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2 . 智者运动、文艺复兴、启蒙运动被称为西方思想史上三大思想解放运动,三者的共同点有
①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②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        ③反对封建束缚        ④促进人性的解放
A.①②④B.①②③④C.②④D.①④
2020-03-04更新 | 280次组卷 | 24卷引用:江西省横峰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中世纪的绘画只能围绕着《圣经》的故事来表现,耶稣、圣母、天使和圣徒的姿态、表情都是固定的。达·芬奇《最后的晚餐》中的人物,包括耶稣,都没有圣光,取而代之的是自然的窗口光;所有人的形态与常人无异。这一变化反映了
A.宗教绘画技法的改变
B.绘画摆脱了宗教题材
C.绘画揭示了自然人性
D.科学方法融入了艺术
2019-06-09更新 | 267次组卷 | 20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为美国1787年宪法的制订提供了理论依据的是(  )
A.《人权宣言》B.《法国民法典》
C.《权利法案》D.《论法的精神》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5 . 在审判国王查理一世时,代表议会的审判长布拉德肖说“这就好像一条纽带,纽带的一头是君主对国民应尽的保护义务,另一头是国民对君主应尽的服从义务。先生,一旦这条纽带被切断,那么,只能说,别了,君主统治!”他所依据的理念是
A.社会契约B.天赋人权C.君权民授D.主权在民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6 . 马丁路德主张每个基督教徒都有权阅读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这种主张在当时的社会效果是
A.从神学的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与独立性
B.将人们从宗教迷信中解放出来
C.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D.使君主和罗马教皇实现了权力上的平等
2017-10-14更新 | 235次组卷 | 38卷引用:2015-2016学年江西上饶县中学高二上期第二次月考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7 . 卢梭说:“人生下来就是自由的,人可以说是自由的动物。那么,人民的自由虽可用法律加以保障,但它是天所赐予的,为任何人所必不可少。如果有人不取这天所赐予的自由,那就是对天犯了大罪,对自己又是莫大的耻辱。”可见,卢梭主张
A.天赋人权
B.主权在民
C.人非工具
D.社会契约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8 . .孔子和苏格拉底是中西方道德教育思想的奠基人.他们在面对各自社会的危机时,不约而同地把道德教育作为挽救社会的方法:认为道德衰败是社会败落的根源,要拯救社会也只有依靠道德重建.孔子和苏格拉底
A.都主张“美德即知识”
B.都在反思道德的社会意义
C.都主张实行民主政治
D.都力图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9 . 普罗泰格拉提出“知识就是感觉……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像什么东西.”他的这种主张
A.强调了人在世界和社会的中心地位
B.过分追求功利,忽视了道德的重要性
C.使人从宗教和神学的束缚中彻底解放出来
D.体现了对理性的尊崇和对思想自由的追求
2017-02-17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江西省铅山一中弋阳一中高二上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10 . 卢梭认为,意志要么是公意,要么不是;它要么是人民共同体的意志,要么就只是一部分人的。在前一种情形下,这种意志一经宣布就成为一种主权行为,并且构成法律。在第二种情形下,它便只是一种个别意志或者是一种行政行为,至多也不过是一道命令而已。这种思想实际上是主张
A.天赋人权
B.主权在民
C.社会契约
D.法律至上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