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1 道试题
1 . 意大利是欧洲文明古国,其发展的轨迹值得深思。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果说艺术家地位的变化永久地镌刻在自布鲁内列斯奇以来的建筑之上的话,那么,艺术家自身的魅力则完整地体现于文艺复兴盛期以达·芬奇,米开朗琪罗以及拉斐尔三杰为代表的伟大艺术家之中。……直到20世纪上半叶,无论是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印象主义,还是形形色色的现代流派乃至整个西方艺术,人们都能看出文艺复兴观念的内核或基因在不同历史时期与艺术环境下新的印记与特征。

——摘编自戚灵岭《复兴与超越——论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的进程》


(1)结合所学,简述“文艺复兴观念”的内核。以米开朗琪罗的壁画《创世纪》为例,说明其如何体现这一内核?

材料二   1951—1962年,国家工业化以意大利历史任何一个阶段均无法与之比拟的速度发展,其增长率名列欧洲前列。到1962年,意大利人均生产增长率为5.6%,仅低于德国,超过任何西欧国家,被誉为经济“发展的奇迹”。巨大的美援与政治、心理因素为经济恢复做出了贡献。

——摘编自瓦莱里奥·卡斯特罗诺沃《意大利经济史:从统一到今天》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意大利创造经济“发展的奇迹”的因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下面是某班学生在整理过去的错题中的一道。题干,组合选项,正确答案分别如下:



根据选项判断该题比较的应该是:
A.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
B.宋明理学和文艺复兴
C.董仲舒新儒学和启蒙运动
D.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3 . 【加试题】文艺复兴对人类文明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曾引发了学术界进行比较研究的热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关于文艺复兴的比较研究,学术界存在以下两种观点:有人认为宗教改革是文艺复兴的继续,是人文主义思想在宗教领域的运用与发展,是人文主义的平民化。它从教会内部破除了封建的旧观念,进一步宣扬了以人为主体的思想。有人认为新文化运动是“中国的文艺复兴”,瓦解了旧思想和旧价值观,促进了个人解放,重估民族遗产以及创造了一种新文化。

——据《欧洲文艺复兴史(宗教卷)》《中国近代社会思潮》等整理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图中建筑物的名称及其作者,并简述作者的设计理念。
(2)对于文艺复兴的比较研究,您更倾向于哪一种观点?请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谈谈自己的认识。(只列观点,不加以阐述不得分)
2018-11-05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区级联考】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19届高三选考模拟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启蒙运动时期,自然科学的鼓舞使得哲学家们试图将科学的方法推广到人类知识的一切领域,他们相信无论自然、社会还是个人都服从于统一的因果律。对这种看法提出质疑的学者有
A.莎士比亚B.伏尔泰
C.孟德斯鸠D.卢梭
5 . 某学者认为:他们摆脱了对上帝的恐惧,但是仍然对神表现出尊敬的态度。他们嘲笑六天创造世界的观念,但是仍然相信宇宙是上帝按照理性计划设计的完美结合的机器,是人类永久居住的场所。“他们”的代表是
A.彼特拉克
B.马丁·路德
C.卢梭
D.达尔文
2018-10-19更新 | 166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杭州十八中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三历史周末自测卷八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有学者认为,如果文艺复兴止于薄伽丘,文艺复兴也将在纵欲主义中夭亡……莎士比亚作为接力赛的最后一棒,他跑到了文艺复兴预期的终点。这一观点反映了
A.薄伽丘与莎士比亚的思想完全不同
B.薄伽丘讴歌了人性,但囿于人的本能
C.莎士比亚标志文艺复兴的结束
D.莎士比亚使理性主义得到深刻圆满的体现
7 . 下图为米开朗基罗的壁画作品,此画描绘了大洪水的场面。画家着意于一个与人们的现实易于联系的主题思想,即自然灾难中的人际互助关系,而不是渲染洪水的肆虐场面,其中比例和线条让人联想到古罗马的雕像。这一壁画

①否定了关于人类起源的神创论
②借助宗教的题材表现人性光辉
③说明现实主义绘画已经相当成熟
④表达了画家对古典审美情趣的认同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下图为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最受欢迎的家具之一,梳妆台下的丘比特欲将爱神之箭射向打扮的居家淑女,另一位小天使手握鲜花准备献给梳妆的女主人。该家具反映当时

                    丘比特梳妆台
A.人们向往罗马神话般的爱情生活
B.普遍关注现世生活
C.要求摧毁“上帝造人”的世界观
D.社会奢靡之风泛滥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9 . 斯多亚学派创始人芝诺认为一切事物都与自然为一体,宇宙国家不分种族与阶级,人皆平等。塞内卡亦认为“奴隶的灵魂中,同样有其他人所具有的自豪、荣誉、勇敢、高尚等品性”。上述哲学家及其主张所表达的思想
①成为近代天赋人权思想的重要来源
②体现了人民主权的原则
③继承了古希腊理性主义的思想传统
④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
A.①③B.①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18-11-07更新 | 2431次组卷 | 18卷引用:2018年1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历史试题

10 . 17—18世纪,中国和西方都出现了新的社会思潮,黄宗羲和孟德斯鸠分别是其重要的代表人物。清末,孙中山曾刊印黄宗羲的著作宣传革命,他对孟德斯鸠及其思想也推崇备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像夫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之以群工。……臣之与君,名异而实同耶。……故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

——黄宗羲

材料二   如果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因为人们将会害怕这个国王或议会制定暴虑的法律,并暴虐地执行这些法律。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主,自由也就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和立法权合二为一,则将对公民的生命和自由施行专断的权力,因为法官就是立法者。如果司法权同行政权合二为一,法官使有压迫者的力量。

——孟德斯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黄宗羲的政治主张并列举其代表作一部。

(2)根据材料二,指出孟德斯鸠的政治主张,并结合所学概括这政治主张的理论地位。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简述黄宗羲和孟德斯鸠的思想在中国近代民主革命进程中的影响。

2018-07-22更新 | 246次组卷 | 4卷引用:【全国市级联考】浙江省金华市十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