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16世纪前后,欧洲人的心态发生了变化。优雅代替了唐突,热情取代了冷漠。高费替代了卑微。清醒代替了混沌:被动、冷漠、消极和墨守成规的情绪受到冲击和涤荡。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     
A.文艺复兴的发生B.民族国家的形成
C.启蒙运动的兴起D.民主制度的建立
2 . 伏尔泰说:“上帝是一位伟大的数学家,他一劳永逸地为自然立法,然后就袖手旁观,让这些法则按自身的必然规律而起作用,来推动整个世界的运转。”这说明伏尔泰
A.极力宣扬法律至上思想B.深信着“上帝万能”学说
C.受到了牛顿思想的影响D.认识到科学进步的力量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下列符合马丁·路德宗教改革主张的是
①人的灵魂获救靠自己的信仰   ②简化基督教宗教仪式,用民族语言进行活动
③教权应高于世俗统治者的权力   ④建立独立的民族教会和廉俭教会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4 . “他们不承认任何外界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以往的一切社会形式和国家形式、一切传统观念,都被当作不合理的东西扔到垃圾堆里去了。”据此推知,“他们”
A.撩开教会神学的面纱崇尚人文精神
B.主张《圣经》代表理性和思想自由
C.批判神权和封建制度推崇理性主义
D.揭开自然科学的奥秘制定宇宙规律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09高二·江苏扬州·学业考试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意大利建筑师布鲁内莱斯基在1420—1436年间为佛罗伦萨大教堂建造一个41米宽、106米高的大圆顶,不再完全封闭,而是在上面开有让阳光照射进来的窗洞。该设计反映出:
A.人类摆脱束缚奔向自由的精神
B.欧洲已告别专制迎来新的曙光
C.启蒙运动的光辉照耀人们前进
D.新宗教理念开始支配人类行为
2019-09-29更新 | 243次组卷 | 54卷引用:2010年广东省东莞市高二第一学期四校联考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按照亚里士多德的说法,每一种德行都处于两种恶之间,这两种恶的一种是不及,另一种则是过分。与此精神最相近的是
A.真理至上
B.中庸之道
C.为政以德
D.礼法并施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苏格拉底提倡“美德即知识”。他认为正确的行为来自正确的思想,美德基于知识,源于知识。他还认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没有知识便不能为善。苏格拉底的这一主张(  )
A.是对智者学派思想的反思B.彻底否定人是万物的尺度
C.表明他否定希腊的民主制度D.说明了知识是人类生存之本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苏格拉底认为雅典“用豆子抓阄的办法来选举国家的领导人是将社会的命运委之于缺乏真知灼见的人们手中……”。上述材料反映了苏格拉底(   )
A.看到雅典民主制度的弊端
B.主张实行代议制
C.对民主制度失去信心
D.主张恢复君主制
2016-11-27更新 | 160次组卷 | 21卷引用:2014-2015学年广东东莞市三校高一上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9 . 1727年春,伏尔泰参加了牛顿的葬礼,随后访问了牛顿的外甥女凯瑟琳并聆听了苹果坠地的故事。该故事通过伏尔泰的著作迅速传遍世界,成为家喻户晓的科学佳话。这则材料可以用来说明
A.科学团体推动了欧洲启蒙运动的发展
B.跨国文化交流促进了科学思想的传播
C.18世纪早期英国启蒙运动已接近尾声
D.18世纪早期法国思想自由度逊于英国
2016-11-27更新 | 1805次组卷 | 42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光明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