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书·武帝纪》记载:“今诏书昭先帝圣绪,令二千石举孝廉,所以化元元,移风易俗也。不举孝,不奉诏,当以不敬论。不察廉,不胜任也,当免。”汉武帝又大力提倡儒学,把五经教育官方化,在中央设五经博士,为博士官置弟子五十人,复其身;地方上,各郡国都设立学官,教授儒学,宣扬忠孝之道。

——摘编自陈辉《秦汉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转变及其借鉴意义》


(1)根据材料一,归纳汉武帝宣扬忠孝观念的主要途径,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作用。

材料二   在西方学者看来,文艺复兴时存在着这样的价值取向:“富裕的商人和银行家从中世纪时代对灵魂全神贯注的得救,转向渴望用他们获取的金钱去谋取城市积极的生活和享受现世的快乐……因为在他们看来,接受生活的挑战比天国的许诺更激动人心。”阿尔伯蒂、马基雅维里等人文主义者,都相继从不同角度论证和阐述财富不仅仅能给人以生活的幸福,更重要的是确立社会的尊严地位。同时,人文主义者强调:人生的目的是现世的享受而不是死后的永生。

——摘编自梁民愫、吴佳娜等《近代西欧转型时期的人文主义价值观》


(2)根据材料二,概括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价值观的主要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人文主义价值观与同一时期西欧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材料三   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以后,面临着迫在眉睫的民族危亡,价值观念的变革呈现出一个高峰。知识精英看待“天人之辩”时,不再把“天”(自然)理解成超人的主宰(上帝、神),在他们面前的是一幅机械论的宇宙图式……梁启超说道:“若何而自勉为优者适者,以求免予劣败淘汰之数,此则纯在力之范围,于命丝毫无与者也。……故明夫天演之公理者,必不肯弃自力不用而惟命是从也。”

——摘编自高瑞泉《近代价值观变革与晚清知识分子》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甲午战后知识分子价值观变革的主要原因。
2 . 围绕研究的主题搜集历史

材料   是历史研究的基本流程之一。以下是某学者针对“西方的科学革命与启蒙运动”研究搜集的材料   

材料一:规则I寻求自然事物的原因,不得超出真实并足以解释其现象者……规则Ⅱ因此,对同类的自然效果,应尽可能归之于相同的原因。……规则IV在实验哲学中,由现象归纳得出的命题,在其他现象使这些命题更加精确或出现例外之前,都应被视为完全正确或基本正确的,而不管相反的假设.…

——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资料二:

我们所说的启蒙运动是历经数代而逐渐形成的,起初是一种个人思想,到了18世纪40年代晚期才成为一场自觉的运动……启蒙思想家之间时常会就各种问题的答案发生分歧。但是,他们的团结使其很清楚,谁是他们共同的敌人——这就是现状以及支持现状的各种力量,尤其是基督教和教会,同样,他们也都知道他们共同面临着哪些疑问和问题。这些启蒙思想家拥有共同的理念和目标,……启蒙思想家们坚信,为了在尘世谋求更好的生活,人类必须掌提自己的命运,必须尽一切可能扩大这种掌控。正是基于这种共识,他们才固结在了一起。

——莱斯特·克罗克《启蒙时代》

资料三:视觉资料



     《空气泵实验》

史家解读:没有哪幅作品比英国艺术家约瑟夫·赖特所创作的《空气泵实验》更好地展现启蒙运动了。面画正中是一场实验;实验显然做成功了,因为在那个抽空了空气的密闭玻璃杯中,小鸟已奄奄一息。漆黑笼罩的环境中,实验设备发出的光照亮了每一个人,给每一个人以精神。

——据丹尼斯·舍曼A·汤姆·格伦费尔德等著《世界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二,哪一资料是研究相关问题的第一手资料,哪一资料是第二手资料,为什么?
(2)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7世纪的科学研究方法出现了怎样的“革命”?这场科学革命对启蒙运动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根据材料二,概括启蒙运动的发展历程所呈现出的突出特点,并分析启蒙思想家能够“团结在一起”的原因。
(4)根据材料三,分析说明《空气泵试验》是如何“更好展现启蒙运动”的?资料一、二、三体现了“科学革命和启蒙时代”怎样的基本特征?
2019-06-05更新 | 221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新华中学2019届高三模拟史试题
3 . 在人类文明进程中,思想文化不断发展演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代世界的三个相隔很远的地区,在大约同一时候都开展着高度的哲学活动。当希腊人正在探讨物质世界的性质、印度思想家正在思考灵魂和神的关系时,中国的圣人正试图去发现人类社会和贤明政治的根本原则。  

——伯恩斯《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这种氛围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十八世纪占支配地位的观念:科学方法是研究社会活动和自然现象的唯一可行的方法。由于具有自然属性的世界正在被人认识,因此启蒙思想家认为具有社会属性的世界很快也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这已成为一种共识。  

——[美]罗伯特·E·勒纳《西方文明史》


材料三  中国近代人文思想是在西方现代文化传入的基础上,经过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碰撞与互动……作用下产生的。但这种人文思想更多地反映了中国新生资产阶级力图改造社会的良好愿望。……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在对中西文化矛盾冲突的比较鉴别中、逐渐发展出具有西方文化特色的人文思想。  

