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5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法国学者维吉尔•比诺(Virgil Pinot)称:“当人们翻阅18世纪法国思想家、经济学家撰写的作品、游记或报刊文章时,会惊讶地发现中国的名字是如此频繁地出现,激起了那么多的赞誉之词。仅以此而论,中国似乎就比英国更受欢迎。”这主要因为
A.18世纪法国,启蒙哲人们对中国儒家文明更感兴趣
B.儒家文化提供了现实中难得见到的“自由”“平等”精神
C.启蒙思想家为了反对封建专制故意曲解儒家思想
D.当时的中国儒家思想比英国的启蒙思想更有活力
2017-07-04更新 | 445次组卷 | 15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彼特拉克说:“我不想变成上帝……我是凡人,只要凡人的幸福。”路德说:“我是一个人,这个头衔比君主还要高些。原因是神未曾创造君主,神唯有创造人,使我成为一个人。”两人思想的实质是
A.人比上帝和君主重要
B.反对宗教信仰,强调人的追求
C.打击天主教神学思想
D.重视现世生活,反对教会权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普罗泰格拉认为,道德并不神秘,正如技艺一样,它是人在从事私人事务和公共事务中的智慧的表现,它能调解家庭关系,帮助人们更好地参与城邦国家的事务。他指出,公正、智慧、节制等是人们必备的品质,人和人之间应以尊敬和正义为原则。普罗泰戈拉的伦理思想
A.有力支持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
B.为不同流派的思想家们继承发展
C.支持了苏格拉底的“先天道德论”
D.有破除传统神学观念的启蒙作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4世纪意大利新建的学校培养的不是牧师,而是商人的儿子。课程强调古代希腊、罗马古典文学的学习和体育锻炼,教育学生要健康、快乐地生活,做一个合格的市民。这反映了当时
A.人文主义的思潮达到顶峰
B.基督教新理念开始传播
C.世俗主义和个人主义出现
D.崇尚理性和科学的精神
5 . 恩格斯说:“意大利人是现代欧洲各个民族中间的长子,是西方现代文化转型中最先觉醒的民族。”这主要是指意大利
A.最早产生资本主义萌芽
B.率先开辟了新航路
C.首先倡导复兴人文主义
D.最先开展宗教改革
2017-06-12更新 | 612次组卷 | 33卷引用:江苏省前黄中学、如东中学、姜堰中学等五校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学情监测历史试题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武汉大学教授赵林指出:“对于欧洲的现代化进程而言,真正的文化起点不是文艺复兴,而是宗教改革。”他认为,宗教改革深深影响了西方文化的精神氛围,客观上为西方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的现代化开辟了道路。而文艺复兴运动在科学和哲学方面几乎没有什么建树,意大利人极端的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反而使道德更加堕落沦丧,与罗马天主教会成了一丘之貉。

——摘编自张贵银《试论宗教改革对近代西方文化转型的意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材料中关于近代西方文化转型的观点。(要求:对该观点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7 . 英国莎士比亚(1564﹣1616)的《冬天的故事》第三幕第二场台词:“我们这次(审判)要尽力避免暴虐,因为我们已经按照法律的程序公开进行,有罪无罪,总可以见个分晓。……同一的太阳照着他的宫殿,也不曾避了我们的草屋。日光是一视同仁的。”这些台词反映当时英国社会
A.普遍认可法律精神价值
B.限制王权成为大众意识
C.法治已经取代了人治
D.呼吁司法应公正平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古希腊时期,一批所谓“哲人”到处演讲和发表许多奇怪的辩论,传递了许多“负能量”,造成很坏的风气。于是有了苏格拉底,讲述人生的共同真理;有了柏拉图,提出了理想国的教育制度;有了亚里士多德,提出教育为国家政体服务。他们师徒的共同之处在于
A.着力培养公民的独立人格
B.将教育与哲学理想结合起来
C.具有担当意识和责任意识
D.试图挽救日渐衰败的民主制
2017-06-04更新 | 748次组卷 | 17卷引用:广西桂林市第十八中学2017届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10 . 中世纪教会倡导“日月说”:教权是太阳,皇权是月亮,月亮依附于太阳。但丁提出“两个太阳说”:教权是一个太阳,皇权也是一个太阳。他们分工不同,教权这个太阳照耀着精神的世界,皇权这个太阳照耀着现实的世界,他们起着不同的领导作用。但丁本意在于
A.坚持教权的至高无上
B.厘清王权与教权职责
C.阐述王权与教权平等
D.弱化教权并强化王权
2017-06-03更新 | 426次组卷 | 31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2017届高三三模(最后一卷)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