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98 道试题
1 . 2020年11月15日,历时8年,关乎全球经济发展趋势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协议签订,协议由东盟十国发起,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为重要贸易伙伴参与。对《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定义是:目前全球最大、最具潜力的区域自贸协定。该协定的签署
A.利于区域国家的稳定和繁荣B.推动了世界格局走向多极化
C.创造并完善了自由投资环境D.使国际经济新秩序得以发展
2 . 1973年至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钢铁业雇佣工人从50.9万人减少到19.6万人,其中六大钢铁公司雇佣工人从17.9万人减少到9.2万人。日本钢铁公司的职工人数在20世纪80年代减少了10%。1976~1989年,欧共体钢铁工业职工人数减少到40万人。对材料信息解读合理的是,这一时期
A.发达国家钢铁工业生产力严重下降B.经济全球化推动发达国家产业转移
C.发达国家经济“滞胀”现象严重D.发达国家经济发展造成资源紧缺
3 . 纪录片《美国工厂》讲述了中国企业家曹德旺在美国投资福耀玻璃工厂的过程。在生产过程中,因中美双方在工业模式、企业管理、文化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工厂一度处于亏损状态。不过,最终大家弥合了分歧,工厂终于开始盈利。这表明
A.中国主导经济全球化B.中美贸易冲突的加剧
C.全球化促进文化融合D.贸易自由化深入发展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马克思(1848年)指出:“资产阶级除非使生产工具,从而使生产关系,从而使全部社会关系不断地革命化,否则就不能生存下去。” “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促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经营,到处落户,到处建立联系。”马克思(1857).说:“资....要力求摧毁交往及交换得以进行的地方限制,争夺整个地球作为它的市场。”

——摘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

材料二   有学者认为, 经济全球化是一种不可逆转的过程,“使许多发展中国家增加了从经济.上把本国发展成为工业化国家的机会”,“控制经济信 息的,受过高度训练的工作人员能得到王公俸禄般的薪水;特别是贫穷国家成千上万的工人有机会过上体面的生活”。还有学者认为,经济全球化会造成全球财富的两极化,生产过剩,最后把世界各国都卷进经济危机中去。具有全球观念的少数精英人物和坚持民族主义的广大民众之间将出现冲突。

——摘编 自张谊浩陈柳钦《当代西才经济全球化理论研究综述及其反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对经济全球化的不同观点并谈谈你的认识。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51年,美国操控联合国通过对中国实行“禁运”提案。为了打破封锁、发展对外贸易、换取国家建设急需的外汇,新中国于1957年春创办了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又称广交会,每年春秋两季在广州举办,是中国目前历史最长、规模最大、商品种类最全、到会采购商最多且分布国别地区最广、成交效果最好、信誉最佳的综合性国际贸易盛会。

部分年份广交会相关数据统计表

采购商人数来自国家和地区全年成交额
(百万美元)
200739624921373840
199712263516520350
1987593071148539
197733419943230
19671451160824
195731463387

依据以上材料的有关信息,提取一个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释。(要求:主题明确,阐释充分,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2021-11-08更新 | 97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四校2021届高三5月联考历史试题
6 . 有学者认为,从客观上看,后冷战时代,以美国的全球扩张为主要特征的全球化,是不受约束的自由放任的全球化,它导致了全球市场的振荡、大宗商品价格的波动能源危机、粮食问题。这种不受约束的自由模式在人类生产中,也带来了生态……等年许多全球性的问题。这从客观上要求
A.人类共同治理全球化B.规范自由放任的全球化
C.深层次反对霸权主义D.积极推动政治多极化发展
2021-10-29更新 | 16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2022届高三10月调研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大卫·德布莱认为:“国际化就像造一双适合各类人群的圆头鞋。它不会像量身定做的鞋那样舒适合脚,但能让更多人有鞋穿。”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国际化可以解决贫困问题B.世界经济全球化利大于弊
C.国际化会抹杀各民族个性D.全球化不利于发展中国家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技术通过扩散对霸权的兴衰产生了重要影响。无论是荷兰、英国,还是美国,技术扩散都在其崛起阶段提供了主要的推动力,并为之自主技术创新提供了基础。霸权兴衰更迭的不同阶段对于技术扩散的态度是迥然不同的。1750年开始的工业革命时代,更是建立在众多他国技术的基础之上。这一时期,来自意大利、德国、法国的先进技术大量涌进英国,并被整合与补充,成为英国工业革命的基础。在权鼎盛阶段往往会奉行自由主义的政策(如英国),这种政策有助于推动霸权国商品、资本等的自由流动,支撑霸权国家的竞争优势。同时也会导致各种专业技术知识的扩散,导致潜在的党争对手从技术扩救中获利。而在霸权的维系与衰落阶段,则往往会采取较严格的管控政策。

——据麦克法兰《现代世界的诞生》、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等整理

材料二 民族国家的出现,技术扩散逐步受到国家的主导。英国造船业的兴起,是从模仿荷兰的先进造船技术开始的。特别是在1688年荷兰总督威廉就任英国国王后,大力鼓励荷兰熟练工人去英国工作,进一步加速了造船技术向英国的扩散。1790年,英国的“叛国者”——塞尔斯莱特将英国新式纺纱机的每一个技术细节与相关知识熟记于心后移民到美国,并在美国成功仿制出新式纺纱机,成为美国近代棉纺工业的先驱。

全球化时代,跨国公司在对外直接投资中,往往会有意无意地将一定的技术转移给东道国的中间品供应商帮助他们改善生产技术,甚至为之提供工人的技术培训。无论是在发达国家之间,还是工业化国家对不发达国家,技术通过进口对进口国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存在较大的正效应。

——摘编自赵朝龙《近代霸权兴衰与护持的技术因素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西方国家在霸权兴衰更迭阶段对于技术扩散的不同态度,并说明其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近现代不同时期国际技术扩散的基本路径并分析国际技术扩散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从最近公布的数据来看,欧盟不再是我国的第一贸易伙伴,而美国也只排第三,与我国合作最为紧密的伙伴已经变成了东盟。而在2019年的时候,东盟是我国第二大贸易伙伴,仅仅1年时间就升到了第一。这反映了当今
A.世界贸易形势的变化B.亚太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快
C.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D.经济多极化格局日益明朗
10 . 下图反映出这一时期
A.发达国家更注重发展混合经济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规模渐趋膨胀
C.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发展迅猛D.经合组织国家对社会治理的关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