——文池《思想的灵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希腊人“探讨物质世界的性质”时的精神核心。孔子提出了哪些“人类社会和贤明政治的根本原则”?希腊和中国的哲学活动有何相通的地方?
(2)据材料二,分析启蒙运动的起因。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时期“理性”思想的变化。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国近代人文思想形成的历史条件和特点。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思想文化的传承与融合是人类社会不断前行的航标和精神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还是一个年轻人时,苏格拉底……从自然科学和宇宙哲学转向伦理学和逻辑学。……正如3个世纪后西塞罗所宣称的,苏格拉底“把哲学从天上召唤下来,植入城市和人们的家里,迫使哲学思考人生与道德,善与恶

——塔纳新《西方思想史》

(1)依据材料一,归纳苏格拉底对哲学所做的贡献。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材料二文艺复兴的影响侧重于知识分子,而宗教改革……享受到了“文艺复兴”所开拓出来的人文主义的影响……把欧洲人民的觉悟,提高了一步。

——陈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

(宗教改革派)反抗由教会包办的信仰,回转头去,求之于《圣经》和良心……不承认罗马的教王,反对教权的政府

———高一涵《欧洲政治思想史》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宗教改革中人文主义的诉求,并从人文主义传播的角度,分析宗教改革与文艺复兴的关系。

材料三他们(指启蒙思想家)发展起一系列革命的原则,打算通过这些原则实现大规模的社会改革。其中特别使我们感兴趣的是他们在经济、宗教和政治三个领域中提出的一些具体建议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3)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简述启蒙思想家在政治领域提出建议的核心内容,所学知识,简述启蒙思想家在三个领域中的建议引起了哪些社会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特征。

2018-04-21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武清区杨村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形成性检测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欧洲进入近代史期起,脚步非常清楚地、一个世纪一个世纪地向前发展:15、16世纪是“序幕”;17世纪进入到精神的深处同神学反复“较量”;18世纪最为关键……为19世纪资本主义社会的“全盛期”准备了物质的和精神的条件。这是一个合乎自然规律的过程。……这个过程没有局限在欧洲,它影响着、牵动着全世界前进的步伐。
——《欧洲文明扩张史》序
材料二 “孔学则严等差,贵秩序,而措而施之者,归结于君权。……于帝王驭民,最为合适,故霸者窃取而利用之以宰制天下”“儒教之最缺点者,在专为君说法,而不为民说法”。
——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儒学统一时代》(1902年)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18世纪为19世纪准备的“物质”“精神”条件分别是什么?分别对世界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依据材料二,归纳梁启超的观点,请结合古代中国儒家思想内容来论证其观点。
2016-03-18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天津静海县一中高二下开学考试历史卷
6 . 对比研究是史学研究的重要方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春秋战国时期……,西周制度发展程度过低,无法更多的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需求。他们力求改变现状,……呼唤建立新的社会,从而推动了百家争鸣的产生与发展。

——据李静、萧红恩《百家争鸣与文艺复兴的历史比较》

材料二:文艺复兴主要是一场文化运动,……最早出现在14世纪的意大利,随后遍及欧洲大地,成为14世纪摧毁中世纪旧结构的“灾难”。……她将欧洲从中世纪引向了近代社会。

——丹尼斯·谢尔曼、乔伊新·索尔兹伯里《全球视野下的西方文明史》


(1)据材料一、二,指出百家争鸣和文艺复兴运动承担的相同历史使命。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文艺复兴在把“欧洲从中世纪引向……近代社会”的过程中所作出的历史贡献。

材料三:故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缘夫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之以群工。夫治天下犹曳(,拖拉)大木然……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臣之与君,名异而实同耶。

——摘自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四:黄氏之说,根本上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却将儒家政治、社会观推演为一更具民本精神之制度化蓝图……若以为其所论仍与“现代”不侔(móu,相当)而定其为无新见,则失于以“现代”事物为绝对尺度。

——赵轶峰《十七世纪中国政治、社会思想诉求的维度》

材料五: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政体,其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互相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

——孟德斯鸠《罗马盛衰的原因》


(2)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概括说明黄宗羲的思想中哪些“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哪些又体现了“新见”。
(3)据材料四、五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同时期的中外思想家提出的革新社会的方案有何本质不同。分析两者出现差异的经济根源。
2023-01-08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五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7 . 历史叙述是认识历史的重要途径,历史叙述与其所处特定历史环境密切相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研究世界历史的书籍信息

成书时间地区作者书籍主要历史叙述
16世纪初威尼斯A.萨贝利科《恩奈阿德》把世界历史描述为一个世俗、以人为本的世界
18世纪法国伏尔泰《论各民族的风格与精神》把欧、亚、非、美几大洲的国家和民族都写入历史
鸦片战争后清朝林则徐魏源《四洲志》
《海国图志》
介绍了世界五大洲地区的历史地理情况
19世纪晚期德国冯·兰克《世界史》以拉丁、日耳曼民族为主题

