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1985年3月,邓小平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南北问题是核心问题。”该论断(     
A.表明结伴不结盟成为国际社会共识B.揭示了世界经济不平衡加剧的现象
C.源自于国际关系民主化的显著进步D.预见了东西方冷战行将终结的命运
2022-12-02更新 | 316次组卷 | 24卷引用:广东省蕉岭县蕉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前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认为全球化分两个层次,即作为客观历史进程的全球化和当今新自由主义全球化,后者给整个世界带来了严重的危害和灾难,应该用“社会主义全球化”来替代它,即实现给整个人类带来福音和让世界各国逐渐共同富裕的全球化。他意在表明
A.经济全球化的弊端大于好处B.应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
C.发达国家掌握世界经济命脉D.全球化应按部班地逐步推进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英国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发布的《全球贸易预警》报告显示,2008年11月至2016年10月,二十国集团成员实施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总计达到创纪录的5560项,最近一年来新增贸易保护主义措施401项。如果加上发展中国家同期实施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相关数据无疑将更加令人紧张。对这一现象形成的原因解读,合理的是
A.美国霸权地位衰落B.全球化发展日益不平衡
C.全球贸易增长缓慢D.国际贸易加剧南北矛盾
4 . 纪录片《美国工厂》讲述了中国企业家曹德旺在美国投资福耀玻璃工厂的过程。在生产过程中,因中美双方在工业模式、企业管理、文化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工厂一度处于亏损状态。不过,最终大家弥合了分歧,工厂终于开始盈利。这表明
A.中国主导经济全球化B.中美贸易冲突的加剧
C.全球化促进文化融合D.贸易自由化深入发展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51年,美国操控联合国通过对中国实行“禁运”提案。为了打破封锁、发展对外贸易、换取国家建设急需的外汇,新中国于1957年春创办了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又称广交会,每年春秋两季在广州举办,是中国目前历史最长、规模最大、商品种类最全、到会采购商最多且分布国别地区最广、成交效果最好、信誉最佳的综合性国际贸易盛会。

部分年份广交会相关数据统计表

采购商人数来自国家和地区全年成交额
(百万美元)
200739624921373840
199712263516520350
1987593071148539
197733419943230
19671451160824
195731463387

依据以上材料的有关信息,提取一个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释。(要求:主题明确,阐释充分,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2021-11-08更新 | 97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四校2021届高三5月联考历史试题
6 . 下图为部分国际组织成立时间轴,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全球化始于20世纪40年代B.全球化不再受发达国家的主导
C.全球化推动发展中国家合作D.经济区域集团阻碍经济全球化
2021-11-06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四校2021届高三5月联考历史试题
7 . 有学者认为,从客观上看,后冷战时代,以美国的全球扩张为主要特征的全球化,是不受约束的自由放任的全球化,它导致了全球市场的振荡、大宗商品价格的波动能源危机、粮食问题。这种不受约束的自由模式在人类生产中,也带来了生态……等年许多全球性的问题。这从客观上要求
A.人类共同治理全球化B.规范自由放任的全球化
C.深层次反对霸权主义D.积极推动政治多极化发展
2021-10-29更新 | 16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2022届高三10月调研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大卫·德布莱认为:“国际化就像造一双适合各类人群的圆头鞋。它不会像量身定做的鞋那样舒适合脚,但能让更多人有鞋穿。”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国际化可以解决贫困问题B.世界经济全球化利大于弊
C.国际化会抹杀各民族个性D.全球化不利于发展中国家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技术通过扩散对霸权的兴衰产生了重要影响。无论是荷兰、英国,还是美国,技术扩散都在其崛起阶段提供了主要的推动力,并为之自主技术创新提供了基础。霸权兴衰更迭的不同阶段对于技术扩散的态度是迥然不同的。1750年开始的工业革命时代,更是建立在众多他国技术的基础之上。这一时期,来自意大利、德国、法国的先进技术大量涌进英国,并被整合与补充,成为英国工业革命的基础。在权鼎盛阶段往往会奉行自由主义的政策(如英国),这种政策有助于推动霸权国商品、资本等的自由流动,支撑霸权国家的竞争优势。同时也会导致各种专业技术知识的扩散,导致潜在的党争对手从技术扩救中获利。而在霸权的维系与衰落阶段,则往往会采取较严格的管控政策。

——据麦克法兰《现代世界的诞生》、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等整理

材料二 民族国家的出现,技术扩散逐步受到国家的主导。英国造船业的兴起,是从模仿荷兰的先进造船技术开始的。特别是在1688年荷兰总督威廉就任英国国王后,大力鼓励荷兰熟练工人去英国工作,进一步加速了造船技术向英国的扩散。1790年,英国的“叛国者”——塞尔斯莱特将英国新式纺纱机的每一个技术细节与相关知识熟记于心后移民到美国,并在美国成功仿制出新式纺纱机,成为美国近代棉纺工业的先驱。

全球化时代,跨国公司在对外直接投资中,往往会有意无意地将一定的技术转移给东道国的中间品供应商帮助他们改善生产技术,甚至为之提供工人的技术培训。无论是在发达国家之间,还是工业化国家对不发达国家,技术通过进口对进口国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存在较大的正效应。

——摘编自赵朝龙《近代霸权兴衰与护持的技术因素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西方国家在霸权兴衰更迭阶段对于技术扩散的不同态度,并说明其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近现代不同时期国际技术扩散的基本路径并分析国际技术扩散的影响。
10 . 近年来,英国“脱欧”,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极右势力给法、德、意等欧洲主要国家政治生态带来巨大冲击,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和民族主义近年来也有不同程度的抬头。这些现象从本质上反映出
A.经济全球化已经完全逆向倒退B.发达国家丧失贸易主导地位
C.新兴市场经济体全面快速崛起D.全球化使利益分配失衡加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