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 道试题
1 . 2009年是一个“气候变化年”。12月7日至19日,世界各国领导人齐聚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商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问题。发展中国家表达了强烈的共同愿望——希望发达国家能为应对气候变化承担起历史和当前责任。对此理解正确的有:
①气候的变化已经对人类生存构成了直接威胁   ②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应对气候的变化需要全人类的共同努力     ③发达国家在工业化发展进程中对世界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④民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增强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
2011-02-12更新 | 71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2011年黑龙江省庆安三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2 . 仔细观察下列一组历史图片,回答问题

(1)图1是世贸组织总部大楼,这一组织与经济全球化存在怎样的关系?
(2)图2所示的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3)你认为怎样才能根本消除这种现象?
2022-11-17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武冈市2020-2021学年高二学业水平合格考模拟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欧洲水手对通往亚洲航线的寻找,把他们带到了西半球和辽阔的太平洋。地理知识的积累使他们能够把世界各地区通过便捷的贸易网络连接起来。然而,商业交流并非是全球网络的唯一结果。农作物的移植和牲畜的传播改善了人类的营养状况,增加了东半球的人口。外来的病原体引发的传染病使美洲和太平洋岛屿上的土著人口大量减少。大量移民和人类群体的迁移改变了美洲的社会文化图景,加速了世界人民的融合。

——摘编自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材料二   拉丁美洲是一个血管被切开的地区。自从发现美洲大陆至今,这个地区的一切先是被转化为欧洲资本,而后又转化为美国资本,并在遥远的权力中心积累。各国的生产方式和阶级结构取决于每个国家进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程度。所谓国际分工就是指一些国家专门赢利,而另外一些国家专门遭受损失,拉丁美洲就沦为专门遭受损失的地区,为他人之需要而存在,成为富国的石油、铁矿、铜矿、肉类、水果、咖啡、原料、粮食的产地和仓库。

——摘编自爱德华多·加莱亚诺《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全球贸易网络形成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简析拉丁美洲贫困的原因。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对全球化的认识。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3年,美国时任副财长哈里·怀特与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谈判,出台了“怀特计划”,其主要内容是设立一个总额50亿美元的“国际货币稳定基金”,由各国根据自己的黄金外汇储备、国民收入情况认缴一定的份额,各国投票权的数额取决于认缴份额的多寡。

1944年的布雷顿森林会议上,他们讨论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复兴开发银行的设立,最终同意建立一个新的国际货币制度确立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体系。

——摘编自吴广伦主编《老漫画中的界史》


材料二   1948年,关贸总协定举行第一次会议,国际多边贸易体制开始启动。人们没有想到,参加这个体制的成员从最初的32个扩大到50年后的132个;人们也没有想到,1995年国际贸易组织成立了,它落实了贸易争端调节机制的实施……人们更没有想到世界贸易会以每年平均7%的调整增长,与50年前相比,增长了14倍。

——摘编自侯若石《经济全球化成历史趋势,多边贸易体制功不可没》

材料三   1948年,由于市场主宰了全球化的进程,因而全球化的利益和取消第三世界债务机会都不是均等的,一部分国家和人口得益,而更多的则被边际化,从而形成了危险的两极分化。联合国计划署《人类发展报告》统计,全世界最富有的1/5人口与最贫穷的1/5人口之间的收入差由1960年的30:1扩大到1997年的74:1。经济全球化加大了世界贫富的差距。

——摘编自龚书铎《关于经济全球化的思考》



(1)依据材料一,指出经过“改造”被置于“和平金融基础”之上的国际货币是什么?根据“怀特计划”,说明美国在战后国际货币体系具有绝对控制权的直接原因。
(2)材料二这么多“没想到”到集中体现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依据材料一指出直接推动这一趋势的机制是什么?
(3)依据材料三说明图示运动发生的原因。结合所学,谈谈你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
5 . 二战后,经济全球化成为发展趋势之一,尽管有着较大的挫折,但依然不断深化向前。阅读下列材料:

