义扩张将渗透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但许多观察家认为,貌似强大的美国已处于衰落中。如果还有第五次浪潮的话,它很可能将在亚洲产生。如果现在的趋势持续下去,中国很快将成为地球上最大的经济体,印度也正在迅速发展,而且东亚“四小龙”的成功30年来一直被津津乐道。

——摘编自马立博《现代世界的起源:全球的、环境的述说,1521世纪》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前两次全球化浪潮的结果。
(2)据材料并结合知识,以第三次全球化浪潮为例结合具体史实评价美国在其中起到的作用。
(3)你觉得会有第五次全球化浪潮吗,如果有将面临怎样的机遇?如果没有,说明你的理由。
2020-11-27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观察下表,从表格反映的历程可看出
时间名称成员职能
1976年七国集团美、英、法等协调经济政策以解决世界经济难题
1997年八国集团俄罗斯加入具有强大的协调和促进功能,尤其是在经济领域
1999年二十国集团八国集团国家和中国、巴西、印度等寻求合作以促进国际金融稳定和经济持续增长

A.世界格局的变化冲击旧的世界经济秩序
B.广大亚非拉国家进入并主导世界体系
C.经济全球化开始深入到贸易金融领域
D.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正式形成
2020-11-20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马坝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20世纪90年代以前,世界仅有联合国大会、七国集团会议等少数多边峰会。今天,各种多边峰会已纷纷涌现,如APEC峰会、G20峰会、金砖国家峰会等。这一现象反映了
A.区域集团化削弱B.政治多极化形成
C.经济全球化开始D.全球合作化加深
8 . 传统的中国是被全球化击败的,却也是从全球化中开始崛起的。大英帝国是从全球化中崛起的,也是在全球化中衰落的。眼下的美国,虽然一直是全球化的获益者,却呈现冷淡全球化的倾向,因为美国开始感受到代价。这说明
A.全球化发展导致大英帝国的衰落B.中国是现今全球化的最大获益者
C.全球化已不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D.各国在全球化的发展中均有损益
2020-11-13更新 | 215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9 . 美国学者托马斯·弗里德曼曾说:“ 全球化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充满生机的:它导致出现一个不可抗拒的市场一体化趋势,使单一民族国家看到了以前闻所未闻的新技术。这一趋势也让残酷无情的现实及新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产生了巨大的反冲力。”在这里作者认为,市场一体化趋势
A.是全球化充满了生机的主要原因B.带来了新体系中残酷的现实问题
C.也激发了现实对全球化的反冲力D.由单一民族国家技术交流所导致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亚洲多国货币贬值,经济萧条。在当年的世界银行年会上,中国政府郑重表示:“中国将坚持人民币不贬值的立场,承担稳定亚洲金融环境的历史责任。”由此可见
A.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冲击国际金融秩序
B.人民币在国际金融体系中已占据主导地位
C.世界经济发展依赖于国际机构的有效运作
D.大国在世界经济发展进程中应有担当精神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