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00 道试题
1 . 普罗旺斯抒情诗是法国中古文学的代表。这首诗中,以情爱为中心的内在感性诉求逐渐压倒了以圣爱为旨归的超验价值规约;作者也将对于神性的献身转换为对于人性的献身,将彼岸的超验的幸福许诺置换为此岸的经验的爱欲欢愉。该材料可用来佐证(     
A.西方人文主义的萌芽B.文艺复兴的历史传承
C.浪漫主义的历史渊源D.宗教改革的现实意义
2023-05-01更新 | 203次组卷 | 7卷引用: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押题金卷》A卷
2 . 康德具有丰富的道德教育思想,他认为道德教育是一种自律教育,即人运用理性去约束本能和野性,意识到作为一个人应该去做什么,发现行为应该遵循的法则,并依据法则而行。据此可知,康德的道德教育(     
A.推动了西方理性主义的萌芽B.崇尚理性的指导意义
C.批判封建专制崇拜理性主义D.扩大了启蒙运动的影响
2022-10-03更新 | 16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豫南名校2023届高三9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文艺复兴思想家主张人追求财富和现世的幸福,启蒙思想家考虑“要寻求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够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防御和保护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从中可以看出启蒙思想家思考的问题与文艺复兴时期相比,突出强调了
A.构建民权政府B.批判神权统治
C.鼓吹人性解放D.主张平等自由
2021-01-08更新 | 521次组卷 | 97卷引用:河南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8届高三8月开学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当路德的宗教改革在德国已经蜕化并把德国引向灭亡的时候,加尔文的宗教改革却成了日内瓦、荷兰和苏格兰共和党人的旗帜,……并为英国发生的资产阶级革命的第二幕提供了意识形态的外衣。”这说明(     
A.宗教改革沉重打击了天主教的神权统治
B.加尔文宗教改革比路德宗教改革彻底
C.加尔文教是宗教改革的国际中心
D.加尔文教代表当时资产阶级利益
5 . 在中世纪的欧洲,人体被认为是有罪的。因此,它必须始终被覆盖,且不得过分装饰。但是,14世纪,生活水平提高的市民和希望精美商品尽快转换成货币的意大利商人,都很赞同世俗知识分子对教会禁欲的进攻。据此可知,文艺复兴源于(     
A.基督教会的衰落B.西欧经济的复苏与发展
C.近代科学的兴起D.民族国家的发展与壮大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恩格斯说过一段极为精辟的话:“每一个时代的哲学作为分工的一个特定的领域,都具有由它的先驱者传给它,而它便由此出发的特定的思想资料作为前提。因此,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能够演奏第一提琴:十八世纪的法国对英国来说是如此,后来的德国对英法来说也是如此。”也就是说,任何哲学的产生,是以前人已取得的思想成果作基础的。后人要创立新的哲学,往往要踏在“前人的肩上”。

——据《马克思恩格斯全集》整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世界史的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在一定意义上,启蒙运动以来的西方社会的基本特征就是理性霸权,是占支配地位的群体对其他群体(包括男性对女性)的霸权,故女权主义在继承理性遗产的同时也批判启蒙运动,女权主义与启蒙理性存在复杂的关系一挣脱与羁绊共存,材料表明启蒙运动
A.提高了女性的社会地位
B.理想与现实存在巨大反差
C.存在严重的阶级局限性
D.成为西方建立霸权的工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348年,黑死病传遍欧洲,给整个欧洲毁灭性打击。佛罗伦萨如地狱一般,无计可施的市民只能举行盛大游行,向上帝忏悔,结果更多的人感染了瘟疫,无路可走的人们开始酗酒玩乐、日夜狂欢,用纵情享乐忘记身边的痛苦。这一变化
A.使罗马教会对欧洲的控制动摇B.促使人文主义思想的加速到来
C.体现了人民救助瘟疫能力有限D.导致了欧洲商路中心向西转移
2020-03-20更新 | 560次组卷 | 26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2021届高三零模(开学摸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5世纪前后,意大利的许多市民虽然十分蔑视和反感腐败的教会.但是对日常生活中的的宗教仪式却采取了默认态度并坚决维持,他们的生活方式就是以世俗享乐满足肉体需要,以宗教活动满足精神需要。这说明当时
A.教会放松对市民生活的控制B.人文主义思想广泛传播
C.文艺复兴运动缺乏社会基础D.社会观念处于转型时期
2020-06-19更新 | 529次组卷 | 17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共同具有思想解放的性质,然而两者要实现的目标却有所差别。文艺复兴的目的在于走出中世纪,走向现代文明;宗教改革则是上层建筑领域的一场变革,目的在于开创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这反映了
A.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转型的阶段性变化
B.文艺复兴为宗教改革奠定了思想基础
C.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作用领域的局限
D.两场运动在不同领域产生的特殊影响
2020-04-17更新 | 680次组卷 | 52卷引用:河南省中原名校2018届高三第一次质量考评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