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5 道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西方学者提出关于全球治理问题的“陷阱理论”

名称核心内容提出者及著作名称
金德尔伯格陷阱如果曾拥有领导地位的霸权国家既无意愿、又无能力提供必要的国际金融体制、贸易体制、安全体制和援助体系等全球公共产品,而新兴大国也无力提供,那么会造成全球治理领域出现领导力的真空,使全球治理体系处于混乱状态,导致全球安全危机。【美】金德尔伯格《19291939年世界经济萧条》
文明冲突陷阱(后冷战时期)世界主要冲突之源不是经济或意识形态上的,而是文明方面的冲突。文明冲突将决定未来的国际政治。【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修昔底德陷进新兴崛起大国和现有守成大国必然产生的彼此猜疑和互不信任,并必然最终走向战争与冲突的宿命。【美】格雷厄姆艾利森《注定一战:中美能否避免修昔底德陷阱?》

结合所学知识,对表中的陷阱理论提出自己的看法。(要求:可以针对某一种理论或材料整体提出明确的看法,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信息革命所催生的模块化生产在几乎所有产业都导致了国际分工的关键性变化:生产和服务功能在地理上的分散推动了产业价值链分工的新发展,从而催生了跨国公司全球产业价值链的迅速扩张。在新自由主义的推动下,发达国家采取外包和国外直接投资的形式把大量生产活动转移到我国,从而使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激增。当时国际贸易中分工的基础已经以生产要素为主,我国通过廉价劳动力来参加全球化的生产体系,只负担劳动力密集部分的任务。中国的新发展模式在适应全球化这一新环境中表现出极大的优势,它依靠一个开放的经济体制迅速地改善了中国的经济结构,极大地增强了中国的国际竞争力。

材料二   正像历史上欠发达国家从没有沿着初级产品到工业制成品的垂直分工链条实现产业升级一样,今天的中国也不可能实现从加工制造到高附加值环节的升级。而要达到产业价值链的高端,我国需要控制并保护高端产业链并孜孜以求其独立发展。出口创汇和以出口为目的的外国直接投资所积累的巨额美元储备,不仅一直在虹吸国内发展所需要的资金和资源,而且也使内地或内需产业一直在补贴沿海地区和出口导向型部门,并加重了沿海地区与内地经济发展的严重不平衡,使西部大开发战略不能充分发挥作用。我国有的民族企业因此也被压制在低端,本土制造业缺乏有利可图的投资机会,积累起来的资金不得不投入到股市和房地产等投机活动中。

——上述材料均摘编自贾根良《国际大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的致命弊端》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融入国际经济大循环中的背景及意义。
(2)根据材料二,指出国际大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的消极影响,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我国经济发展战略调整的建议。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的报告指出,跨国公司全球50强的跨国化程度从1998年的37%增加到1999年的39%,跨国公司全球25强的跨国化程度从26%增加到32%。有些公司,如瑞士ABB电气公司的跨国化程度为891%,雀巢为942%。这说明跨国公司的发展
A.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B.拉大了国家间的贫富差距
C.推动国际经济新秩序建立D.加快区域经济集团化进程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学者路齐一指出:“大变革(大变局)指一个国家(社会)的大发展,即一个国家(社会)在一个较为集中的历史时期,社会的各个方面、各个领域,诸如科技、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都出现大发展和突破性进展,同时产生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影响,而不是指某项事业或个别社会领域的大发展。从世界范围来看,历史大变局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人类社会在技术、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发生了重大变化,推动人类社会迈入更高级的文明社会。另一方面,世界历史大变局往往还包括国际力量的对比,大变局的本质是国际主要行为体之间的力量对比发生重大变化,由此引发国际格局大洗牌、国际秩序大调整。

——摘编自杜庆昊《大历史视野中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从古今中外历史中选定一个大变革(大变局)时期,并运用史实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论述充分。)
2021-03-29更新 | 311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2021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据统计,截至2017年,亚、非、欧、美各大洲都已组成数十个不同水平、不同规模的区域经济或跨区域经济集团,如东盟拉美南方共同市场、东南非共同市场、亚太经合组织、欧亚合作组织等。这反映出
A.各国都倾力加强区域经济联系B.贸易保护主义在各地区的盛行
C.发展中国家对外经济依赖性强D.经济全球化趋势得到不断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981-1985年,美国把危害生态的投资35%放在发展中国家;全球每年有害垃圾5亿 吨,90%来自发达国家,大部分被转移到第三世界。据此可知,经济全球化
A.加剧了世界经济的风险B.完全被发达国家所控制
C.导致了第三世界长期落后D.引发了南北之间新的矛盾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如表为1950〜1979年世界出口(货物和服务业)在全球GDP(生产总值)中的百分比。下列相关的解释较为合理的是
年份百分比(%)年份百分比(%)
19507.9197315.1
195811.0197419.2
196311.1197518.3
196611.3197618.4
197011.5197717.7
197111.7197817.3
197212.5197918.9

A.关贸总协定加快了世界贸易的发展速度
B.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解体促进了贸易发展
C.国际经济旧秩序阻碍了经济全球化进程
D.世界贸易的发展推动了经济全球化进程
2021-03-15更新 | 380次组卷 | 7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复兴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1984年非洲遭遇空前灾荒,美国摇滚巨星迈克尔·杰克逊和莱昂内尔·里奇为此合作完成了“We are the World”(四海一家)的歌曲。这是一首旋律优美、歌词动人、充满了对生命关怀的传世佳作。1985年他们又在世界范围内义演义卖,引起举世瞩目。这反映出
A.美苏“冷战”延伸到文化艺术领域
B.各国积极谋求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C.经济区域化使各地发展不平衡加剧
D.全球化中对人文精神的塑造与发展
9 . 1992年,国际知名人士发起成立“全球治理委员会”,该委员会较为系统地阐述了全球治理的概念、价值以及全球治理同全球安全、经济全球化、改革联合国和加强全世界法治的关系。该理论
A.损害了发展中国家的利益B.顺应了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
C.更有利于发达国家的发展D.抵制了美国的霸权主义政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985年,美、日、德、法、英五国达成联合干预外汇市场,诱导美元对主要货币的汇率有序贬值的共识。之后,美国进入新经济时代,而日、德、英、法四国则不同程度地开始了经济虚假繁荣。这体现出
A.主要强国左右世界经济命脉B.经济全球化对各国影响不同
C.货币汇率决定一国经济发展D.资本主义经济世界体系形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