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5 道试题
1 . 16、17世纪,欧洲在向外扩张的同时,由于内部发生的一系列意义深远的变化,开始了社会转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种学说,如果想要引发革命,必须让其本身深入人心。想要实现这一点,很自然地,人们的社会地位、风俗习惯必然发生一定的变化。在某些特定的时代,普遍适用的法则,对于人们来说几乎没有办法理解。这是因为它们彼此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与之相反,在另外的一些时代里,某一法则只要稍微露面,很快就能得到人们的青睐。因此,法国革命最为惊世骇俗的地方在于,对于革命中所涌现出来的准则,法国人能够经易地接受,并且在国内民族众多的情况下达成高度的一致;而不是他们在革命过程中通过各种手段最新创造的不同思想。

——【法】托克维尔著,冯棠译《旧制度与大革命》

材料二   第十一条   联邦的主席职位属于普鲁士国王,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称。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的代表,以帝国的名义宣战与媾和,同外国缔结同盟及其他条约,委派并接受使节……

第十二条   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

第十七条   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

第十八条   皇帝委派官吏,命令他们宣誓效忠帝国,并在必要情况下,命令他们退职……

——《德意志帝国宪法》(1871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在法国革命中“很快得到人们青睐的法则”产生于哪一次思想解放运动;请列举这次运动中的两位政治思想家及其观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1871年时德国实行什么政治制度,并概括德国这一制度的特点。结合所学,写出资本主义制度在全球范围的确立有何影响。
2023-03-20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湖州市湖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宗教改革派)反抗由教会包办的信仰,回转头去,求之于《圣经》和良心……不承认罗马的教皇,反对教权的政府。

——摘编自高一涵(《欧洲政治思想史》

文艺复兴的影响侧重于知识分子,而宗教改革……享受到了“文艺复兴”所开拓出来的人文主义的影响……把欧洲人民的觉悟,提高了一步。

——摘编自陈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

材料二   他们在经济领域中的主要口号是自由放任……国家对自然经济力量的自由发挥作用不得干涉……在宗教方面,伏尔泰说,“如果在英国仅允许有一种宗教,政府很可能会变得专横……但是,当有大量的宗教时,大家都能幸福地生活、和睦相处。”在政治方面,卢梭在其主要政治著作《(社会契约论》(1762年)一书中说,所有公民在建立一个政府的过程中,把他们的个人意志熔合成一个共同意志,同意接受这共同意志的裁决作为最终的裁决……“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它(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受托人来说,不存在契约的问题,只有服从。”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宗教改革中人文主义的诉求,从人文主义传播的角度分析宗教改革与文艺复兴的关系。
(2)根据材料二,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新发展。
2023-01-08更新 | 408次组卷 | 4卷引用:第四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复习培优卷】-【大单元教学】高一历史同步备课系列(中外历史纲要下)
3 . 阅读材料
疾病是“文明”的伴生物,对人类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瘟疫一方面给雅典造成巨大的人员损失和混乱无序的社会秩序及信仰和道德的沦丧;另一方面则暴露出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错误的战略决策,造成雅典同盟的分崩离析、经济来源的切断和远征海军基地的丧失。雅典瘟疫全方位地影响着雅典历史的进程。这次瘟疫的发生直接导致了雅典民主政治的衰落,雅典流行的瘟疫对雅典帝国的垮台有影响,而战争本身也极大地削弱了希腊城邦的力量,使得进入公元前4世纪之后的希腊诸邦面对北方马其顿王国的入侵时,毫无还手之力,对其后东地中海地区的历史发展产生了不可小觑的影响。

——摘自刘榕榕《试析伯罗奔尼撒战争中的瘟疫问题》

材料二   这场瘟疫带来的巨大痛苦和恐惧,极大地冲击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使教会失去了精神上的权威,失去了人们的支持。许多人的信仰发生了动摇和变化,禁欲主义逐渐退出,人文主义逐渐兴起,人们把目光从对天国的期许中转向了对现世的关注。人类自觉地意识到自身生命的存在,探索人性结构中的理性与非理性,追求平等与自由权,张扬人文主义,提倡社会的主宰是人而不是神。一些具有推动意义的新思想得以酝酿和传播,促使中世纪向近现代社会发展。

