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4 道试题
1 . 18世纪末19世纪初,德国人说德国拥有“思想的天空”,其主要表现有(  )
①拜伦创作《唐璜》②薄伽丘写出《十日谈》
③贝多芬创作九部交响曲④康德提出“人非工具”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0-05-07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始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都以人文主义的精神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下列说法能反映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精神内涵的是
A.“信徒皆为祭司”
B.对上帝提出质疑
C.“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
D.“上帝的救赎使人得救”
3 . 加尔文宣称,上帝事先早已把人分为“选民”和“弃民”,选民发家致富,万事顺利,死后进入天堂,弃民则相反。由此可知,加尔文在实质上(     
A.否定了宗教的作用B.否定了教皇的作用
C.否定了个人的奋斗D.否定了改革的力量
4 . 马丁路德的“因信称义”和加尔文的“信仰得救”,带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主要是指
A.否定教会地位
B.宣扬《圣经》精神
C.反对封建专制
D.个人宗教信仰自由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有学者指出:“17世纪正是自然科学大踏步前进,开始改变人类的认识和思想的时期。”此时“自然科学大踏步前进”主要归功于
A.新航路的开辟B.文艺复兴运动C.启蒙运动D.工业革命
6 . “在肯定人的显示欲望的合理性以及人自身力量与价值的同时,又仰望上帝的恩典,把耶稣式仁慈宽厚的秉性赋予了人间的帝王。”这段话可能是在评述
A.古希腊的哲学著作B.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作品
C.启蒙思想家的政治构想D.19世纪浪漫主义的诗作
7 . 中世纪,西欧知识界强调:“人具有高贵的理性,人具有伟大的力量……”。它体现了
A.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传统
B.人文主义的核心思想
C.成熟的资产阶级思想体系
D.“主权在民”的原则
8 . 柏拉图曾说:“事物对于你自己,就是它向你呈现的样子,对于我,就是它向我呈现的样子。”与此相似的观点是
A.认识你自己B.美德即知识
C.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D.人是万物的尺度
2017-12-14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临沂第十九中学高二年级上学期第三次质量调研考试历史试卷
9 . 西方学者布克哈特曾说:如果不是宗教改革运动挽救了教皇政府,谁能说教皇政府本身的命运将会怎样?对他的这一说法理解正确的是
A.宗教改革以挽救教皇政府为目标
B.宗教改革对教皇政府没有产生冲击
C.宗教改革促进了基督教的新发展
D.宗教改革是披着宗教外衣的封建思想运动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公元十六世纪,西方的文艺复兴与自然科学同时发展。下面对它们判断正确的是
A.是新兴科学与古典文化的对抗B.共同冲击了神学的统治地位
C.为资产阶级反对君主专制提供了论据D.为工业革命做了人才与科学的准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