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1522年,瑞士牧师慈温利发布了《六十七条目》,声称天主教的许多教义教规在《圣经》中找不到依据,因此完全可以不予理睬。慈温利的思想主张(       
A.否定了民众的宗教信仰B.强调了世俗王权高于教权
C.质疑了天主教会的权威D.推动了宗教改革运动兴起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世纪的西欧,人与人之间不论在社会生活或私人生活中,个人的联合成为社会的纽带。这些关系因受等级和不对等的影响,其特点一般都是有权势的人给予自由人保护,自由人则表示竭诚效忠。这种复杂的联系制度取代了已然消失的非个人的国家权力。

——摘编自郭佳丽《西欧封建制度的基本特征》

材料二1521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决定让路德出席在沃尔姆召开的帝国会议。在会议中,路德据理力争,决不放弃自己的宗教主张,加之在此之前,路德已经通过焚烧利奥十世的晓谕向罗马教廷的权威发起挑战。德国的教会实质上不再受罗马教廷的控制,罗马教廷对德国政治的控制力减弱,德国有了自己的宗教新思想,也不再受罗马教廷的盘剥。

——摘编自程子妍《试论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影响》

材料三根据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帝国在行政架构上实行联邦制。在组织结构上,新成立的帝国由25个邦和帝国直属领地阿尔萨斯—洛林组成。在58个议席中,只需14票即可否决任何议案。因此,拥有17个议席的大邦普鲁士有能力否决任何不利于它的法案,确保其利益不受损害。同时,其他中小邦也可以联合起来,以多数票制服普鲁士,确保自己的权利不受侵犯。

——摘编自邢来顺《19世纪德国统一运动的再思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世纪西欧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及其弊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德意志宗教改革的结果及其政治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德意志统一的标志及其政治架构,以及实行这种政治架构的主要原因。
2022-07-14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开封市五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这一运动的主要特点不在于反映和描绘生活,而在于相信人的思维具有塑造生活本身的力量和使命,从而形成了能运用到一切知识领域的分析批判的武器,进而推动了思想的世俗化进程。材料中的这一运动,旨在(     
A.实现人类自我觉醒追求人性解放
B.揭示宇宙运行规律推动科学发展
C.规划人类理性王国打破封建特权
D.摆脱天主教会控制实现信仰自由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有学者认为,宗教改革不仅使德国人在宗教上、也在政治上改变了对罗马天主教会的奴颜婢膝的屈辱姿态,而且也把粗俗不堪的德语提高到与雍容华贵的拉丁语同样尊严的地位。这说明宗教改革(     
A.加快了德国统一历史进程
B.提高了德国世俗王权的地位
C.增强了德意志的民族意识
D.结束了德国四分五裂的局面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5世纪的时代精神就是人的解放,即以感性意义上的人来反对抽象的神,以人的正常情欲和感官享乐来反对禁欲主义和变态的虚伪。因此,这种时代精神决定了这个时期的基本生活姿态就是感觉主义和唯美主义。这一时代精神(     
A.展现了大工业时代的文化风尚
B.反映了启蒙思想家的理性诉求
C.冲破了天主教会的专制和独裁
D.解放了被宗教戒律压抑的人性
6 . 1316年,被放逐的但丁有一个机会回到祖国佛罗伦萨,但前提是给当权者谢罪。但丁说:“这种方法不是我返国的路!要是损害了我但丁这一名誉,那么我决不再踏上佛罗伦萨的土地!”但丁这一行为得到了当时一大批学者的肯定。这说明当时(     
A.理性主义成为主流思潮B.市民力量衰微
C.宗教改革思想深入人心D.人文主义复兴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意大利城市繁荣,文化充分发展,从而催生出了文艺复兴。文艺复兴“Renaissance”这个词来自意大利语“rinascere”,意思是再生、复兴。托斯卡纳以其独特面貌与佛罗伦萨历史中心的背景,将文艺复兴从佛罗伦萨扩展到整个意大利。佛罗伦萨在15世纪时达到全盛。西方在中世纪时把上帝和彼世作为思想的中心,文艺复兴则把注意力集中在人和现实世界上。

