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75—1989年,欧洲经济共同体和非洲、加勒比海和太平洋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先后签订4个“洛美协定”,主要内容有向非加太地区国家提供财政援助,确定双方之间的平等伙伴和相互依存关系,放宽对非加太地区国家产品进入欧共体市场的限制等。协定的签订表明
A.非加太国家经济区域集团化成效显著
B.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已经建立
C.全球化背景下世界经济依存度的加强
D.第三世界国家经济结构转型收效明显
2019-05-20更新 | 269次组卷 | 16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2018年高三质量检测高三历史模拟试题(二)
2 . 在欧盟经济振兴乏力的背景下,那些感到自己在全球投资贸易中遭受不利的欧盟国家和地区,正在出现滑向贸易保护主义的倾向,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精英希望通过这种高筑壁垒、自我孤立的方法,来回应民众对生活状况和政府政策的不满。欧盟“出现滑向贸易保护主义的倾向”表明
A.国际市场竞争的加剧
B.自由主义贸易政策的破产
C.欧洲一体化水平提高
D.欧盟更加关心民众的生活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国际贸易是经济全球化背后的关键动力。远距离贸易在塑造人类历史上具有重要作用,至少在过去的500多年里,它是一种整合的力量。新出现的术语“自由贸易”,其含义是国家不再对跨越边界的贸易设置限制条件。自由贸易问题带来了一场争论,即自由贸易在多大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繁荣。二战之后,工业国家特别是美国的领袖们,在这一问题上表现了果断的立场。美国的政治家们和商业领袖想建立一套符合自己利益的国际金融和贸易体系。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

材料二:西方,尤其是美国在衰落,而之前所有的全球经济治理规则是在美国主导下确立起来的。美国的衰落就意味着全球经济治理体系虽然不一定是要“去美国化”,但至少要淡化美国的影响。更重要的是,新兴国家的崛起对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改革提出了需求。当然,全世界都十分明白,美国主导权的衰落并不意味着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主导权的易手,事实上,任何单一的国家都无法取代美国的地位。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只能在多层次的主体间开展多层次的博弈。

——摘编自《关于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的几个问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二战后期及战后美国积极筹建“国际金融和贸易体系” 的典型事例。以美国为视角,简析这一“国际金融和贸易体系”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归纳当今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的原因。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1757年,清朝乾隆皇帝诏告天下,划定广州十三行为全国唯一对外贸易口岸,史称“口通商”。

材料二   19131922年中国进出口面粉值变化表(单位:海关两)

         
1913年3,384,08811,094,775
1918年10,080,756947,420
1922年663,29018,059,756

材料三   公元 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因为它标志着地区自治和全球统一之间冲突的开端。在这以前,不存在任何冲突,因为根本就没有全球的联系,遑论全球统一。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四   大工业建立了由美洲的发现所准备好的世界市场,……资产阶级也在同一程度上得到发展,增加自己的资本,……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共产党宣言》(1848年)

材料五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反思第一次经济全球化利弊得失的基础上,世界进入了“战后秩序”时期。20世纪中叶,美国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领头羊,推动了第二次经济全球化浪潮。……曾经进行过非市场经济发展道路的最辉煌尝试的原苏联东欧国家和中国等亚洲国家,在20世纪实行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制度,……但最终不得不放弃计划经济,融入市场经济的全球化体系。

——摘编自金碚《论经济全球化3.0时代》


(1)材料一表明当时统治者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   这种政策对当时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征是什么?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特征的原因。
(3)材料三中“重要转折点”是指什么历史事件?从全球化角度指出其历史意义。
(4)据材料四,概括指出“大工业”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5)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为构建世界经济“战后秩序”采取的主要举措。并分析中国等国家并入市场经济对全球化的影响。
2022-05-19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韩城市象山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代学者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说:"战国者,古今一大变革之会也。侯分土,各自为政,而皆以放恣渔猎之情,听耕战刑名殃民之说。”洋务派人物李鸿章说:"欧洲诸国,百十年来,由印度而南洋,由南洋而中国,闯入边界腹地,凡前史所未栽,亘古所未通,无不款关而求互市。我皇上如天之度,概与立约通商,以牢笼之,合地球东西南朔九万里之遥,胥(胥:皆,都)聚于中国,此三千余年一大变局也。

——据网络材料整理

材料二   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期,对欧洲大陆来说是一个大动荡的时代,同时也是历史性的变革时代。在这些世纪里,一个生气勃勃的新欧洲正在崛起——工业革命、法国大革命以及把自己的统治迅速扩大到全球的强大的民族国家的崛起,都发生在这些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材料三   放眼全球,我们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的信心和决心不会变,中国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诚意和善意不会变。我们将积极推动共建“一带一路”,继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建设一个更加繁荣美好的世界而不懈努力

——习近平二O一九年新年贺词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战国“大变革"和清末大变局”的突出表现,并分别指出两次”大变局出现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期欧洲发生了哪些历史性的变革,根据这些变革指出当时欧洲历史发展呈现的基本趋势。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主要表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