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1 道试题

1 . 马丁·路德将《圣经》翻译成了德语,并尽可能采用下层民众能够识读的语言进行翻译;同时期的加尔文号召加尔文教教徒在宗教仪式上采用本国语言进行祷告。他们的做法都(     

A.推动基督教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B.有利于民族主义的觉醒
C.有力地冲击了西欧封建王权统治D.动摇了民众的宗教信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17-18世纪的英文、法文、德文中,都有关于“启蒙”“光明”“黑暗的中世纪”“用光明驱散漫长的黑夜”宗教就是“愚民堡垒”“反对权威”“反对专制君主”“民主”“平等”等说法与理念这表明(     
A.启蒙思想深入人心B.革命主张获得认同
C.人文主义得到发展D.人们诉求趋向统一
2022-07-23更新 | 351次组卷 | 6卷引用:专题05世界近代史部分(配套练习)-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之【常考历史概念】讲解课件与配套练习(通用版)
3 . 下图画面中的人物是英国启蒙思想家洛克(1632-1704年)。从图中可以得出的信息是(     
A.咖啡馆成为重要的政治机构B.文化普及促进印刷书的诞生
C.全民学习已经成为社会共识D.新思想有较畅通的传播渠道
2022-12-05更新 | 234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08图画史料类选择题-高考历史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秋时期,晏婴说:“君令臣共,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夫和妻柔,姑慈妇听,礼也”。孔子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认为周礼能“辨君臣上下长幼之位”、“别男女父子兄弟之亲”;孔子首次提出“性相近,习相远”的命题。在他看来,人在其本性上原本相差无几,只是由于后天习俗的不同导致彼此道德品质的差别。因此,孔子认为,要想达到“仁者”的理想境界,关键在于个体的内心自觉,“我欲仁,斯仁矣”。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更侧重于要求社会关系双方对已克制权利的索取、对人克尽义务的相互性。《中庸》认为“诚”是“天之道”,人必须“以诚载道”方能与其他人和谐相处,并认为“民无信不立”,必须“言而有信”、“敬事而信”方能立足社会。

——摘编自周庆玲《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思考》

材料二   西方文明发源于古希腊,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让西方文明充溢着追求自由、敢于冒险的海洋精神。因而,西方文化从源头上就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封建保守思想存在根本的差别。西方人更加向往独立与自由。他们认为世界万物一切价值虽不必然为人所创造,但都是人所经验可及的,个人具有最高价值,社会只是达到个人目的的手段;每个人都具有平等的权利,个人利益高于一切。西方人还倡导通过个人奋斗和竞争实现个人价值,强调自主、自立、自我奋斗。“人是生而自由的”,“确信和崇尚人类合乎逻辑地推理能力和在此基础上分析、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主张“知识就是力量”,宣扬“科学万能”等。

——摘编自孙兰英陈嘉楠《浅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中西方传统价值观的发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先秦时期先哲提出的有关社会价值观方面的主张,并分析这些主张的意义。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古代中国相比,近代西方社会价值观的特点,并简析其成因。
2022-11-30更新 | 127次组卷 | 3卷引用:第14练文明差异交流借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热点专练
5 . 毕达哥拉斯和亚里士多德均将美等同为和谐,而和谐的内部结构即为对称、均衡和秩序。16世纪中期、意大利的造园活动兴盛,而园林作为建筑构图的延续,其布局自然而然地被几何等数学关系所影响,体现出构图的明确、比例的协调和形式的匀称。这体现出(     
A.近代自然科学的勃兴B.资本主义政治经济的迅猛发展
C.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播D.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广泛影响
2022-11-30更新 | 416次组卷 | 4卷引用:专题04反映体现类选择题-高考历史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
6 . 下图名为《我认为金钱重于思想》,创作于1780年左右。画面中的“绅士”手持天平,天平的一端秤盘中放置着一桶钱币,另一端高高翘起的秤盘中则是卢梭的《爱弥儿》等书卷。这反映了当时法国(     
A.民众不认可政治变革B.知识界反思人文主义
C.商人们抵制理性精神D.新思潮引发争鸣冲突
2022-11-10更新 | 326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08图画史料类选择题-高考历史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
7 . 有学者在谈到欧洲启蒙运动时说:“知识就意味着解放,而显然哲学家因从‘认识你自己’的自我反省中获得了更多的理性,于是他们的角色就是‘统治者’,统治者的使命就是不断地教化‘大众’,大众的义务就是倾听、服从哲学家们的训导。”据此推知,该学者意在说明当时(     
A.启蒙运动与各国的政治变革相促进B.知识精英掌握了启蒙运动的主导权
C.对理性主义过度追求致使思想禁锢D.启蒙运动的理性主义排斥宗教信仰
8 . 在孟德斯鸠的政治经济学论述中,商业精神与征服精神是一组核心概念。他认为,“征服精神”是对人性的放纵,而“商业精神”则伴之以简朴、节约、节制、勤劳、聪慧、安定、秩序和守法。商业精神使一切成为可计算的对象,商业还是一种限制政治权力的有效手段。孟德斯鸠意在强调(     
A.政府应实行重商主义政策B.商业精神与理性主义密切相关
C.理性和自由平等共生共存D.以商业精神制约社会公共权力
2022-09-14更新 | 422次组卷 | 3卷引用:第18讲近代西方文明的兴起(14-18世纪)之从文艺复兴到科学理性和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练)-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世纪的法国,人的学说跃居历史的舞台,成为启蒙思想家反对封建专制和等级制度的思想武器。人是一切理论的根本和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人类的理性是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动力。他们主张以理姓作为审判台,克服人类的一切“迷误”,找到改造社会的方案。他们提出“天赋人权”“人道”“正义”“自由"“平等”“博爱"等口号,以之启发人们的头脑。同封建专制主义和宗教蒙昧主义决战。与宗教神学世界观相对立。“人”的学说对于反对封建专制和宗教对人的精神束缚具有进步意义。

材料二   法国启蒙思想对新文化运动的重大影响在于以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高一涵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就借助卢梭等人的自然人性论、社会契约理论确立了“立人”,实现“人根本上解放”为目的的启蒙思想。受卢梭学说的影响,新文化运动领导人把人看作是一切思考的出发点和价值核心,包括国家在他们的眼中也不能凌驾于人之上,更不可以借国家之名剥夺个人权利,国家是因为保障个人的自由和权利而获得合法性。可见,新文化运动领导人借助人民主权理论确立了一种国家和个人的新型关系原则。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胡燕《法国启蒙思想与新文化运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法国启蒙思想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法国启蒙思想对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2022-09-08更新 | 195次组卷 | 6卷引用:第18讲近代西方文明的兴起(14-18世纪)之从文艺复兴到科学理性和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练)-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
10 .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出现了一种新的建筑类型——公共广场。如著名的威尼斯广场(如图),不仅有造型丰富的建筑群,且有碧海蓝天的自然环境,平日市民在此放松心情,节日在此兴办庆典,被誉为“欧洲最漂亮的客厅”。据此可知,当时公共广场的出现(     

A.改变了宗教建筑主导地位B.丰富了人文主义精神内涵
C.照搬了古代希腊建筑理念D.标志着近代建筑开始兴起
2022-09-08更新 | 324次组卷 | 6卷引用:第18讲近代西方文明的兴起(14-18世纪)之从文艺复兴到科学理性和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练)-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