——摘编自【法】德尼兹·加亚尔等《欧洲史》

材料二   发源于意大利,随后扩展到整个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把人们的兴趣从天国拉回到了“尘世”,借“复兴”之名“复活”,即再现在古代希腊自由天地中生存过的人。在中世纪,对自然界进行过多研究基本上是不被允许的。而在人文主义者看来,既然自然界是上帝的作品,那研究自然界同样可以达到赞美上帝的目的。它使学者们从“一个针尖上可以站多少个天使”之类的烦琐争论转向了对自然界的实际探索。这一时期正是近代科学革命风起云涌之时,众多学科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摘编自李建珊等《欧洲科技文化史论》

(1)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意大利成为文艺复兴发源地所具备的条件。
(2)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及其历史作用。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在西欧,一方面,印刷术被大量应用于印刷赎罪券后,出售赎罪券成为教会的一种牟利手段;另一方面,如果没有印刷术,新教的主张可能仅限于某些地区,宗教改革不会成为一个国际性的运动。这说明印刷术传到欧洲( )
A.成为教会敛财的工具B.使新教迅速发展为一种世界性宗教
C.并未发挥应有的作用D.对宗教改革的兴起与发展影响较大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思想方式上说,文艺复兴的意义更为巨大。它首先打破了中世纪神学和其他外界权威对思想的牢牢束缚。它不但抛弃了神的眼光而改用人的眼光,而且用自己的眼光来观察人、社会和自然。……这就是文艺复兴树立的思想原则。……从此,自然科学大踏步地前进。从哥白尼到牛顿,自然科学的发展使上帝的立足之地日益缩小。礼拜堂日趋没落,实验室欣欣向荣。人类开始向自然挑战,向神学挑战,向人类本身挑战。佛罗伦萨之所以成为文艺复兴的发源地,是因为它是社会变动最多的国家,在那里文学家和艺术家能享受充分自由。

——根据尹虹《略论欧洲文艺复兴的历史作用》等整理

材料二   在这批启蒙哲人中,最杰出者为伏尔泰、孟德斯鸠,狄德罗和卢梭。在一个还处于专制王权统治,出版遭到审查的时代,这些启蒙思想家不顾个人安危勇敢地发出了自己的声音,正是因为他们真诚地希望启发民智,要把潜藏于每个人自身之中的理性召唤出来,挣脱任何外在权威的束缚,使人类走出不成熟的依附和奴役状态,成为敢于运用自己理性的独立的、自由的人。

——摘编自李宏图《“理解启蒙运动”的历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文艺复兴运动首先在意大利佛罗伦萨兴起的背景,并指出其在文艺复兴中的地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法国启蒙思想的核心主张,并说明法国成为启蒙运动中心的原因。
2022-07-11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5世纪以来,城市贵族和富裕的商业资产阶级乐于将自己的子女送至大学和各类专门的学校。16世纪末,威尼斯成年男性的识字率提升到33%,成年女性的识字率约为13%。印刷书籍不仅成功颠覆了中世纪手抄书制作烦琐、流通缓慢、价格昂贵的“奢侈品”印象,更以其多样的装帧设计、丰富的内容题材、低廉的价格和快速的流通渠道,满足了社会不同阶层对书籍消费的需求。除了针对专业人士,如教士、律师、人文主义学者等出版的大开本、装饰华丽的职业用书之外,这一时期的意大利也开始流行小开本、对页、便携的通倍读物和方言书籍。购买和收藏书籍成为意大利人民文化消费活动的一大亮点。

——摘编自尚洁《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文化消费》

材料二   17世纪末,英国报纸行业发生巨变,非官方的报纸《邮政男孩》和《邮政人》出版,占据了英国社会市场。到18世纪时,报纸行业已经颇具规模。1702年,英国第一份国家性质的报纸《每日新闻》诞生,随后各种全国性报纸纷纷出现。18世纪中期,伦敦许多报纸发行量已超万份,比如服务于工人阶级的《手工艺人报》。这些报纸除了向特殊人群提供专门信息外,还大量刊登政治新闻,是民众了解国内外政情的重要媒介。报纸也成为当时阐释社会活动之思想的重要平台。

——摘编自贺添奕《试论17〜18世纪英国民众阅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5〜16世纪意大利盛行购买和收藏书籍之风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17世纪末以来英国报刊业发展的特点及历史作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