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服饰是文明的标志之一,服饰习俗体现着民族文化特色,反映着一个时代人们的生活状态和心理特点。

中世纪中世纪初期下层民众的服装以简洁朴素为尚,妇女不事打扮。平民贵族衣式相同,服装的等级差别主要表现在衣服质地和产地不同。而且把珠宝捐给教会,常服只以白色的肥大长衣和连袖外套为主,色彩素淡。”(《古今中外服装珍闻趣事》)
10世纪至12世纪10世纪男服变得更为贴身合体。这时女式服装变得宽大,衣袖加肥加长,头发蒙在披巾里边,身体被斗篷蒙起来。至12世纪宽松的衣服变得瘦窄,使身体曲线得以突出。(《欧洲中世纪生活习俗史》)
13世纪男女服装趋于一致,男服还有紧身衣及各式各样的外衣。这时护身外衣流行,适合旅行商贸穿用,妇女穿长袍,中间有缝,可便于劳动,收获时裙子口袋可装农作物。(《欧洲中世纪生活习俗史》)
14世纪至16世纪14—16世纪欧洲的统治阶级追逐奢华和享乐,无视宗教戒律,在服装方面表现尤为显著。“无论贵人、贵妇,皆如儿童之喜着新衣,喜戴首饰。此为善奢侈浪费之时代,此时人用三千头松鼠之皮以制一件外衣,而奥尔良公爵竟用七百粒细珠以绣一首诗歌于襟袖之上。”(《中古及近代文化史》)
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解读中世纪欧洲服饰习俗的变化。(要求:主题鲜明,论述合理,史论结合)
2 . 文艺复兴时期有画家在创作时遇到了诸多困难,他必须运用并不十分熟悉的湿壁画技术,综合考虑拱顶的高度和弧度,在又高又大的天花板上处理复杂的透视问题。他克服了所有困难,在前后不到4年的时间里完成了旷世巨制,一幅综合了赞助人意见、教会学说以及艺术家个人兴趣的伟大作品。壁画所选择的主题极为庄严和神圣,再现了人类诞生、堕落和救赎的全过程,成功地将300多人物融入到气势恢弘的视觉盛宴中。对该壁画解读正确的有
①位于罗马教皇的私人礼拜堂
②无愧为文艺复兴时代的一座丰碑
③整个画面充满了严肃和恐怖的气氛
④充分表现了拉斐尔高超的写实技巧与人文主义思想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2022-05-24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精诚联盟2022届高三5月适应性联考历史试题
3 . 下图为马丁·路德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辩论的场景(绘画作品),结合所学,下列对该图相关历史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是(     
   
①体现了市民阶层要求建立自己教会的主张
②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对诸侯拥有实际统治权
③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推动德意志民族国家的形成
④辩论双方都认同王权大于教权
A.①②B.①④C.①③D.③④
2023-05-28更新 | 16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四校联考2023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考历史试题
4 . 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写道:“这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倒霉的我,却要负起重整乾坤的责任。”下列对“礼崩乐坏的时代”的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A.文艺复兴肯定人的价值和欲望,出现道德滑坡
B.文艺复兴推翻基督教神权统治,尚未建立新文化体系
C.资产阶级革命试图推翻封建专制制度,引发混乱
D.浪漫主义使个人主义膨胀,造成混乱和无序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中国与法国都是世界舞台上的重要国家。中法交往有益于世界和平、文明的交流互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计划“关系全局,规定目标,安排轻重缓急的次序”﹔“计划能补偿自由的缺点,而同时不使它失去优点”﹔“计划是杠杆,能把我们的企业界推动……国家干预是市场机制的必要补充,它既弥补了市场机制的不足,同时又会使市场机制更有效地发挥作用”。

——法国总统戴高乐,1959-1969年在任

材料二   1964127日格林威治时间11时,中法建交联合公报在北京和巴黎同时发表,全文如下:“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法兰西共和国政府一致商定建立外交关系。两国政府为此商定3个月内任命大使。”这份仅有两句话的建交公报,也许是中国外交史上措辞最为简洁的建交公报,但却被西方媒体评价为引发了“外交核爆炸”。

——摘编自江珂《外交核爆炸——中法建交始末》

法中两大民族都对对方怀有深厚的仰慕和尊敬,两国间存在的这些共同点难道就不会发展成一种越来越深的文化合作吗?无论如何,我们哀心期待这会成为现实。

——摘编自《1964131日戴高乐将军新闻发布会讲话摘录》

材料三   戴高乐的一生都被卷入经常是针锋相对的争论中。但是争论的结论是清楚的,要是没有戴高乐,法国就不可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败的悲剧中幸存下来。没有戴高乐,层国就不可能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废墟中复苏。没有戴高乐,就不会取得法德和解。……没有戴高乐,法兰西精神-----许多世纪以来,它的振作、它的热情奔放、它的光芒、它那特殊性和普遍性独特结合的特点,都一直在鼓舞着全世界-----可能已经消亡,而不是像今天这样具有生命力的强大。

——摘编自【美】尼克松《领袖们》


(1)解读材料一,指出二战后法国的经济模式,结合所学指出二战后法国加大政府干预经济的主要手段及其作用。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中法建交被西方媒体评价为引发“外交核爆炸”的主要原因,结合当时的国际背景指出中法两国外交的共同点。
(3)近代以来的法国,人才辈出,深刻影响欧洲乃至世界文明进程。请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
①概述戴高乐在二战期间和二战后对法国和欧洲的重要贡献。
②概述近代以来法国两位思想、美术名人的主要作品及其对近代文明的贡献,并概括其体现的近代法兰西文明的精神核心。
2022-01-03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学2022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下图是拉斐尔的名画《椅中圣母》,以下解读最准确的是
A.用母爱彰显人性,富有人文气息
B.以神灵哺育凡人,赞扬神的伟大
C.用色彩装饰画面,具有浪漫情怀
D.以个体映射社会,表达生活憧懆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1553年,西班牙神学家、科学家塞尔维特为回驳加尔文的著作《基督教要义》,发表《基督教的复原》一书,否认基督的神性、藉信称义、三位一体以及预定论等基督教信仰的基要真理,他也因此被加尔文派控制的日内瓦宗教裁判所处以火刑。下列对上述史实解读最准确的是
A.新兴资产阶级为维护利益不择手段
B.新教的崛起阻碍了近代科学的发展
C.新教仍坚持维护基督教的基本教义
D.天主教通过教化手段强化精神控制
2021-11-18更新 | 258次组卷 | 5卷引用:自创单元讲练测(选必1)第三单元法律与教化(讲)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8 . 据载,在佛罗伦萨洗礼堂大门的设计竞赛中失利后,布鲁内列斯奇去罗马潜心研习万神殿等古建筑。1410年,他回到佛罗伦萨,积极投入大教堂穹顶的设计和建造。有建筑师追述,布鲁内列斯奇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学习”,“重新发现了古迹的比例和尺寸……小心翼翼地沿袭古典的法则和样式以及正确的建筑比例”。下列各项中,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①经典力学体系推动了建筑革命
②文艺复兴建筑受到古罗马文化影响
③罗马已取代佛罗伦萨成为文艺复兴中心
④布鲁内列斯奇的事迹彰显了人类的勤勉和力量
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
2022-01-12更新 | 3230次组卷 | 18卷引用:浙江省2022年1月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