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20世纪70年代的巴西有“经济奇迹”之称,但80年代成为了“失去的10年”;莫迪任印度总理以来,国内生产总值升到了世界第五位,但印度固有的落后事物仍有残余影响;1993年后新南非调整社会政策,一定程度取得了巨大成效,但经济水平却在2019年世界排名中大幅下降。由此可知(     
A.经济区域组织实力削弱B.内外因素下的综合干扰
C.冷战背景下的发展瓶颈D.南南合作下的密切作用
2023-07-05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潍坊新纪元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自2016年英国“脱欧”公投结果宣布,英国就开启了“指责模式”,有的民众指责政府盲目发起公投,政府则指责反对党玩弄政治把戏而未能成功加以阻止,年轻人指责老人,南方人指责北方人,富人指责穷人,平民指责官员。这种现象从深层次反映了
A.英国文化中的保守主义与自由主义思想持续冲突B.欧盟成员国的矛盾导致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受挫
C.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政治体制遭遇时代严重挑战D.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利益冲突导致社会的深度撕裂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以来,全球范围内的资金流动、人才流动和技术转移日益频繁。从1930年到1990年,随着世界全新沟通的实现,空运成本已从平均每英里68美分降到11美分,纽约与伦敦的三分钟的电话费从244美元降到3美元。1964~1965年在纽约举行的世界展览会上,沃特·迪士尼公司的一句广告语说:“世界太小了。”

——摘编自高德步、王珏《世界经济史》等

材料二   海南在30多年里书写全国最大改革“试验田”的春天故事,成为向世界展示中国的一个重要窗口。海南是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具有实施全面深化改革和试验最高水平开放政策的独特优势。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分步骤、分阶段建立自由贸易港政策和制度体系。这是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立足当前、着眼未来、审时度势作出的历史性战略决策。

——摘编自《人民日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简述“世界太小了”这一广告语出现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在海南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对支持和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意义。
2020-10-05更新 | 2905次组卷 | 26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5月段测(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欧洲民众对移民群体的增长速度和高生育率深感不安。他们开始担忧“欧拉伯”(欧洲Europe和阿拉伯Arabia)的出现,开始思考“whoarewe"的问题,开始怀疑若干年后欧洲还能否是欧洲人的欧洲。这反映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
A.人们否定了社会交往B.南北方民族融合的发展
C.多元文化主义的困境D.弱势群体边缘化的加速
2020-07-03更新 | 1233次组卷 | 28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市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第五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医学具有独特的医疗原则,体现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特点。唐代名医孙思邈指出,名利思想是“医人之膏肓也”如果行医以敛财为目的,那应该是“人所共耻”;他认为,医者要把人的生命价值看做是医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医者必须“无欲无求”、“志存救济”;对病人都要一视同仁,“有疾厄来求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chi相貌丑陋),怨亲善友,华夷智愚”。《黄帝内经》提出“不治已病,治未病”的观点,喻示要防病于未然。中国古代医学主张人是自然的人,又是社会的人,影响健康的既有生物因素,又有社会和心理的因素,要从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中去理解人的健康和疾病。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传统文化》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医学具有积极意义的医疗原则。

材料二   1640年,用水冲刷的厕所由巴黎传入英国上层人士的家庭;18世纪末英国上层开始注意个人卫生,这种习惯逐渐传至欧洲和北美;1842年英国人查德威克发表调查报告,认为疾病同不卫生有密切的联系,提出建立干净的自来水系统,保证个人和公共用水卫生,建立地下排污系统,清扫街道等建议;1848年英国颁布第一部公共卫生法;1855至1875年伦敦建设下水道现代化工程并全部完工;19世纪中期公共卫生运动在美、法、德等国获得支持,自来水和地下排污系统在欧洲各城市初步形成;1868年巴斯德的细菌理论获得证实,促进了公共卫生运动的发展。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资本主义国家卫生与健康成就取得的背景。

材料三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环境污染、人口爆炸、能源危机、粮食短缺、毒品泛滥、传染病横行、恐怖组织活动猖獗等问题日益突出。人类处于普受关注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中心。他们有权过一种与自然相和谐的健康而富有成效的生活。……和平、发展和保护环境是互相依存和密不可分的。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人类需要怎样应对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问题?
6 . 有学者认为:经济全球化是从新航路开辟开始的,经济全球化的出现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劲动力,促进了商品和资本流动、科技和文明进步、各国人民交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世界贸易指数和贸易总额

年份贸易指数(以1913年为100贸易总额(单位:10亿法郎)
18702445.5
18803668.8
18904994.2
190068118.2
191085162.4
1913100192.4

——摘编自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20127月,欧盟成员国内一些光伏企业向欧盟委员会提出,对从中国出只到欧盟的光伏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由于欧盟市场占到中国光伏产品出口量的70%,这一事件对中国光伏产业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冲击。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为维护国家利益亲赴欧盟进行游说,建议取消对中国光伏产品的反倾销调查,并一再强调贸易保护主义没有赢家。

——潘超伟《逆全球化现象的致因与中国对策研究》

材料三



全球化学者与大象

——(美)曼弗雷德·B·斯蒂格《全球化面面观》


(1)材料一对研究经济全球化发展有何作用?并说明1870—1913年间经济得以发展的原因。
(2)材料二反映经济全球化存在哪些问题。
(3)把材料二作为研究反对经济全球化的史料,使用时需要注意什么?
(4)材料三提醒我们研究经济全球化应当坚持怎样的原则?运用该原则谈谈你对全球化的看法。
2022-05-05更新 | 185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明德学校(山大附中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前模拟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