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技术通过扩散对霸权的兴衰产生了重要影响。无论是荷兰、英国,还是美国,技术扩散都在其崛起阶段提供了主要的推动力,并为之自主技术创新提供了基础。霸权兴衰更迭的不同阶段对于技术扩散的态度是迥然不同的。1750年开始的工业革命时代,更是建立在众多他国技术的基础之上。这一时期,来自意大利、德国、法国的先进技术大量涌进英国,并被整合与补充,成为英国工业革命的基础。在权鼎盛阶段往往会奉行自由主义的政策(如英国),这种政策有助于推动霸权国商品、资本等的自由流动,支撑霸权国家的竞争优势。同时也会导致各种专业技术知识的扩散,导致潜在的党争对手从技术扩救中获利。而在霸权的维系与衰落阶段,则往往会采取较严格的管控政策。

——据麦克法兰《现代世界的诞生》、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等整理

材料二 民族国家的出现,技术扩散逐步受到国家的主导。英国造船业的兴起,是从模仿荷兰的先进造船技术开始的。特别是在1688年荷兰总督威廉就任英国国王后,大力鼓励荷兰熟练工人去英国工作,进一步加速了造船技术向英国的扩散。1790年,英国的“叛国者”——塞尔斯莱特将英国新式纺纱机的每一个技术细节与相关知识熟记于心后移民到美国,并在美国成功仿制出新式纺纱机,成为美国近代棉纺工业的先驱。

全球化时代,跨国公司在对外直接投资中,往往会有意无意地将一定的技术转移给东道国的中间品供应商帮助他们改善生产技术,甚至为之提供工人的技术培训。无论是在发达国家之间,还是工业化国家对不发达国家,技术通过进口对进口国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存在较大的正效应。

——摘编自赵朝龙《近代霸权兴衰与护持的技术因素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西方国家在霸权兴衰更迭阶段对于技术扩散的不同态度,并说明其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近现代不同时期国际技术扩散的基本路径并分析国际技术扩散的影响。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经济全球化以世界范围的国际分工为基础,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早在170多年前,马克思、恩格斯就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极富洞察力地提出:“我们的时代”的根本特征和基本标志是“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历史和现实都证明了这个预言的科学价值。生产全球化促进了贸易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空前加强。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商品和资本流动、科技和文明进步,极大地推动了世界财富的增长和民众生活水平的提升。人类交往的世界性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深入、更广泛,各国相互联系和依存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紧密。

——摘编自李志军《人类历史发展大势不可阻挡》

材料二   201982425日,西方七国首脑会议(G7)在法国南部度假城市比亚里茨(Biarritz)举行。24日,大批抗议者在附近进行反G7示威游行,爆发了激烈的警民冲突。参与者的人数约在900015000人,至少有68人被捕,其中有38人被拘留。据路透社报道,反全球化人士、环保活动家、法国“黄背心”和巴斯克(Basque)民族主义者都在游行队伍中,共同抗议世界领导人没有实践自己的诺言,他们的无所作为导致了贫富差距的扩大。据媒体报道,示威者的诉求还包括亚马孙热带雨林大火、气候变迁、女权主义等。

——摘编自钱蜻《反全球化运动背后的另一重思考》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经济全球化的利弊。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反全球化”趋势出现的原因,并指出作为发展中国家应该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
3 . 有学者指出:“在追求经济高速发展和最大伤害经济效益的同时,始终还存在一个文化立场与文化建设的基本权力、价值判断与选择等问题,这是所有在经济上不发达的弱势国家所必须正视的严重问题。”该学者意在说明经济全球化
A.加剧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B.促进了落后地区文化的发展
C.冲击了落后地区文化的自主性D.促进了世界经济的整体发展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变化,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常态,存在着一个从不断的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而大变化、大变局的发生,则有赖于引起全局变化的大事发生。因此,当我们观察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至少可以从五百多年以来世界历史发展的长镜头回看中,寻找导致或促成历史发展不断量变和质变的一些重要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