——李荷《灾难中的转变:黑死病对欧洲文化的影响》

材料三   历史学家早就注意到,当致病性的微生物进化到一个活跃骚动的时期,会对人类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15世纪随哥伦布船队来到北美新大陆的各种传染病几乎杀死了90%以上的土著居民。……20世纪以来,人类历史上发生了多起全球流行的疾疫,有西班牙流感、亚洲流感、流行性脑炎和霍乱,以及埃博拉病毒等,这些疫情危害了千百万人的生命。疫病的无国界传染所呈现的全球化态势,促使世界各国的科学家携手合作寻求疾病的原因、制定应对与预防措施,共享研究成果。

——高晞《疫病的全球化与人类文明进步》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雅典国家最高权力的机构,并根据材料一概括雅典城邦衰落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分析黑死病对欧洲思想观念的影响,结合所学,简析新思想的“酝酿和传播”是如何为欧洲“向近现代社会发展”创造条件的。
(3)结合材料三指出全球化时代面临的挑战和人类的应对之策。
2023-03-04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铜鼓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从古希腊时期到近代社会,西欧处于不断地发展与变化之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西方文明的发展中,有一个光辉灿烂的古代,又有一个光芒四射的现代。他们把处在“光辉”和“光芒”中间的一段叫做“中”世纪。……新的欧洲文明因其带有显著的宗教特色而被称为基督教文明。……新宗教确定希腊语为宗教语言,吸收了希腊哲学某些流派的思想。

——改编自费尔南·布罗代尔《文明史纲》等

材料二   文艺复兴对于整个中世纪神权……的精神统治,都是一次强力反动。……一些先进的意大利人深刻地感悟到了人的伟大,并由对人的能力的充分肯定发展到对“个人的完美化”——即个人的充分发展的有意识的追求。……这种个人主义伦理观带来的最显著也最为深远的变化便是近代科学的勃兴。……文艺复兴时代理论家同时做起了实干家,思辨与实验、理论与实际开始结合,也正是这种结合后来敲开了科学革命的大门。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中世纪的时间阶段,并概括这一时期西欧的文化特征。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指出材料一里中世纪文化与“光辉”古代文化的关联。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写出两例在艺术领域“先进的意大利人”的代表,并分析文艺复兴对近代科学的促进作用。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绘画透视法发展小史绘画中的“透视法”,最基本的视觉效果是近大远小。(见图一)

图一:利用透视法画出的铁轨与车站

远古时期人们还没有掌握透视法,绘画以记录内容为主,景物无论大小远近,并排放置,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透视法在绘画中的运用完成了从无到萌发的转折。有的画作已能看出一定的透视效果。这符合古典时代崇尚真实”的思想与风气。欧几里得的《光学》和托勒密的研究,为绘画透视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在中古大部分时期,又几乎看不到透视法的运用了。画作主要服务于表现宗教故事或传达宗教信仰。可见,绘画艺术的发展不仅是技艺发展史,也是观念和社会存在的变化史。

1417世纪,在欧洲画坛上,透视法转入蓬勃发展时期。在前人光学研究成果和艺术家实践经验基础上,意大利的阿尔贝蒂把定点透视理论纳入“绘画三要素”。随后越来越多的画作追求呈现日常生活的真实感和自然感,融透视表现方法与人文主义精神为一体。(见图二)

图二:拉斐尔《雅典学院》

1819世纪,透视法仍然受到很多艺术家的尊崇,不断丰富和发展。随着19世纪摄影技术的发明和改进,通过绘画还原现实的任务逐渐让位于照相机。此后出现了一些体现新的追求和理念的绘画流派,开辟了绘画艺术的新天地。

