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对下图小说配文字解说,最恰当的一项是
A.讽刺了教会的虚伪与腐败,批判等级观念
B.歌颂了仁爱和友谊,提升了人性的高尚与尊严
C.赞颂了人的伟大,率先揭露了教会的贪腐
D.宣传了古希腊罗马文化,要求建立民主政治
2 . 【不同人眼中的孔子】

材料一:他只用健全的理性在解说,他不炫惑世界而是开启心灵,他的讲话只是一个圣人,从不是一个先知,然而人们相信他,就像相信自己的国土一样。

——伏尔泰《中国哲学家孔夫子》

材料二:中国数千年来立国根本在于道德,凡国家政治、家庭伦理、社会风俗无一非先圣学说发皇流衍。是以国有治乱,运有隆替,惟此孔子之道亘古常新,与天无极。

——袁世凯《祭孔令》

材料三:余之抨击孔子,非抨击孔子之本身,乃抨击孔子为历代君主雕塑之偶像的权威也;非抨击孔子,乃抨击专制之灵魂也。                           

——李大钊《自然的伦理观与孔子》

(1)孔子思想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2)概述材料中伏尔泰、袁世凯、李大钊所说的孔子。
(3)他们这样评价孔子的意图是什么?
3 . 马丁·路德把基督教经典翻译成德文,使得被方言分开的德意志各邦可以用同一种语言交流。对德国来说,马丁·路德最大的意义在于他是最早找到“德意志”的人。对这则材料的解读最准确的是
A.马丁·路德的译书推动德意志国家的统一
B.马丁·路德的译书推动德意志宗教改革
C.宗教改革促进德意志民族意识的萌发
D.宗教改革使德意志实现了民族国家独立
2020-09-22更新 | 998次组卷 | 27卷引用:广东省揭阳市2017—2018学年高三学业水平考试历史科(文综)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今年是莎士比亚与汤显祖逝世400周年,二人都可算作16、17世纪之交的伟大剧作家。二人都爱写剧本,不过写法却不大一样。荷兰裔美国作家、历史学家房龙在谈到莎士比亚时曾说:“莎士比亚是这样一个‘蒸汽挖掘机手’他所挖掘的对象是人类,而不是大地。“对房龙的评价,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A.莎士比亚为”蒸汽时代“的到来做思想准备
B.莎士比亚的作品顺应市民社会成长潮流
C.莎士比亚是英国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表
D.莎士比亚是人文主义思想巨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思想演变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回答下列问题。

由于诸侯国纷纷被灭,旧贵族不得不四处寻求栖身之处,野心勃勃的统治者们或显宦之家就得以把他们招揽在自己的身边,充作幕僚、谋士、助手、师傅或门客。这些人向统治者提出建议,并为各自的主张相互辩难。这一过程,也推进了辩论演讲术、兵法之学和逻辑学的发展。各位大师的教诲被记录下来,编辑成书,四处流传。这一发展促成了各种思想流派的出现,因为文本的存在既易于在门生中把观点固定下来,又易于引起其他大师的辩驳。

——伊佩霞《剑桥插图中国史》

(1)材料中所描述的思想解放运动是什么?结合所学,分析其形成的历史背景。

这些人不过是想好活好死,活着的时候是世界上所有美好事物的忠实庇护者、教会母亲的孝子。死的时候也是以这种身份寿终正寝。文艺复兴不是有意识科学进取的时代,不过是对美和享乐的追求。可是,在对生存方式展示新兴趣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股严重的潜流,那就是对现存社会体制的不满,对权势冲天的教会压制人类理性发展的不满。

——摘编自房龙《宽容》

(2)依据材料概括文艺复兴的特点和影响。

过年了,刚过新年,又过旧年;贺年的人,有的鞠躬,有的跪拜;黄昏走在北京的街头,既有旧时代的更夫,又有新时代的巡警;制定宪法,一面规定信仰自由,一面规定“孔教为修身大本”;关于婚姻,一方面订立禁止重婚的刑律,一方面却保留纳妾的习俗……

——李大钊《新的!旧的!》《新青年》4卷5号

(3)从思想变迁的角度对上述现象进行解读。

(要求:提取信息充分;解释分析清晰;史论结合)

2017-12-20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历史会考模拟试题(1)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