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

“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张载 <横渠语录)

“礼义廉耻, 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善乎! ……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

——顾炎武(日知录》

材料二   文艺复兴时期, 人们对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巨大成就极为欢欣。他们认为这是一次精神的新生,而不是像花开花落那样,只是周而复始的重复。

——保罗.富尔《文艺复兴》

材料三   人们应自由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国家。社会中应有“共同意志”,人人遵守。社会契约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这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不可侵犯,不得转让,不受限制,不准分割。为维护这一主权,必须使人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卢梭《社会契约论》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人文精神的内容。
(2)材料二中“精神的新生”指的是什么?并列举两例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
(3)根据材料三,概括卢梭在国家学说、法治学说方面的主张。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东西方部分思想对比

中国部分思想西方部分思想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汉书》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诫子书》
人是万物的尺度。—普罗塔哥拉
美德即知识。—苏格拉底
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彼特拉克
人非工具。—康德

(1)材料中“中国部分思想”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哪些基本内涵?
(2)材料中“西方部分思想”反映了哪几次思想解放运动?
(3)根据材料概括中西方思想的共同点。
2021-01-03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2018年1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3 . 人文精神是一种人类的自我关怀。虽然在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其核心理念却一以贯之。它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材料一   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北极星),居其所而众星拱(环绕)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论语》

材料二   路德指出,人的灵魂的得救无须教士作为中介,不能靠向教会购买赎罪券,而要靠自己虔诚的信仰。路德主张,人人有权阅读《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和上帝沟通,与上帝直接对话。

——引自人民版《历史·必修三》

材料三   我们就会发现社会公约可以简化为如下的词句:“我们每个人都以其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共同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而且我们在共同体中接纳每一个成员作为全体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社会契约论》


(1)根据材料一,列举反映孔子人文精神的主张。
(2)根据材料二,概括路德的基本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宗教改革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社会契约论》的作者是谁?他有哪些基本主张?
2021-01-03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2017年1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学艺术作品是社会现实的反映,意大利著名画家拉斐尔创作了许多关于圣母的画像,下面这幅画通过母亲的柔美、圣子的可爱,反映了人间母子的亲情。

材料二   人的本质是自由的,因此合法的国家只能是基于人民自由意志的社会契约的产物,社会契约是人民之间一种互相结合的行动,也是人民自由协议的结果。……在有契约结成的国家里,人民当然拥有国家的主权。倘若国家违背了人民的意志,侵害了人民的公意,人民就有权起来推翻这个国家。

——卢梭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拉斐尔表达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并指出其产生的根源是什么?
(2)概括材料二的主要观点。
(3)根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两次思想潮流在世界历史进程中的相同作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