(1)绘画透视法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四次转折,任选其中的两次,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其历史背景。
(2)通过《绘画透视法发展小史》一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概括出哪些写作“小史”的方法。
2023-01-07更新 | 1664次组卷 | 11卷引用:第四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总结提升】高一历史单元识记清单+综合演练(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6 . 在历史文明进程中,经过一系列社会变革,人类逐渐从神权、教权和封建特权的枷锁中解放出来,追求世俗享乐、心灵自由、民主权利成为西方人文精神的主流思潮。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文艺复兴对“人”进行广泛的论述,赞扬人性、人的卓越能力以及人在改造世界方面的作用。人的自我创造、人的自由意志等一系列强调以人为中心的思想也纷纷被提了出来。神的作用、神的权威隐退到了一个次要的位置。讴歌人的价值、尊严和力量成为这一时期的共同目标。

——摘编自王小侠《西方文化史论》

材料二   经过长期的经济政治发展和民族意识的熏陶,15世纪末制16世纪初,德意志民族主义思潮达到了历史上第一个高峰。此时发生的宗教改革是德意志人为民族利益反抗民族敌人的政治斗争。推翻罗马教廷统治,争取民族教会独立是它的主要内容。德意志民族同罗马教廷矛盾日益激化,是它爆发的主要原因。


材料三启蒙运动部分思想主张逻辑示意图

中世纪启蒙时代
国家权力起源君权神授社会契约论
主权归属主权在君
权力分配君主专制
人权学说等级特权天赋人权,自由平等

材料四   对法国来说,启蒙思想培育出整整一代革命家。在未来的革命中,人民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3整理家都是在启蒙思想影响下。同时,启蒙学说也通过各种途径,甚至民间说唱艺人的演唱,在人民群众中广泛传播开来,极大地启发了人们反封建意识,为未来革命做了舆论准备。

——摘编自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1)材料一体现了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是什么?说出文艺复兴的发源地,并说明发源于此地的最主要原因。列举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位代表人物及其作品。(至少一例)。
(2)依据材料二中的图文资料,回答德国宗教改革的原因有哪些?依据示意图,概括马丁·路德的宗教思想。
(3)结合所学,推断材料三中①②处应该分别填写什么?
(4)依据材料四概括指出欧洲启蒙运动的核心思想及其主要影响。
7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人文主义者处处提倡人性和人权,重新思考人和神的关系。他们认为人的情感和思想要摆脱神学的禁锢,尽可能走上一条自由发展之路。人文主义者指出天堂不在来世,而在现世。他们公开申明,追求个人的幸福和自由符合人性的要求。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

材料二   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因为人们将要害怕这个国王或议会制定暴虐的法律,并暴虐地执行这些法律。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和立法权合而为一,则将对公民的生命和自由施行专断的权力,因为法官就是立法者。如果司法权同行政权合而为一,法官便将握有压迫者的力量。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1)依据材料一概括人文主义者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简要分析文艺复兴运动在意大利兴起的原因。
(2)依据材料三指出孟德斯鸠的思想主张,并结合所学分析其意义。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战国时代最后一个儒家大师,三任稷下学宫的祭酒,是谓东方世界的精神领袖。荀子认为“人之性恶”,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化性而起伪”,即改变本性之恶,兴起人为之善。他对教育的作用作了极高的评价:“我欲贱而贵,愚而智,贫而富,可乎?曰:其唯学乎!……上为圣人,下为士君子,孰禁我哉!”。荀子的基本培养目标是“法后王而重礼法”的“雅儒”,最高目标是“大儒”。他们志安公,行安修,知通统类,是“既智且仁”的“王霸之佐”。其教育内容最重礼经,认为“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荀子认为教学过程有闻、‘见、知、行四阶段。“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

