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 . 16世纪的思想家蒙田从教育要培养“完全的绅士”理念出发,强调要注重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完整的人”,即不仅体魄强健、知识渊博,而且具有良好的判断力和爱国、坚韧、勇敢、关心公益等优秀品质。蒙田的教育主张
A.体现了文艺复兴思想对人的认识B.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的高涨
C.反映了启蒙运动生而平等的理念D.摆脱了宗教观念的长期束缚
2020-07-08更新 | 10185次组卷 | 107卷引用:河南省开封市五县2021-2022学年高二10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2 . 15世纪中叶,西尔维乌斯在《论自由教育》一文中,强调培养身心俱健的人,要求通过体育、军事训练与合理饮食来强健身体,通过文学、哲学和文艺的学习来丰富精神世界,使人拥有信仰、美德、知识和智慧。这一主张
A.丰富了人文主义的教育思想B.重申了启蒙运动的思想内容
C.强调信仰对教育的决定作用D.奠定了宗教改革的理论基础
2020-07-08更新 | 8391次组卷 | 79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3 . 18世纪前半期的法国,先前往来于凡尔赛宫的思想家、文学家、戏剧家们,开始热衷于参加沙龙聚会,讨论的话题广泛,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信仰和礼仪,思想极为活跃,上流社会不少人也乐于资助他们。这表明
A.启蒙思想逐渐流行B.宫廷文化普及到民间
C.专制王权已经衰落D.贵族与平民趋于平等
2018-06-09更新 | 7645次组卷 | 115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正阳县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素质检测历史试题
4 . 美国学者约翰·梅里曼认为,古罗马诗人维吉尔长篇史诗《埃涅阿斯纪》的主人公埃涅阿斯是罗马公民理想人格的典范,意大利人文主义者对此进行神学解读,他们将埃涅阿斯的旅程诠释成基督徒的灵魂之旅。由此可见,人文主义者
A.推崇罗马神权统治B.利用宗教表达诉求
C.否定天主教会教义D.主张灵魂自我救赎
2019-06-10更新 | 5233次组卷 | 57卷引用:河南省鹤壁市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尖子生联赛调研(三)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谚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情绪。“神父的口袋最深”“离罗马越近,基督徒越坏”是16世纪德国社会中流行的谚语。这些谚语
A.改变人们对上帝的虔诚信仰B.引发欧洲首次思想解放运动
C.反映人们对天主教会的不满D.深受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影响
2018-06-10更新 | 6971次组卷 | 119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洹北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从14世纪的意大利开始,欧洲艺术家形成了新的艺术观念,他们开始在自己绘画作品中留下本人的肖像,并最终发展成独立的自画像。这一新艺术观念的形成
A.催生了人文主义思想B.导致了宗教信仰衰落
C.体现了对自我的关注D.提高了画家社会地位
7 . 文艺复兴时期,很多画家以希腊神话中的情节为素材进行创作。在描绘天神宙斯用一阵“黄金雨”吸引人们时,意大利威尼斯画派的代表人物提香直接用从天而降的一枚枚金币来表现。提香的这一表现方式
A.带有画家生活环境的烙印B.突出了文艺复兴的精神实质
C.附和了教会宣扬的道德观D.体现了神韵写意的绘画风格
2019-06-09更新 | 4588次组卷 | 64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第一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对于16世纪的宗教改革,有人曾这样比喻“教会原本是教徒与上帝的接线员,于是借助这个电信垄断地位大发横财。自此以后,人人自带直拨上帝的‘热线’了。”材料反映最主要的观点是
A.否定信仰上帝B.宣扬《圣经》至高无上
C.倡导废除教阶制度与宗教仪式D.挑战教会权威
2022-03-21更新 | 594次组卷 | 114卷引用:河南省南乐县第一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古希腊的四大“冠冕赛会”---奥林匹亚竞技赛会、皮提亚竞技赛会、尼米亚竞技赛会、科林斯地峡竞技赛会,不但是希腊人祭祀神灵的宗教仪式,更是希腊人自己的盛大节日,它体现了古希腊人对竞技对抗的热爱之情。据此可推知,古希腊的“冠冕赛会”
A.加剧了各城邦间的矛盾B.促进了人文精神的发展
C.推动了民主政治的形成D.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有学者指出,荷马以来的希腊文化到苏格拉底时发生了转向,即关注点由人的外在的感性对象转为内在性的灵魂。这一转向出现的背景是
A.城邦民主政治达至顶峰B.人的权威和尊严的确立
C.对人性本身研究的完成D.民众道德价值观的衰颓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