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8 道试题
2 . “他承认人为万物尺度,同时认为是理性而非感觉才是人最重要的品质。反对真理的相对性,他认为人们能够发现独立于人类欲望之正确和公平的恒久原则。在教育方法上,他反对死记硬背,而是不断地提出问题让人们去思考。”下列属于材料中“他”主张的是(     
A.人的感觉是万物尺度B.人非达到目的的工具
C.教育能使人认识美德D.法律是理性的体现
2021-11-01更新 | 401次组卷 | 62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学业水平监测历史试题
3 . 变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发展进步,就必须与时俱进,勇于变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教拒绝了罗马教廷为基督教会当然领袖的传统,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牧师他将直接与上帝对话…更为重要的是,新教置宗教和教会于政府行政和国家法律的掌管之下,从而消除了教会对于世俗权威的威胁。…宗教改革使中世纪的宗教开始向近代过渡,同近代社会的政治、文化融为一体。

——摘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中华民国的创立,结束了绵延两千多年的专制统治,代之以民主共和国。民主共和在中国的确立,经历了一个由不完整到逐渐完整、先地方后中央的发展过程。同时也是民主共和国性质的宪法、法律制定、修改和存续的过程。

——摘自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上卷

材料三   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鼓励外来投资和引进外国技术。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1992年政府发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信号。事实上,过去的计划型经济体系已经让位于以商品和服务的需求来决定产量和价格,政府作用仅局服于为市场经济提供稳定的竞争环境。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辛亥革命导致的中国政治制度的重大变化。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政府发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信号”的重要意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在古希腊,有些学者把对神的关注转向人间,他们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探索的主题,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无论是智者学派,还是苏格拉底或柏拉图,他们的思想都
A.打破了对罗马基督教教会的B.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的要求
C.表达了构建“理性王国的愿景”D.蕴涵着西方人文主义的萌芽
19-20高二下·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在信仰问题上,普罗泰格拉公然宣称自己不信神,并由此招致了雅典的惩罚;而苏格拉底则相信自己的“灵机”而不是传统的邦神,这也成为了他被控告的一个有力的理由。这表明两位思想家都
A.反对天主教的神权统治B.越来越关注人的本身
C.破除了人民对神的信仰D.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
2020-06-12更新 | 124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二)历史试题(选修)
6 . 文艺复兴时期的名著《十日谈》凭借故事来歌颂爱情与女性的智慧,讽刺教士的腐化与伪善,体现了薄伽丘
A.反对教会专制与迷信的启蒙思想
B.反对封建纲常礼教的激进民主主义思想
C.歌颂现实生活,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提倡平等的人文主义思想
D.反对资产阶级剥削与压迫,要求建立理想社会
2021-02-06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2018年12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选修)
7 . 16世纪,路德派在德国新建立了马尔堡大学、耶拿大学、柯尼斯堡大学等,加尔文派在瑞士创建了日内瓦学院等,这些大学以国内学生和本民族语言为主。这一现象主要缘于当时欧洲(  )
A.教育摆脱了宗教束缚B.商品经济的发展
C.民族国家意识的兴起D.封建王权的强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路德认为,基督徒作为个人属于信仰的世界,每个人都为自己的信仰负责。世俗世界里,个人必须服从世俗权威。无论信仰世界还是现实世界,都是上帝创造,因而都不可违背。这种主张在当时受到德意志各封建诸侯的普遍欢迎,主要是因为它
A.推动了德国宗教信仰自由B.宣扬了自由平等思想
C.适应了民族国家发展趋势D.否定了罗马教廷权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文艺复兴前欧洲人“为了信仰而生活”,文艺复兴后欧洲人“为了生活而信仰”。这表明文艺复兴后
A.人终于拥有了现世生活B.人的价值开始得到肯定
C.人处于社会的主导地位D.人摆脱了基督教的束缚
2021-05-08更新 | 453次组卷 | 24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第四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东周社会经历了巨大的变化……从这时起,中国哲学便将兴趣集中在对社会性和政治性的人的考察之上了。这是一种压倒一切的“人道主义”或曰“社会性的”思路,因为它着重的是社会而非个人。很难解释为什么中国思想是向这个方向发展。也许在一种巨大的单一文化格局下,东周列强纷争形成的无政府状态,使中国人感到政治和社会问题格外突出和迫切吧。……我们惊奇地发现,中国这一思想繁荣的时代与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时代几乎是同时产生的。

——摘编自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材料二   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前399年)是开创希腊哲学研究新方向的划时代的思想家。他针对雅典社会世风日下、道德於丧的现象,认为放弃对人自身的探讨而去研究自然是愚蠢的,是不守本分。所以他的哲学追求便集中在认识人自己上。他提出的命题围绕人的精神修养,比如什么是幸福、美德、真理、正义等等,其中所贯穿的一个最严肃的主题就是说人们不要专注于对身外之物的追求,而应去改造自己的灵魂,追求真理和智慧,成为道德完善的、真正的人。从此,希腊哲学开始迈向一个新的高峰。

——据周启迪《世界上古史》等整编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东周时期中国思想繁荣的表现。根据材料一,概括这一时期思想家开展哲学思想探讨的政治背景。
(2)根据材料二,归纳苏格拉底哲学思想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历史作用。
(3)综上,你获得了怎样的认识?
2021-01-03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2018年12月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