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1 . 贸易自由是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但在其进程中也时常出现贸易保护主义的回流。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30年代,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表现就是提高关税。高关税严重影响了美国国际贸易,1929年,美国出口贸易总额为5347亿美元,到1932年下降到1667亿美元;同期进口贸易总额则从4663亿美元下降到1343亿美元。虽然世界经济危机也影响美国在世界市场上的购买力,但高关税政策无疑是美国对外贸易下降的直接原因。美国的高关税政策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强烈反响,挫伤了各国为消除关税壁垒、降低关税而达成国际协定的信心。各国纷纷效仿美国,普遍提高关税,实行贸易保护主义,1932年世界贸易总额降至1929年的三分之一。

——摘编自仇华飞《20世纪30年代美国关税政策与中关贸易》

材料二   改革开放后中美贸易发展概况

1979~1988年中美贸易额从1979年的24.5亿美元增加到1988年的100亿美元。
1989~2000年中美经贸矛盾争端不断,合作领域不断拓宽。中美贸易额从1989年的122.5亿美元增加到2000年744.7亿美元。美国是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是美国第四大贸易伙伴。
2001~2016年中美经贸关系一直处于竞争与合作同在、摩擦与对话并存局面。中国是美国第一大进口来源地和第三大出口市场,美国是中国第一大出口市场和第五大进口来源地。
2017年至今2017年美国总统特朗普上任以来,启用第6次“301调查”,并进行反补贴反倾销和“201调查”“232调查”“337调查”等,对中国挑起贸易战并不断升级,中关经贸关系进入正面对抗期。

——摘编自杨枝煌、杨南龙《19492019年中美经贸关系基本图景及未来展望》

材料三美国东部时间53日,美国国家纳税人联盟(NTU)向美国总统特朗普和国会发出公开信,反对美国政府近期在贸易方面采取的保护主义措施。这封公开信由超过1100名经济学家联合签署,他们在这封信中表示,提高保护性关税是一个错误。提高关税措施不可避免地会影响美国的国际关系,不利于世界和平。这封公开信直接引用1930年时经济学家们给政府的谏言信中的不少段落,告诫美国政府:不要采取大萧条初期时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指1930年通过《斯姆特一霍利关税法》)。

——201854日央视新闻网站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实行贸易保护主义的原因及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79年以来中美贸易的发展趋势。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面对美国新一轮贸易保护主义,我国应如何应对。
2021-11-26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联合国贸发会议统计表明,目前世界生产总值的1/3、世界贸易额的2/3,世界对外直接投资的90%都是由跨国公司创造的,而它们的战略目标却极少同东道国长远经济规划一致,从而对东道国的经济政策产生消极作用。这一现状表明当前
A.世贸组织仍然发挥临时调节作用B.西方殖民国家处于世界主导地位
C.全球化不利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D.落后国家经济主权面临严峻挑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在全球化竞争中,荷兰长期垄断光刻技术,成为全球高端芯片制造供应的王者;日本的机器人技术长期领先,一些机器人关键部件一度占据世界九成的市场份额;美国更是在2016年凭借知识产权行业创造了高达38.2%的G DP。这些现象反映出
A.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B.世界各国经济实现转型
C.核心科技自立的重要性D.发展中国家贫困化加剧
4 . 下图为发达国家与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全球经济中占比图。据此可知
A.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发生根本改变B.经济全球化助推世界格局的变化
C.西方国家丧失经济发展优势地位D.政治多极化阻碍经济全球化历程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全球化主要指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信息技术推动下日益加强的经济全球化趋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如果可以把1492年看作全球化的开始,那么大致可以看出全球化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首先是葡萄牙和西班牙人开创了现代全球化;然后是大英帝国、法国、比利时等欧洲国家开始大规模向全球殖民,这一阶段大致是以英国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开始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第三阶段是美国和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全面崛起,取代英国成为主导全球化大趋势的两大核心;第四阶段是从海湾战争开始,苏联解体,美国开始独自引领全球化潮流,即开始努力构建一个美国模式的全球社会。

——白海军《2049年,相信中国》

材料二   西方国家感到与新兴世界相比,它们正在失去经济和政治力量。反全球化的力量正在形成,而且可能日益增强。在发达经济体内部,现在要求在商品、资本和人员自由流动这三个领域重新设置壁垒的呼声越来越大。反移民的趋势在欧洲尤为明显。

——《2011年全球化会倒退吗?》

材料三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针对经济全球化问题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曾说:“如果由于害怕全球化的破坏而希望挡回全球化的力量我认为是不可取的。”古巴前领导人卡斯特罗则认为“由于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经济全球化并没有使广大的发展中国家从中受益,反而造成……富国愈富,穷国愈穷”。


(1)材料一中把1492年看作全球化的开始,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请说明理由。
(2)在材料一中的全球化第二阶段,推动英国、法国等欧洲国家大规模全球殖民扩张的动力是什么?列举史实说明19世纪中期的中国各阶层是如何应对“全球化”的冲击的。
(3)你认为全球化会倒退吗?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2020-09-10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第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据网络统计,中国加入WTO最初五年中,“民族”“国家”“主权”等出现约10000次。后来,这些情感浓厚的词汇很少使用,“经济”“全球化”“区域化”“信息化”却大量频繁使用。上述词语使用频率对比变化说明了
A.加入WTO使国人逐渐认识到中西方差距
B.全球化日益加深人们对世界的理性认识
C.传统观念受到冲击,中外交往逐渐平等
D.发展中国家人们对自身的认识不断深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传统的中国是被全球化击败的,却也是从全球化里开始崛起的。大英帝国是从全球化中崛起的,也是在全球化中衰落的。眼下的美国,虽然一直是全球化最大的获益国,却呈现冷淡全球化的倾向,因为美国开始感受到代价。”这段话主要是在说明全球化
A.对于当今美国来说是利大于弊B.是大英帝国衰落的重要原因之一
C.对各国的损益在不同时期有差异D.给现代中国带来巨大利益
2020-07-11更新 | 169次组卷 | 39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一中学校2020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8 . 维克多·迈尔-舍恩伯格在《大数据时代》中指出大数据时代“得数据者得天下”。国际数据公司通过对全球各类数据和信息的产生、捕获、利用的地点进行分析,描绘了一幅有关数据处理的地理分布图(如图)这表明当今

有关数据处理的地理分布图
A.国际新秩序的建立任重道远B.中美在科技领域争夺主导权
C.世界各国间的联系日益紧密D.大数据时代加剧了两极对峙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特朗普总统上台后,即退出(前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宣称将重启北美自由贸易协定谈判,谋划征收具有惩罚性的“边境税”,主张对中国、墨西哥等与美国有贸易逆差的国家征收高额关税.2017年5月25日表态要禁止进口德国汽车。这些行为
A.阻碍了南北经济合作与发展B.严重威胁了经济全球化进程
C.加剧了东西方国家间的矛盾D.导致了世界各国之间的对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国际社会普遍认为,之前的国际体系中,西方一直占绝对主导地位。现在.发展中国家作为整体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对世界的贡献越来越大;原有的国际秩序以国家为中心,现在包括专业团体、跨国公司、非政府组织、个人等在内的非国家行为主体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表明
A.全球治理的主体日趋多元化
B.西方定制的世界规则已退出国际舞台
C.南北问题影响着东西方关系
D.合作取代对抗已成为国际关系的主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