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 . 16世纪的思想家蒙田从教育要培养“完全的绅士”理念出发,强调要注重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完整的人”,即不仅体魄强健、知识渊博,而且具有良好的判断力和爱国、坚韧、勇敢、关心公益等优秀品质。蒙田的教育主张
A.体现了文艺复兴思想对人的认识B.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的高涨
C.反映了启蒙运动生而平等的理念D.摆脱了宗教观念的长期束缚
2020-07-08更新 | 10185次组卷 | 107卷引用:辽宁省朝阳育英高考补习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2 . 古希腊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讲述的是,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取火种而遭到主神宙斯严厉惩罚的故事,剧中借普罗米修斯之口说:“说句老实话,我憎恨所有的神。”该剧深受雅典人的喜爱。这反映出当时雅典人
A.宗教意识淡薄B.反对神灵崇拜
C.注重物质生活D.强调人的价值
2019-01-30更新 | 4856次组卷 | 136卷引用:辽宁省阜新市第二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3 . 高举着“人文主义”旗帜,有人说:“人是能够从心所欲地改造自己的。”有人说:“我创造了我自己。”还有人说:“我几乎愿意再年轻几岁,这是因为我相信在最近的将来一个黄金时代就要来临。”上述言论旨在表达
A.人开始从神灵和自然的控制下觉醒
B.把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
C.把人从专制和等级的藩篱中解放出来
D.依靠情感恢复人类本善的天性
2019-04-19更新 | 3456次组卷 | 46卷引用:辽宁省阜新市第二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对于16世纪的宗教改革,有人曾这样比喻“教会原本是教徒与上帝的接线员,于是借助这个电信垄断地位大发横财。自此以后,人人自带直拨上帝的‘热线’了。”材料反映最主要的观点是
A.否定信仰上帝B.宣扬《圣经》至高无上
C.倡导废除教阶制度与宗教仪式D.挑战教会权威
2022-03-21更新 | 594次组卷 | 114卷引用:辽宁省鞍山市海城市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文艺复兴的杰出代表但丁曾担任佛罗伦萨执政官,因为政治斗争被驱逐。当政者提出,如果但丁缴纳罚金并认罪,就可以回到佛罗伦萨。但丁拒绝了:“难道我在别处就不能享受日月星辰的光明么?难道我不在佛罗伦萨和人们面前屈身辱节,我便不能思索宝贵的真理吗?”材料反映出的时代趋势是
A.文艺复兴推动了意大利商业城市的兴起B.世俗王权在与教权的斗争中取得了优势
C.关注人的尊严、价值、个性和理性思考D.商品经济的发展降低了人口流动的阻力
2021-10-11更新 | 1040次组卷 | 16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第二中学2021届高三五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柏拉图认为,正义的城邦或理想国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第一,统治者应从有才能的人中挑选出来;第二,统治者阶层应过公社生活;第三,国王应是哲学家,或应该让哲学家做国王,因为只有哲学家才具备治理国家应有的知识。这一主张(  )
A.初显了理性主义的思想理念B.规划了近代民主政治的宏伟蓝图
C.否定了雅典的城邦民主政体D.促使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鼎盛时期
2021-03-16更新 | 741次组卷 | 3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七O中学2012-2022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雕塑家罗丹参观博物馆时,面对一些人物塑像,曾有感而发地说:“瞧!伏尔泰对面的卢梭,目光中含有无限精微的气息,那是18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罗丹所谓的“18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是指
A.批判宗教神学,提倡人性,主张三权分立
B.反对教会的封建束缚,主张“信仰得救”
C.批判君权神授,提出天赋人权,建立民主共和国
D.以理性思考社会,反对专制,提倡民主与法制
2021-10-20更新 | 638次组卷 | 56卷引用:辽宁省辽东南协作体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伏尔泰在其《风俗论》著作中第一次把整个中国文明史纳入世界文化史之中,从而打破了以欧洲史代替世界史的“欧洲中心主义”的史学观,认为“如果中国的历史纪年是真实的,基督教的纪年就是假的,梵蒂冈就是在骗人,欧洲的历史也就是一部谎言的历史”。这反映出(     
A.中国科技水平居于世界领先地位B.思想解放促使宗教改革兴起
C.世界各地文明开始会合交融D.中国文化传播影响欧洲社会发展
2020-10-01更新 | 1254次组卷 | 47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辽宁省实验中学东戴河分校2020-2021学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有学者研究指出,中世纪的城市是商业中心,是市民从事制造业或者做买卖的地方,所以市民就成了不同于领主、农民的第三类人。市民在从事新的经济活动方式的时候产生了新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念。由此可知
A.启蒙思想在欧洲逐渐流行开来B.市民摆脱了宗教观念的长期束缚
C.市民受到宗教改革理论的冲击D.新经济活动有利于人文主义产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566年8月,西班牙统治下的尼德兰一些城市发动起义,人们手持木棒、铁锤,冲进教堂寺院,把所谓圣像圣骨之类骗人的“圣物”全部捣毁,历史上称之为“破坏圣像运动”。该运动的发生根本上是因为
A.西班牙的殖民统治极为残暴B.天主教的神权统治令人反感
C.资本主义经济有了一定发展D.“海上马车夫”的优势动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