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4 道试题
1 . 思想解放促进社会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和“西学东J斩”近代科学的传入,……为思想界注入崭新的时代气息。明清之际,一些先进知识分子反映手工业、商品经济发展,代表新兴市民阶级利益,重科学、讲实际,提出了经世致用的主张,在意识形态领域掀起一股要求个性解放、平等、自由的带有早期启蒙性质的进步思潮。

——摘编自晃福林《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进步思潮”出现的背景。

材料二   英国哲学家罗素给启蒙运动下了一个很简洁但也很中肯的定义。“启蒙运动本质上是对有独立见解的知识活动的价值重估,其目的完全是为了在以往一直黑暗的地方散布九明。”

——摘自张志伟《西方哲学智慧》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启蒙运动的核心思想,任举一位启蒙思想家并概括其思想主张。

材料三   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等许多人,都对封建文化旧思想进行过抨击和批判。他们在反对旧学、提倡新学,批判“中学”、提倡“西学”的同时,以新的思想内容,新的形式风格,在许多思想和文化学术领域有所创新,有所建树。

——李侃等《中国近代史1840一1919》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维新派的思想主张,并分析其历史意义。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哲学对于普通人来说遥不可及,并且与人的基本经验背道而驰。……对苏格拉底来说,哲学的宗旨并不是提出关于宇宙的深奥理论,而是要让人学会如何生活。世界上为什么会有如此之多的罪恶呢?那是因为人们缺乏关于生活和道德的理念。

——(英)凯伦·阿姆斯特朗《轴心时代》

材料二   古代希腊思想家的每个学派,都在文艺复兴那个时候找到它的信徒……在14至15世纪,对人体、天文、地理以及自然世界其他领域的研究普遍得到了加强。……数学和数学方法受到普遍重视,并逐渐与自然科学研究结合起来……一些有远见的哲学家及时地汲取了新科学的成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具有自然哲学倾向的新哲学体系,成为近代哲学的先驱。

——吴仁平、彭隆辉《欧洲哲学史简明教程》

材料三   法国哲学家是真正的哲学家,他们提出了最根本的哲学问题:关于生命的意义,关于上帝、人性、善与恶。同时,他们不满足于只是少数教授和学者们的抽象争论和象牙塔里的沉思,他们希望影响大众,说服大众。他们热情地承担了改良社会和人性的责任……最有名的、在许多方面都最具代表性的哲学家是弗朗索瓦·玛瑞·阿鲁埃,他以伏尔泰的笔名闻名于世。在他漫长的生涯里,写了七十多部有趣的著作,他一生都在极力反对法律的不公正,以及法律面前阶级的不平等。

——(美)约翰·巴克勒等《西方社会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苏格拉底的主要观点并指出其对哲学发展的贡献。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艺复兴时期哲学研究呈现的特点及其出现的历史背景。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法国哲学家们是如何“改良社会和人性”的?

3 . 西方人文精神经历了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苏格拉底说,智慧的人总是做美而好的事情,愚昧的人则不可能做美而好的事,即使他们试着去做,也是要失败的。既然正义的事和其他美而好的事都是道德的行为,很显然,正义的事和其他一切道德的行为,就都是智慧。

——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

材料二 人文主义小说《巨人传》描写道:1533年时人们都相信存在着一千年的精神黑暗,相继而来的将不会是新生,而是真理的重新恢复。

材料三 “他们不承认任何外界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以往的一切社会形式和国家形式、一切传统观念,都被当作不合理的东西扔到垃圾堆里去了。”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苏格拉底的基本观点。这一观点的提出是基于怎样的背景?

(2)材料二中的《巨人传》属于哪一思想解放运动的代表作品?你是否同意材料二对这一思想解放运动的看法?并说明理由。

(3)材料三中的“他们”发起了哪一思想解放运动?结合材料三分析说明这一事件的突出特点?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思想解放对于社会发展的影响。

4 . 教育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回答下列问题。

任何一个奉行民主制的希腊城邦都要求普通公民具备在公共场合陈述自己观点的能力……一个人仅懂得运用词汇还远远不够,他还必须学会如何驳斥他人的观点,如何在讨论政治和伦理问题时发挥自己的作用。因此,人们需要接受高等教育……那些游走各地的教师通过教授他人演说和辩论术,满足了人们这方面的需求。他们还是百科全书似的人物,可以教授人们需要的任何知识。这些教师收费授业,因而被称为智者。

—(英)伯里《希腊史》

(1)依据材料指出古希腊智者学派产生的背景,运用所学简述智者学派思想的历史价值。

(2)图A和图B见证了近代中国教育发展的历程。结合相关史实,任选其中的一幅图片撰写解说词。(要求:史实准确,逻辑清晰,表述简练)

(3)有人说1977年冬天是“一个国家和时代的拐点”,结合材料和所学就此谈谈你的认识。

5 . 依据材料分析唐朝发展“海上航线”的背景。

孔子的学生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回答说“爱人”。所谓“爱人”,一方面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另一方面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两方面结合起来就称为“忠恕之道”。为调节君臣、父子等人际关系,孔子要求双方互相尊重。比如父亲要儿子讲孝道,也就应当以慈爱对待儿子。儿子不愿父亲对他不慈,他就要以孝来对待父亲。以此为例,可以推广到其他方面。

