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关于全球化和国家主权的关系,西方近年来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理论。一些人认为全球化将威胁主权和民族国家的生存,说我们正在进入一个无国界的时代;但也有些人说情况“完全不是这样”,他们认为全球化只会造成我们关于主权看法的变化,它“不危及主权的安全,更精确地说全球化正在促使我们采取一种更精密的眼光来看主权问题”。这些人还说,关于全球化使民族国家成为过时的论点“与象牙里的废话没有区别”。还有人指出,为了促进整体的重大战略和使其他方面主权的最大化,主权的各个方面是可以“讨价还价”的。从这一意义上讲,“主权更可以看成是一套人们正在使用的准则和习俗,可以显示出变异和灵活性”。

——王加丰《“欧洲化”、西欧现代民族国家的形成与主权问题》


依据材料,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17-12-21更新 | 403次组卷 | 20卷引用:广西南宁市外国语学校2018届高三年级第四次月考文综历史试卷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全球化是一种已持续了很长时间的过程。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开始成为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基本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起来;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新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世界各国经济合作进一步加强,经济全球化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

——摘编自《论经济全球化与经济》


材料二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较表

——摘编自世界银行《1994年世界发展报告》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因素。
(2)材料二反映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有何不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全球化进程中发达国家具有的优势。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我国应该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图是研究者根据二战后世界发展演变的历史所作的简图。此图可以用来说明

A.国际政治经济体系不断完善
B.世界政治格局决定着经济体系
C.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D.政治格局与经济体系相互影响
2017-09-01更新 | 302次组卷 | 15卷引用:广西贵港市覃塘高级中学2020学年高三7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据统计,20世纪最后三十年,世界最富裕的5个国家的人均收入增长了75%,最穷困的5个国家增加了206%,世界人口增加了15亿,而绝对贫困总数减少了2亿。这说明全球化
A.推动了世界整体性进步
B.实质上是资本的全球扩张
C.有利于第三世界摆脱贫困
D.加剧了全球的利益失衡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1886年,美国销售了世界上第一瓶可口可乐。1927年可口可乐传入中国,译名为“蝌蝌啃蜡”。由于销量不佳,1928年更名为“可口可乐”,由此销量大增。如今,作为国际知名的品牌饮料,它拥有当今48%的市场占有率,全世界每一秒种约有10450人享用它。这表明
A.商品名称决定商品销售
B.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向
C.美国已完全取得世界经济的支配地位
D.全球化背景下,发展中国家毫无出路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当前正在兴起的一种“反全球化”浪潮,从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此起彼伏的贸易保护主义,到英国脱欧,再到推翻区域自贸协定,乃至退出世贸组织,从纯粹的民间非主流呼声变成“大嘴”特朗普等政客堂而皇之的说法。这些现象表明
A.全球的经济竞争更加激烈
B.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C.南北方国家之间矛盾重重
D.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弱化
2017-09-09更新 | 1311次组卷 | 36卷引用:广西钦州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年级9月份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全球招工大厅是有史以来最大的劳工买方市场。它使美国的挣工资者与全世界成百万的工人直接竞争工作职位。”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全球化使美国的劳工就业形势异常严峻
B.全球化造成全球就业秩序出现混乱局面
C.全球性就业统筹协调机构已经建立起来
D.全球化使各国劳工就业面临着激烈竞争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过去500年来,世界范围内已经发生了三次结构性的权力转移,每一次权力转移,都重新塑造了国际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第一次权力转移是西方世界的崛起。西方的强起进程始于15世纪,这一进程大大地加快在18世纪末期:第二次权力转移是美国的崛起,它发生在19世纪行将结束之际;目前世界正经历着第三次权力大转移,这次转移可以称之为“他者的崛起”。一个真正的全球秩序诞生了。

——据法里德・扎卡利亚《后美国世界:大国崛起的经济新秩序时代》

请结合材料和所学世界近现代史知识,围绕“权力转移与国际秩序”拟定一个具体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20世纪90年代,德国因为翻修柏林国会大厦启用外来劳动力,导致国内工人暴动;在西班牙南部、摩洛哥和阿尔及利亚的居民深受传说中外来者“窃取”本国工作机会的困扰;欧洲高科技产业工人心酸地称自己被“班加罗尔(印度的高科技中心)化了”。上述材料反映了
A.世界经济结构趋于合理平衡
B.全球化时代国家间休戚相关
C.经济全球化激化了国际矛盾
D.经济全球化带来的社会问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新加坡《海峡时报》提到:“全球化”这个词在上世纪90年代,被看作精英对穷人的剥削。到21世纪以后,“全球化”开始带有半积极性的意味。自2007年金融危机爆发后人们认为,对于“全球化”,既不需要对抗,也不需要叫好。”材料表明
A.全球化消除了文明对抗
B.全球化在2007年金融危机后加强
C.对全球化关注日益淡泊
D.人们对全球化的认识程度逐渐深入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