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真题 名校
1 . “我们不把任何未经验证的意见接受作为真理,而是遵照必要的次序,从一步推演到下一步……不论多么深奥,最终都能发现。”与这句话的理念一致的说法是
A.“信仰即可得救”
B.“人是万物的尺度”
C.“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
D.“我们茫然于新事物,并对未来充满了恐惧”
2019-01-30更新 | 246次组卷 | 52卷引用:2013届江西省吉安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2 . 古希腊人崇尚人体美,无论是雕刻作品还是建筑,他们都认为人体的比例是最完美的,干什么都必须按照人体各部分的式样制定严格比例。这充分体现了古希腊人强调
A.数的对称是艺术的价值取向
B.万事不以神的尺度为标准
C.外在的美胜于内在的美德
D.以人的尺度来衡量世间万物
2018-10-16更新 | 379次组卷 | 44卷引用:2016-2017学年江西吉安一中高二上第二次段考历史试卷
3 . 有人说:“古代西方什么都禁,就是不禁人的本能。中国什么都不禁,独独禁本能。”假如你同意上述观点,你可以找到支持古代东西方社会这一做法的论据是
A.人文主义,民贵君轻
B.因信称义,天人感应
C.人文主义,“存天理,灭人欲”
D.因信称义,“致良知”
2016-12-12更新 | 933次组卷 | 99卷引用:江西省吉安县第三中学、安福二中2017-2018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列关于古希腊智者学派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研究主题从自然界转向人类社会
B.关注人于人之间的关系
C.热衷于考察和认识社会问题
D.提出“知识就是道德”的伦理思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6 . 中世纪,欧洲学校教育混乱而重复,各种年龄的年轻人与一位教师坐在一起;14世纪后逐渐出现了按年龄和程度分班级,每班有不同的教师,学生定期升级,并增加了希腊文的学习。”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
A.人文主义的复兴
B.罗马法的重生
C.城邦民主政治的复活
D.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7 . 中西方文化有很多相近之处,下列西方名言在内涵上与中国的“知书达理”一词最为接近的是
A.“人是万物的尺度”B.“美德即知识”
C.“认识你自己”D.“我爱我师,但我更爱真理”
8 . “我陷于信仰的苦恼中,不断叩问圣保罗的这句话,想弄清他的意思。……而那段话的意思就是:福音书表现了神的裁判……慈悲为怀的神通过它让信仰使我们成为义人。”这种观点
A.要求废除天主教及其教会
B.使人获得灵魂自救的自主权
C.为资产阶级发财致富辩护
D.为资本主义社会描绘了蓝图
9 . 在“九十五条论纲”中,马丁·路德认为
A.赎罪券不能免除教会的惩罚,也不能赦免罪过
B.国家权力为神所授,至高无上
C.人们靠内心的虔诚忏悔就能够获得上帝的赦免
D.人的“原罪”使人的本性变坏,只要坚持苦心修练就能获得上帝赦免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10 . 如下图所示,宗教改革和文艺复兴最早出现在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