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公卿大夫至于百里之宰,一命之官,莫不分天子之权,以各治其事。……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独治之而刑繁矣,众治之而刑措矣。……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顾炎武《日知录》

材料二   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机关之手时,他们制定并执行暴虐的法律,自由也就不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同立法权合而为一,由于法官就是立法者,他就可以任意地对公民的生命和自由实行权力专断;如果司法权同行政权合而为一,法官便可以任意地实施法律,对人们的自由施加压迫;如果同一个人或是由重要人物、贵族或平民组成的同一个机关行使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则一切便都完了。所以,这三种权力必须交由不同的个人或团体独立运作,实现相互制衡。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1)基于“天下”视角,从“权”与“责”两方面,概括材料一中顾炎武的主要观点。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些观点的认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孟德斯鸠的分权主张及其目的。简述该主张在近代美国和中国的实践和运用。
2020-09-25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名校协作体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2 . 文化交流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发展的重要动力。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如果说18世纪欧洲(主要是法国)的启蒙运动使人从神权的桎梏下解放出来,那么“五四”新文化运动则使中国人从孔子儒家为轴心的传统文化的束缚中挣脱出来,追求个体从大家庭中冲决出来取得自由平等独立的权利和地位。……高扬民主和科学之旗,包含着80年中西文化论争所积累起来的认识成果,又体现了认识的一种飞跃。它由古今中西新旧之争而来,又是对古今中西新旧之争的历史概括。

中国人因此而找到了一个最重要、最本质的是非标准,而后才可能有完全意义上的近代中国和近代中国人。

——摘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17~18世纪,中国古代的主要经典和儒家学说,通过传教士的介绍、研究,在欧洲知识界和上层社会得到了流传和宣扬,成为伏尔泰等启蒙运动者汲取精神力量的源泉。中国历史上传统的仁君统治和大一统的思想,更是主张开明君主专制的启蒙思想家反对欧洲王权所追求的社会楷模。(启蒙思想家)霍尔巴赫说:“中国是世界上唯一的将政治和伦理道德相结合的国家。”

——摘编自沈福伟《中西文化交流史》


请完成下列要求:
(1)根据材料一,概括近代中国人找到的“最重要的是非标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是非标准是由近代中西文化论争的哪些核心主张积累而来。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启蒙思想家的思想主张,并简述欧洲启蒙思想中所体现的中国儒家思想。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中西思想文化交流的认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