——摘编自徐蓝《500年世界历史变迁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从材料中提炼一个主要论题,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的相关史实加以说明。(要求:观点鲜明,史料清楚,逻辑严密。)
2021-07-18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名校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华盛顿邮报称冷战结束后,美国输出的电影、音乐、电脑软件等流行文化产品,是长久以来人们为实现全球统一而做出的一连串努力中最近的一次行动。它接替了罗马帝国和基督教徒推行的拉丁语以及马克思列宁主义”。这反映出
A.全球化的政治意图被刻意的淡化B.经济全球化促使世界文化高度统一
C.对外文化输出最大受益者是美国D.对外文化贸易对世界产生重大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据世贸组织统计,在已经生效的区域贸易协定(RTA)中,近10年来双边FTA(自由贸易协定)在RTA构成中的占比高达90%。置于双边FTA中的国家在获得了贸易合作红利后,更多地淡化或者放弃履行WTO成员国义务。据此可知,双边FTA的剧增
A.会导致世界贸易的碎片化B.使国际贸易的灵活性更强
C.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D.是对WTO体制有益突破
2021-07-04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全国百强名校领军考试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据联合国跨国公司中心的统计,1969~1976年间,发展中国家共接管外国企业1447家,其中撒哈拉以南非洲占628家,西亚、北非占319家,东亚、南亚占300家。被接管的企业中,英国资本占521家,美国资本占342家。这表明当时发展中国家
A.贸易保护主义大行其道B.民族经济的自主性增强
C.侧重于排挤英美的企业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主导
2021-07-04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全国百强名校领军考试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现在某个国家或地区的金融危机都有可能触发全球性的动荡,2007年开始于美国的次贷危机已经证明了这一点。这反映出
A.美国主导着国际货币金融体系B.经济全球化存在负面效应
C.美国成为世界金融危机发源地D.北美自由贸易区影响巨大
2021-07-03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阶段测试(四)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30年美国出台了臭名昭著的《斯移特—霍利关税法》,将总体税率从之前的约15%提升到近20%,最高关税比率接近60%,成为历史上最高关税。这一举措引起了世界其他国家报复性提税,各国货币竞相贬值,进口管制加强,贸易战日益激烈。20世纪70年代,国际市场竞争日渐激烈,美国又形成了新的贸易保护主义浪潮。1974年,美国国会通过了《贸易关税法》,宣布美国可以单方面确认其他国家的贸易行为是不公平、不公正或不合理的,并由此开展贸易报复,这就是著名的"301条款"。

——摘编自陈人江《关于世界贸易史的几个事实》

材料二   1979年中美建交后,贸易关系有了很大改善。1981-1983年中美贸易出现波折,主要原因是美国继续对台军售。上个世纪90年代后,美国当局又把中美相互给予的最惠国待遇与所谓中国"人权问题"挂钩。中国入世以后,中美贸易摩擦频次增多。与此同时,中国对美国商品技术和资金等方面有巨大的需求,美国对中国制造业的产品日益依赖,双方的经贸交往互补性很强。中美贸易在中国对外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对美国来说并非至关重要。19851991年美国对华贸易逆差从4.28亿美元增加到127亿美元,2017年美国对华贸易逆差占其全部对外贸易逆差的47%。特朗普就任后,把中国作为践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焦点国家,发动了史上国家间最大规模的双边"贸易战",为中美贸易的健康发展蒙上了阴影。

——摘编自卢荣忠、孙忠《中美贸易的特点及其发展前景》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20世纪30年代和70年代美国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原因,并分析贸易保护主义政策造成的危害。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美贸易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认为该如何应对当下的中美贸易战。
2021-06-20更新 | 14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统计,全世界最富有的1/5人口和最贫穷的1/5人口的人均国民收入之比,1960年为30:1,1997年达74:1;前者占有全世界生产总值的86%,出口市场的.82%,外国直接投资的68%,而后者都只占以上各项的1%。有鉴于此,经济全球化趋势下我们应
A.坚决抵制全球化以维护权益B.大幅度提高进口税率以保护民族经济
C.和发达国家不断斗争和较量D.努力构建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