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718世纪的英、法出现一些非常著名的启蒙思想家。他们对处于小邦诸侯专制主义统治下的德意志思想界影响巨大。德意志的市民-资产阶级渐渐觉醒过来。由于本身状态的微弱、可怜和所受影响是经英、法等国“折光”的,德意志的启蒙言论、作品和态度也就显得微弱、曲折、隐晦。尽管如此,它仍是希望和新生的代表。德意志启蒙思想不是英法的“翻版”。早期思想家也对宗教迷信和专制主义进行批判,期望建立“理性王国”,宣扬自由、平等,但是对国家政治分裂状况和落后状况有更多的不满和关注。由此,德意志的启蒙成为民族运动的主要组成部分。

——摘编自丁建弘《大国通史:德国通史》

材料二 从广义文化的视角来看,中国近代的民族危机根本上就是一种文化危机。从鸦片战争开始,“进行国际贸易和战争的西方”向“坚持农业和官僚政治的中国”发起全面挑战,这一挑战包含着西方的价值观向中国传统的价值观的挑战,由此就引起了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危机,也就是传统文化的危机。出现了危机,传统文化就不能不发生变化,而且这种变化已不可能按照原来的轨道来进行,因为客观历史条件已经发生巨大的变化。可以说,文化危机是中国文化走向近代的重要契机,促进了思想启蒙。

——摘编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德意志启蒙运动的背景及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中国出现文化危机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和德意志思想启蒙的相同之处。

2 . 材料一   中国思想史的黄金时代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得益于此时丰厚的文化积累,在沉积和发酵了两千多年后,内部的压力已经足够大,加上适当的外部条件,就出现了春秋战国时的文化大喷发、思想大爆炸。

——摘编自王磊《一个黄金时代的形成与终结——对战国百家争鸣现象的一种解读》

材料二   文艺复兴是对中世纪世俗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当然,在新的历史语境中,它更突出了新兴资产阶级强烈的创新意识和超越精神。登上历史舞台的资产阶级迫切渴望一种能够表达他们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的新文化,以便同仍然占统治地位的神本主义意识形态相抗衡。而古典文化中理性主义和人文主义的优秀传统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学者张椿年指出:“文艺复兴的产生不能脱离中世纪在各个领域内所取得的成就,当然它并不是这些方面简单的数的增长,而是有了质的变化。”

——摘编自【英】丹尼斯哈伊《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历史背景》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春秋战国时文化大喷发、思想大爆炸的“内部压力”与“外部条件”。并结合秦汉时期的相关史实,说明这场思想解放潮流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历史条件,并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中西这两场思想解放运动承担的共同历史使命。
2020-03-27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来宾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巴洛克艺术萌芽于文艺复兴运动,那时,人文主义者将个人情感汇入宗教艺术的创作中,给其注入了新鲜血液。同时,欧洲封建统治阶级利用重商主义,聚拢了大量财富,极其需要满足日益膨胀的欲望和外部感官享受。巴洛克艺术家们喜欢艺术效果的整体性和统一性,并想方设法地予以表现。他们将激情和想象力融为一体,赋予豪华的艺术作品以摄人心魄的魅力,使人久久沉迷其中。

——摘编自朱亚娥《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作为大革命的回声,欧洲出现了一股燥热的文学浪潮,这就是浪漫主义运动。浪漫主义文学强调真实地表达个人时客观世界的感受,极力塑造同周围现实或统治集团格格不入的天才人物或叛逆性格。浪漫主义作家对大自然有强烈的爱,雄伟奇异的大自然或异域风光,往往是他们寄托自由理想之所在。

——摘编自王丽娜等《西方文学作品解读》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巴洛克艺术和浪漫主义文学各自的特征。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巴洛克艺术和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不同背景。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