——摘编自《荀子》

材料二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年—公元前322年),柏拉图最优秀的弟子,雅典吕克昂学院的创始人,逍遥学派的代表人物。他在吕克昂学院流传下了47本著作,建立了人类历史上最广博、最统一的知识体系。他第一次告诉人们,智慧不需要神启,是可以凭借理性和逻辑来认识的。亚里士多德曾经担任马其顿王国亚历山大大帝少年时期的老师,他按照希腊文明的最高标准塑造着亚历山大。他让14岁的亚历山大喜爱上了希腊文学与荷马史诗,并对生物学、植物学、动物学等广阔的知识产生热情。更重要的还是政治思想,亚里士多德对亚历山大提出要求,“做亚洲人的主人,做希腊人的领袖”。这正是“希腊帝国”的精髓—内部是民主,外部是殖民;上面是公民,下面是奴隶。这种双重标准的希腊式帝国,是日后欧洲帝国的精神原型与政治模板。

——摘编自潘岳《战国与希腊:中西方文明根性之比较》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荀子和亚里士多德教育思想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亚里士多德教育思想兴起的背景。并分析荀子教育思想产生的影响。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内长期流行的一种观点认为,在当时雅典40多万人口中,只有(?)万人享有公民权,其中经常出席公民大会的人数只占公民总数的1/6左右,其余9/10的居民,包括奴隶、外邦人和占人口一半的妇女,都被剥夺了民主权利,该观点认为雅典民主仅仅是奴隶主阶级的少数人民主。

——程汉大《雅典宪政的特点及其局限性》


(1)根据材料一,概括“雅典民主仅仅是奴隶主阶级的少数人民主”这一观点的理由。

材料二   这些思想家在经济领域中的主要口号是国家对自然经济力量的自由发挥作用不得干涉……在宗教方面,伏尔泰说,“如果在英国仅允许有一种宗教,政府很可能会变得专横……但是,当有大量的宗教时,大家都能幸福地生活、和睦相处。”在政治方面,卢梭在其著作中说,“所有公民在建立一个政府的过程中,把他们的个人意志熔合成一个共同意志,同意接受这共同意志的裁决作为最终的裁决”……“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它(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据材料二概括启蒙思想家们的主张。并结合所学举例说明启蒙运动对欧美“民主进程”的深远影响。

材料三   (它)基本上是重申英国人“自古就有的权利”,比如议会必须定期召开,享有讨论国事和言论自由的权利,征税权属于议会,国民可以自由请愿等等。从表面上看,它似乎没有什么新意,但事实上,这却是政体制度上一次真正的革命。

——钱乘旦《在传统与变革之间》


(3)材料三中的“它”指的是哪部法律文件?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如何理解它“似乎没什么新意……却是政体制度上一次真正的革命?”

材料四   美国的创新在于:它建立了这样一个政府,它分权但不分裂,制衡却不抗衡……它有利于维护美国的独立、统一和经济发展。但是,土著居民印第安人和处在南方种植园奴隶制下的广大黑人不能享有这些基本人权,南北不同经济体制之间的矛盾并未解决。

杰克逊总统实行强迫印第安人西迁的政策,印第安人在迁徙中约减少了三分之一的人口。美国的大陆扩张是建立在印第安人的灾难上。

——杨生茂、陆镜生《美国史新编》


(4)依据材料四及所学,指出美国资产阶级民主和人权局限性的表现。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艺复兴好像是一个酣睡的人在慢慢苏醒;宗教改革进一步表现在“上帝”问题的一种突破;在经历了笛卡尔以来整个世纪的沉思后,西欧进入到了自觉运用理智的阶段。所以启蒙运动是文艺复兴以来思想运动不断深化、不断让理性脱离羁绊的渐进、积累的必然结果。

——陈乐民《欧洲文明的进程》

材料二   启蒙思想家宣扬自由、平等的同时,也撰写了关于人民主权的文章。启蒙思想对长久以来存在的社会、政治秩序观念构成了一系列挑战。欧洲和美洲的革命领导者都毫不迟疑地接受了启蒙思想,并将其作为自己理论依据和推翻旧的政治及社会结构的思想武器。

——(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要指出启蒙运动兴起的背景;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启蒙思想家的代表人物及其具体主张(任举两例即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启蒙运动对世界历史发展进程的影响。
2022-06-30更新 | 130次组卷 | 18卷引用:天津市武清区天和城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