(1)图一是哪一国际组织的标志?该组织的宗旨如何?反映当今世界经济体系有何特点?
(2)图二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何种趋势?这种趋势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图三反映怎样现象?试从发展中国家的角度简要说明出现的原因。
(4)中国加入WTO曾经引起很多人的忧虑。你认为加入WTO有何意义?
2020-07-17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响水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学情分析考试(二)历史试题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1984年到1989年间,日本银行对房地产业的贷款年平均增长率为19.9%,远远超出了同一时期贷款年平均增长率的9.2%;同时对房地产融资余额也从1984年的17万亿日元增加到1989年的43万亿日元。在1985年到1989年间,日本企业的资金需求为61.7万亿日元,而同期却筹措了233.1万亿日元,其中有171.4万亿日元用于非生产性支出。也就是说日本企业筹措到了实际生产需求的近4倍资金,其中有近75%被用于股票或土地投资等。随着日本出口迅猛增长,日美经济摩擦加剧,1985年9月共同签署了“广场协议”,日本承诺日元升值和改变经济结构。由于日元持续升值,成本增加,出口锐减,日本经济陷入长期萧条。

——摘编自日本银行的《经济统计月报》

材料二   观察下面两幅图片



(1)根据材料一,概括日本经济陷入长期萧条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韩国和沙特两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及两国经济发展各自呈现出的特色与面临的问题。
2020-05-24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部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新教材精创】-第20课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练习(1)
7 . 阅读下列材料

有学者认为,近现代中国的和平崛起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840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华民族寻求自立、解放和现代化;第二阶段,从1949年到1979年,新中国奠定国民经济基础,中国建立国民经济、工业、大学基础体系,制造出“两弹一星”,通过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为工业化积累资金;第三阶段,1979年以来中国的发展可谓占尽“天时、地利、人和”。


问答
(1)在中国和平崛起的第一阶段中,资产阶级在探索政治制度现代化方面做了哪些尝试?出现这些尝试的共同原因有哪些?
(2)在中国和平崛起的第二阶段中。奠定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步基础的标志是什么?这一阶段我国工业化的特点是什么?
(3)在中国和平崛起的第三阶段中,中国的发展具备了哪些“天时、地利、人和”?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30年代,保护主义到处蔓延,人们放弃了相对稳定货币的追求,“世界资本主义退到了民族国家经济及相关帝国的避难所里。”

——【意】杰奥瓦尼阿瑞基《漫长的20世纪》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历史现象出现的原因,该现象有何消极影响?

材料二   世界经济在1950—1973年间比任何时候增长都要快,这是一个无与伦比的黄金时代……其原因是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创造了一种新型的自由国际秩序。

——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角度简述二战后“新型的自由国际秩序”的建立过程。

材料三   今天的经济全球化基本上是“谁出钱,谁就有权决定游戏规则”。经济全球化的规则和制度安排,从根本上说,是由各国的力量对比决定的。尽管也有国际间有关经济全球化制度与规则方面的各种各样的磋商和协议,但其结果仍然是发达国家起主要作用的而广大发展中国家则处于无权、被动的地位。

——《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


(3)依据材料三,指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有效的解决途径。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材料:1984年12月3日凌晨,印度博帕尔市的美国联合碳化物(印度)有限公司设于贫民区附近的一所农药厂发生氰化物泄漏,引发了严重的后果,造成了25万人直接致死,55万人间接致死,另外20多万人永久残废的人间惨剧。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展中国家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请结合材料分析其原因
2019-08-16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三明一中人民版高中历史一轮复习 培优补差材料题 练习
10 . 货币的发展变化与社会经济生活息息相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宋朝商品经济空前繁荣的表现。

材料二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15—18世纪世界白银的流向及其原因进行说明和解释。

材料三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和影响。
2019-08-14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一六八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