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苏格拉底主张,凡是为一个人的理智宣判为错误的东西就不应该去想,不应该去做,哪怕受到当权者或任何法庭的强迫,也要不惜任何代价予以抵制,“未受考察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苏格拉底的这一主张
A.使人开始从原始宗教和自然的控制下觉醒
B.表明了人的理智本性和道德本性的同一性
C.强调了尊崇理性和追求思想自由的重要性
D.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明了启蒙的真谛
2 . 光在建筑中处处表现着它的灵性,其在建筑中的功能不仅仅迎合生物学的原理,同时也满足了人们心理上的需求。一座建筑如其它生灵一样存在于自然之中时,当它遇到了光线,有了光影的陪伴,便有了灵魂。下列各项中能够反映这一特性的是
①古代黄河流域朝廷面向正南的设计   ②万神殿大厅屋顶正中大圆孔的设计
③圣母玛利亚大教堂圆形窗户的设计   ④皖南古村落民居入口处天井的设计
A.①③B.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2021-05-05更新 | 942次组卷 | 9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选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伏尔泰曾说:“牛顿的圆规衡量整个宇宙,揭开了巨大的帷幕,显示出世界的真面目。”他认为像牛顿这样“十个世纪以来的杰出的人,才真正是伟大人物……他认识宇宙而不是歪曲宇宙。’’这反映了伏尔泰
A.崇尚理性的时代精神B.意在批判神学蒙昧主义
C.强调科学的重要价值D.具有非常高的科学素养
4 . 下图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画家列奥纳多·达·芬奇创作的油画,该画作塑造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一位城市有产阶级的妇女形象,有评论认为该幅作品“将人的精神升华为一种可视的形象,她的眼睛、额头、嘴、绝无仅有的手,都是生动具体的,而不是简单概念的翻制……”,这可以说明画家
A.充满科学探究精神B.具有浪漫主义情怀
C.注重理性主义运用D.具有人文主义思想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伴随着自然科学的突破性进展,思想家们转而从具体的经验和个别的事实入手,用分析的方法,重构人类的知识图景。理性不再是上帝的赐予,而是植根于人自身的一种禀赋和能力,人类不必依靠上帝的指引,完全通过自己的理性,就可以认识和把握这个世界,进而改变世界,建立新的世界秩序。

——摘编自[英]约翰·罗伯逊《世界史》

材料二   第8条   所有法国人都享有民事权利。

第488条   满二十一岁为成年,到达此年龄后,除结婚章规定的例外外,有能力为一切民事生活上的行为。

第537条   除法律规定的限制外,私人得自由处分属于其所有的财产,不属于私人所有的财产,依关于该财产的特别规定与方式处分并管理之。

第1134条   依法成立的契约,在缔结契约的当事人间有相当于法律的效力。前项契约,仅得依当事人相互的同意或法律规定的原因取消之。前项契约应善意履行之。

——摘自《拿破仑法典》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这场“重构人类的知识图景”运动的思想武器和批判矛头。写出影响这一运动产生的物理学领域的突破性进展。
(2)《拿破仑法典》是人类法制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根据材料二,概括该法典所体现的基本原则。结合所学,从资产阶级革命的角度分析法典颁布的重要意义。
2021-04-23更新 | 14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2021届高三4月选考科目质量评估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有学者认为某位启蒙思想家的政治思想有四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对当前时代的批判;第二阶段,对历史哲学的反思:第三阶段,对社会集体的基本原则的一个界定;第四阶段,对理性局限的揭示。结合所学,这位思想家
①不反对财产上的不平等   ②是自然神论的推崇者
③认为人类天性本善   ④被称为人民主权的捍卫者
A.①②③B.②④C.③④D.②③④
2021-04-22更新 | 246次组卷 | 5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2021届高三4月选考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7 . 有学者认为:“米开朗其罗是一个善于用人体来表达思想的艺术……人在他的作品里占据着压倒一切的统治地位。”下列选项中,能为上述观点提供佐证的是
①壁画《创世纪》创作了一系列理想中的英雄
②雕像《哀悼基督》展现了圣母的怜子之情
③圣母玛利亚大教堂圆顶彰显了人的勤勉与力量
④圣彼得大教堂广场寓意拥抱世界各地的朝圣者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1-04-22更新 | 16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十校2021届高三4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8 . 西方思想家对理性有不同的认识。有人认为:凡是为一个人的理智宣判为错误的东西就不应该去想,不应该去做;也有人认为:把理性视为人类行为和真理的向导是不可靠的。这些人是
A.薄伽丘和伏尔泰B.康德和卢梭
C.苏格拉底和康德D.苏格拉底和卢梭
2021-04-22更新 | 166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暨阳联谊校2021届高三4月联考历史试题(选考)
9 . 14世纪,一位学者说:“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居住在永恒之中,或者把天国抱在怀抱里。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于我来说就够了。这正是我所祈求的一切,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该学者
A.首次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B.试图把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
C.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了自我D.将文艺复兴运动推向了高雅和精致
2021-04-16更新 | 297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衢丽湖三地市2021届高三4月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0 . 关于古代西方的一句名言,有人认为它的社会政治含义是“以个人作为判断价值标准,这样才能得出政治和法律上的人人平等的结论。”也有人从哲学角度批判它“导致了认识的主观和相对。”这句名言是
A.“人是万物的尺度”B.“奴隶是人,他们的天性和其他人相同”
C.“认识你自己”D.“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
2021-04-16更新 | 13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市2021届高三4月选考科目教学测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