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9 道试题
1 . 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位作家说:“人是能够随心所欲地改造自己的。”这反映了
A.人文主义蔑视宗教神学作用的思想B.资产阶级的自私自利的思想特性
C.肯定人的价值及创造性的思想D.资产阶级追求现世幸福生活的思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薄伽丘的《十日谈》与但丁的《神曲》齐名,享有“人曲”的美称,对该作品主题表述准确的是
A.肯定人的价值
B.主张民主政治
C.倡导社会契约
D.反对宗教信仰
2019-01-16更新 | 70次组卷 | 16卷引用: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思想文化反映了时代的变迁。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是欧洲近代史上两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们提出并发展了人文主义。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作为对其所向往的人性的追求,摒弃了宗教教条,将价值取向由“神”转向“人”,但它缺乏“科学”的基础,仍然无法摆脱“神”的羁绊。18世纪的启蒙运动,以对科学知识的张扬,对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的鼓吹,在日后转化为一场旨在充分肯定人的根本价值、强调人的尊严的思想运动。


(1)据材料一,指出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时期人文主义的差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

材料二   在“光荣革命”到来之前,一个伟大的人发现了解释自然现象的钥匙。……人们觉得,理性也能打开人类事务之门。随后,洛克发表《政府论》,他指出:政治权力是每个人交给社会的自然状态中所有的权力,由社会委托给统治者,用来为他们谋福利和保护他们的财产。当统治者滥用权力,破坏而不是保护人民财产的时候,人民可以反抗甚至推翻它。

——据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等编写


(2)联系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二中“伟大的人”的名字及其所发现“钥匙”的重要意义。根据材料概括洛克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些主张的影响。
2019-01-06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德阳五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四次(12月)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卢梭设想了一种取代基督教的“真诚教”,其终极依据是人内心深处的一种自然情感,是一种心灵的“真诚”。就连看不惯卢梭的伏尔泰为此也忍不住击节赞赏。据此说明卢梭的思想
A.忽视人的理性价值
B.与启蒙思想大相径庭
C.重视人本主义价值
D.反对激进的民主革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意大利的人文主义者宣称:“人能够由于承认上帝而把他吸引到自己灵魂的狭窄范围以内来,但也能由于热爱上帝而使自己的灵魂扩展到他的无限大之中——这就是在尘世上的幸福。”这表明文艺复兴
A.是人类自我意识首次觉醒
B.论述了天赋人权思想
C.强调人和人性的价值
D.将人类从神权中解放出来
2018-06-02更新 | 246次组卷 | 15卷引用:四川省2015级高三全国Ⅲ卷冲刺演练(一)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6 . 17—18世纪,中国和西方都出现了新的社会思潮,黄宗羲和孟德斯鸠分别是其中重要的代表人物。清末,孙中山曾刊印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宣传革命,他对孟德斯鸠及其思想也推崇备至。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史料
故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缘夫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之以群工。夫治天下犹曳(yè,拖拉)大木然,……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臣之与君,名异而实同耶。                       

——摘自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二 史论
黄氏之说,根本上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却将儒家政治、社会观推演为一更具民本精神之制度化蓝图……若以为其所论仍与“现代”不侔(móu,相当)而定其为无新见,则失于以“现代”事物为绝对尺度。

——赵轶峰《十七世纪中国政治、社会思想诉求的维度》


(1)据材料一、材料二,概括说明黄宗羲的思想中哪些“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哪些又体现了“新见”。
(2)材料二主张用什么方法去评价黄宗羲的思想?运用这一方法,评价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思想。
(3)18世纪法国的进步思想推动了法国大革命的迅速爆发,而17世纪中国的进步思想却很快沉寂下去。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中国进步思想很快沉寂下去原因。
7 . 有学者称王阳明为“中国的马丁·路德”,他认为,王阳明心学对朱子理学的改造与西方马丁·路德对基督教神学的改造具有同等的价值与地位。这主要是因为两人
A.都打破了正统思想的权威
B.都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C.都反对教权对人们的束缚
D.都重视个人的主体作用
2018-11-06更新 | 249次组卷 | 25卷引用:【校级联考】四川省眉山一中办学共同体2019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古代希腊对人性的探索由“人是万物的尺度”,发展到“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体现了
A.进一步强调人的价值
B.赞美人的智慧与力量
C.判断是非善恶的依据发生了根本变化
D.由强调感性到强调理性
2018-10-21更新 | 172次组卷 | 20卷引用:2014届四川省成都七中高三10月段考文综历史试卷

9 . 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文化是政治和经济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政治经济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思想随时代的发展被人们赋予新的内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人文主义认为:在人与人之间应该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互相关心,互相爱护。……认为一个没有秩序的社会是危险的,会给社会成员带来灾难,提出了一系列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礼法模式。……提出要使“义”成为第一追求,认为它是人的根本价值所在。……人在社会中离不开交往,而人们之间的交往需要一个基本的准则,应该真诚待人,不虚伪欺诈。

材料二   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位作家亚尔伯蒂说:“人是可以随心所欲地改造自己的。”人文主义重视科学实验,鼓励冒险和发财致富,认为事业的成功和发财致富是一种道德的行为。

材料三   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的缺陷……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孟德斯鸠、卢梭们则拿出了出了“三权分立”、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这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概括中国古代和西方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主要观点。

(2)结合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中国和西方不同时期“人文主义”在各自区域历史发展的深远影响。

(3)17世纪的中国和18世纪的法国,都产生了启蒙思想。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中外启蒙思想家提出的革新社会的方案有何不同?并分析两者出现差异的经济根源。

(4)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出l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拿出了怎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文艺复兴被誉为欧洲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主要是因为
A.继承了古希腊的人文精神
B.崇尚人性和人的价值、打破了基督教的精神统治
C.斗争矛头直接指向基督教
D.它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运动
2018-03-23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2018学年四川省内江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