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 道试题
1 . 新教主张“将圣经翻译成各地的语言,可以用多种语言来解释教义”、“人可以凭借信仰与神沟通,不必通过教会与神职人员,教会只是教徒的团体,神职人员只是承担教会工作的教徒。”其实,这是对神职人员道德腐化的一种尖锐回应。这一“回应”
A.打破对罗马教会的迷信B.弱化民众对上帝的信仰
C.开始关注人生活的世界D.动摇封建专制理论基础
2021-06-01更新 | 782次组卷 | 10卷引用:二轮拔高卷01-【赢在高考·黄金20卷】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模拟卷(江苏专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1524年,马丁·路德在《为基督教学校致德国市长和市政官员书》中提出如下建议:
1学校应该建立在每一个地区,为了基督教教义,男孩和女孩必须接受教育,以便成为尽责的市民
2男教师和女教师必须选择尊敬上帝和国家,以便自己完全合格
3课程设置应该多种多样,如语言、历史、音乐、数学,再加上诗歌而非经院哲学
A.宣传因信称义提升市民素养B.鼓吹理性主义打击封建教会
C.倡导教育改革助推思想解放D.丰富教育内容提倡男女平等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文艺复兴时期的学者,有人直言不讳自己是自由思想家,但死亡迫临时会与教会和解;大多数学者虽痛感教皇的罪恶,但还是乐于接受教皇的聘用。这些现象说明
A.文艺复兴的发展依赖神权庇佑B.人文主义思想体系尚未成熟
C.文艺复兴时学者缺乏虔诚信仰D.当时知识分子尚未真正觉醒
2021-05-14更新 | 812次组卷 | 19卷引用:二轮拔高卷06-【赢在高考·黄金20卷】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模拟卷(江苏专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文艺复兴期间,教皇们不仅雇佣人文主义者进行艺术创作,还借助人文主义者们的才能对教会进行统治,甚至有诸多教皇是由人文才能而登上权力崩峰的。教皇庇护二世甚至被称为“人文主义教皇”。这说明
A.教会积极支持人文艺术创作B.文艺复兴创新神圣主义
C.教权与人文思想的相互融合D.人文主义思想影响深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荷马史诗》中的《奥德赛》叙述了特洛伊战争后,奥德修斯在海上漂流十年,到处遭难。但他不畏困难,追求自由,追求自我实现,最后在神的怜悯下返回家乡。这表明作者
A.具有人文主义思想B.否定神的意志和权威
C.冲破人神关系束缚D.肯定“人是万物的尺度”
2021-03-28更新 | 269次组卷 | 5卷引用:一轮巩固卷10-【赢在高考·黄金20卷】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模拟卷(江苏专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7~18世纪的欧陆各国思想界迫切需要摆脱作为迷信的宗教信仰的束缚,回归理性。而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华文化,则以其“实践理性”精神为欧洲社会正在进行的政治和社会改革,提供了极为有力的思想武器。由此可知
A.宗教改革传播人文主义引发理性时代到来
B.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对后世产生影响
C.反对宗教神学成为中西思想界的共同诉求
D.启蒙运动从东方儒家文化中汲取精神养分
7 . 福斯塔夫是16世纪末莎士比亚戏剧《亨利四世》中的一位破落骑士,他连接着社会的上层和下层,体现了广阔的社会背景。其人生信条是“为自己活着不是大逆不道”,因此长期被扣上“道德败坏者”的帽子,这样一个形象却受到当时读者的喜欢。这一现象反映了
A.文艺复兴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B.宗教改革在英国的顺利推广
C.基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思想变革D.文学形象受到启蒙运动影响
2021-03-02更新 | 212次组卷 | 5卷引用:【赢在高考·黄金20卷】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模拟卷(江苏专用)-一轮巩固卷2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人文主义者反对基督教的唯灵主义理想和揭露神职人员的虚伪丑行,但是他们却并不想触动罗马天主教会一统天下的政治格局,更不敢得罪有权势的教皇和红衣主教们。”这里的人文主义者
A.提倡因信称义,倡导王权至上B.反对禁欲苦行,提倡宗教自由
C.汲取传统养分,彰显人性价值D.抨击君主专制,追求民主政治
9 . 14世纪后期,佛罗伦萨共和国的执政官萨卢塔蒂提倡,人应有亲情和家庭责任,要爱护自己的家庭、孩子、亲戚和朋友,同时也要热爱祖国,关心城市和社会。这一主张
A.摆脱了宗教观念的长期束缚B.体现了现世主义和积极人生
C.传播了自由平等的启蒙思想D.冲击了封建王权的专制统治
2021-02-25更新 | 203次组卷 | 3卷引用:一轮巩固卷8-【赢在高考·黄金20卷】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模拟卷(江苏专用)
10 . 有学者认为,伏尔泰将中国看作贤者治国的成功典范,孟德斯鸠则视中国为封建专制主义盘踞的腐朽国度。尽管具体内容有异,二人研究中国的目的则殊途同归。在该学者看来,伏尔泰与孟德斯鸠
A.精神内核有所差别B.均在向中国宣传启蒙思想
C.政治主张没有差异D.都在为启蒙思想寻找论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