——摘选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请高度概括以上历史叙述共同的历史背景,并分别指出以上历史叙述与所处特定历史环境的关系。
2021-12-13更新 | 230次组卷 | 3卷引用:天津市南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霍布斯·鲍姆认为,“现代民族主义起源于18世纪末的欧洲,是一个以法国大革命为契机的近代现象。”在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期,民族主义和民主主义结合起来,在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下,通过反对封建专制主义,争取公民自由和民主权利,开始构建服务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近代民族国家。这一阶段民族主义思潮的核心思想就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求实现民族自决,建立自己独立的民族国家。

——罗富明《中国近代国家建构思想与西方民族主义》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欧洲近代民族主义兴起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材料二   目睹西方列强在中国大肆倾销商品,攫取巨颏利润,近代有识之士产生利权意识,主张挽回利权,商战成为中国人经济民族主义思想之最响亮的口号。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加紧向中国大肆榆出资本,划分势力范围,掠夺中国路权、矿权。与之相应,他们所倡导的“收回利权”的主要方式也逐步向对外交涉,收回路权、矿权转变,将主权与利权同时并捉而将主权置诸重要地位。他们曾经寄希望于满清政府之自强御侮,然而清政府腐败无能,一次又一次地出卖国家利权,不能不令人大失所望。最后,他们总算从西方民主主义思想中找到了民权思想,并将实现民权视作维护国权所必不可少的前提,对收回利权运动的发展与流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袁为鹏《从利权观念的变迁看晚清经济民族主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经济民族主义的发展趋势,并分析其积极影响。

材料三   18世纪中叶,外患对日本构成了严重威胁。据统计,自1764年至1854年,外患达52次之多。……日本“一君万民”的国体同“尚武”的日本民族性格的结合,以及同此前具有扩张性的日本民族主义的结合,构成了日本对外侵略扩张的必要条件。

——《日本走向极端民族主义的三个阶段》冯玮


(3)阅读材料三,概括日本民族主义的形成原因。结合所学知识,请你指出20世纪二三十年代日本极端民族主义思想的盛行还有哪些因素?
2020-12-27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中国儒学发展史上,孟子(战国时期思想自由风气的杰出代表)是继孔子之后先秦儒家的重要代表,被尊称为仅次子孔子的“亚圣”。晋朝以孔孟并举,到唐代韩愈则大倡道统说,认为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一脉相承的道统,由孔子直接传给孟子。宋儒用《孟子》配《论语》,更把孔孟这一说法固定下来。

——《中国儒学发展史》

材料二   当物质活动作为基础性的东西决定精神与制度发展的同时,后者也通过影响物质活动的目的性和倾向性来制约物质活动,使物质生产方式服从精神(或文化观念)的引导。

——《西方文明:精神与制度的变迁》

材料三   文明之所以进,其原因不一端,而思想自由,其总因也。……呜呼,居今日诸学日新、思潮横溢之时代,而犹以保教为尊孔子,斯亦不可以已乎!

——梁启超:《保教非所以尊孔论》(1902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孟子的主要思想主张;战国的“思想自由”风气在秦、汉时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请概括材料二的主要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选取14—18世纪欧洲的一例论证材料二的观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梁启超所说的“今日诸学日新、思潮横溢”有何具体表现?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战国时期,欧洲十四、十五世纪,梁启超所处的时代有什么相似的时代特征。
2021-05-07更新 | 139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河西区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社会契约思想是经历了中世纪漫长的反专制、反宗教愚昧,提倡人性、争取个性解放的文艺复兴运动和追求信仰自由的宗教改革运动,以及反封建专制、要求建立政治自由的启蒙运动的浪潮中逐渐催生、渐次发展起来的。……从此,对人类智慧的信仰代替了对上帝的信仰,公民的概念取代了臣民的概念,自由契约观念取代了人身依附观念。这些观念重新肯定了人的价值和尊严,其实质是对人本身的关注,人的生命、安全、财富、自由与平等。

——杨国栋《社会契约理论的历史回溯、思想评价及宪政意蕴》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社会契约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价值。

材料二   社会契约绝不是要消除自然的平等状态,相反,它是用道德和法律上的平等代替了自然状态所加之于人类身体上的不平等;这样,不管人类在力量与智力上是如何的不平等,人类也可以凭借契约和权利来实现平等的状态。

——卢梭《社会契约论》


(2)据材料二,指出社会契约论的核心思想。

材料三   在社会契约论看来,国家只不过是一种政府与人民之间的契约,契约确立了作为统治者的政府和被统治者的人民的权利与义务关系。这种契约的成文形式就是宪法。……现代宪法的一个核心特征就是同时强调对政府权力的限制。现代宪法对个人权利的保障体现了社会契约论的精神,从某种意义上说,宪法实际上是政府与人民之间订立的一项契约。因为一个合法的政治社会应基于人民的同意,这种同意应在人们为建立政府而达成的社会契约中反映出来。

——蒋永甫《现代国家构建:社会契约的维度》


(3)据材料三,指出社会契约精神在现代国家建构中是如何体现的?综上,谈谈契约精神和社会进步的关系。
2020-09-22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红桥区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