——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十五讲》

(1)依据材料说明孔子思想在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从十五世纪到十八世纪所发生的的思想革命,或叫精神领域里的革命……通过这个“革命”链条,“人”一步步地从“神”的迷信中解放出来……这种思想领域里的革命,至少在两方面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一是推动了社会革命……再是进一步推动了实验科学的发展,使技术发明建筑在日益完善的科学体系的基础之上。

——陈乐民、周弘《欧洲文明的进程》

(2)结合材料和所学编写“欧洲近代思想革命”大事记。(要求:包括时间、事件名称及影响)

陈独秀宣称数百年来,这个社会的动荡不宁,主要是中西两种根本性质相反的文化相冲突的结果……到民国初元,一部分优秀国民意识到要通过共和制,求得“政治根本问题”的解决。而民国建立后,热爱共和的人们由于在共和制下备受专制之苦,不能不产生根本解决政治问题的“最后觉悟”。自由政治、国民政治、自治政治必须处于多数国民的自觉自动,必须建立在多数国民思想人格变更的基础上。否则,共和、立宪便是作伪的装饰品。

——摘编自许纪霖、陈凯达主编《中国现代化史》

(3)结合材料和所学,指出陈独秀“根本解决政治问题”的办法是什么?他为此做了哪些努力?

2018-02-07更新 | 14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2018年春季普通高中高二会考历史试题

6 . 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

“治史学的人所凭籍的是史料,有史料然后方有历史……治史学的人对于史料的真伪应该是最先着手审查的,要是不经过这番工作,则其所著虽下笔万言,而一究内容,全属凭虚御空,那就失掉了存在的资格

——顾颉刚《当代中国史学》

“史料学的目的,是从资料的来源和它的真确性以及作者的时代和他的环境等等方面去揭示出每一件资料的本质,以便人们根据了这样的分析,进一步综合某一时代的资料而得着正确的历史知识

——顾颉刚《古籍考辩丛刊第一集》

(1)依据材料,概括顾颉刚史学研究的原则和方法。

(2)结合所学,运用上述方法,任选一则材料判断其能否作为研究孔子的直接依据并说明理由。

“我可以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伏尔泰《人的自由权》

“司法权如果不与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置,自由也就不复存在”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我们所有的知识都开始于感性,然后进入到知性,最后以理性告终,没有比理性更高的东西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

(3)依据材料概括17—18世纪西方社会思潮的主要特点,结合所学分析其产生的背景。

2018-01-17更新 | 12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2018北京市丰台区高二历史会考模拟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智者学派处于古希腊的全盛时期,使得雅典为全希腊树立了榜样,成为古代科学、文化、哲学、经济繁荣的纪念碑。这种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在思想上必定出现百花齐放的盛况,民主制在巩固,思想在解放,各种意见都有发表的机会,也就预示着人类思想的大丰收,孕育着一个巨大的思想体系。

——摘编自杨冬梅《智者运动的兴起及其客观影响》

材料二文艺复兴是欧洲新兴资产阶级继承、借鉴和利用古希腊、古罗马的雅典文化,在意识形态领域里对封建主义和宗教神学发动的一场革命。它使欧洲的科学和文化出现前所未有的繁荣,文艺复兴时期一些伟大的人文主义者和教育家积极宣传人文主义,建立新的教育,这对于促进文艺复兴运动的开展起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摘编自王宜凯《洋务派科技引进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智者学派兴起的背景及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文艺复兴运动的意义。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苏格拉底提出“认识你自己”这一哲学命题的背景是
A.古代雅典出现道德危机
B.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
C.罗马教会严重贪婪腐化
D.专制王权的日益强大

9 . 研究性学习是高中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高三某班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以“东西方文明的对话”为主题,分成了群星闪烁、分道扬镳、西学东渐三个步骤,展开研究。阅读下列材料:

群星闪烁

材料一孔子说:“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把智仁勇这三种品质称为“君子道者三”,认为它们是品行高尚的君子必须具备的三种美德。而苏格拉底提出一个重要的命题即“美德即知识”,他认为“美德是知识存在的本质,知识是美德存在的充分条件,二者互为存在的前提和条件”。

分道扬镳

材料二朱熹是理学集大成者。在哲学本体论上,他认为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而天理就是作为道德标准的三纲五常。他认为,人性本与天理一致,但被后天的欲望所蒙蔽,所以强调“存天理,天人欲”。

材料三他们(指启蒙思想家)发展起一系列革命的原则,打算通过这些原则实现大规模的社会改革。其中特别使我们感兴趣的是他们在经济、宗教和政治三个领域中提出的一些具体建议。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西学东渐

材料四中国近代人文思想是在西方现代文化传入的基础上,经过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碰撞与互动,在同化与顺应两种机制的作用下产生的。但这种人文思想更多地反映了中国新生资产阶级力图改造社会的良好愿望。

——文池《思想的灵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明孔子与苏格拉底思想主张的共同点。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宋明理学是如何发展儒家思想的?它对后世产生了哪些消极影响?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启蒙思想使人民产生了哪些“建议”来改革国家、政权机构的。

(4)根据材料四,概括中国近代人文思想形成的背景。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中国新生资产阶级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

2018-01-24更新 | 61次组卷 | 3卷引用: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第二次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10 . 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即知识”这一哲学命题的背景是
A.古代雅典出现道德危机
B.文艺复兴提倡人的觉醒
C.罗马教皇出售“赎罪券”
D.欧洲启蒙运动倡导理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