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32 道试题
1 . 文艺复兴时期,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等以托斯卡方言进行写作。很多作家在作品中拥护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写作语言也从拉丁文转向本民族语言。从这些作品中可以得出
A.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的核心B.民族国家意识正在形成
C.人们普遍拥护加强中央集权D.天主教会受到沉重打击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产婆术”是苏格拉底创立的一种寻求普遍知识的方法,他通过交谈,在问答中不断揭示对方自相矛盾之处,引发人的主动思考,使人逐步寻求正确答案。这可以看出苏格拉底
A.用理性主义来理解世界B.要从人本身寻找意义
C.使哲学发展成一门学科D.追求能言善辩的能力
3 . 法国大革命之前的巴黎,出现了许多“沙龙女主人”,如德·杰斐琳夫人在25年的时间里,设宴组织了数次艺术家、作家和思想家的交谈会,有时还进行资助,并将他们推荐给当时在政治上有影响力的社会上流人士或高级官员。这一现象在当时的法国有利于
A.传播启蒙思想B.瓦解封建等级制度
C.普及贵族文化D.彻底改变妇女地位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智者学派的弱点有
①过分强调个人主观的感受
②忽视人们认识的共性
③容易造成主观随意性和极端个人主义
④后来注重传授给有钱子弟一些为人处事的技巧或巧言诡辩的能力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5 . 马丁路德这样描述他在奥古斯丁修道院塔楼的“福音体验”:“我夜以继夜地思索上帝公义的问题,直到我看出它与‘义人必因信得生’的关系。不久我便明白‘上帝的公义’真正指的是上帝以恩典和怜悯使我们因信称义。”马丁路德“福音体验”的重大意义在
A.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B.使人们获得精神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
C.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D.使宗教神权、专制王权和贵族特权遭到沉重打击
6 . “他们将自己视为大无畏的文化先锋,并且有义务引导世界走出充满着传统教义、非理性、盲目信念以及专制为目的的‘黑暗时期’,他们应用理性之光驱散现实的黑暗,把人们引向光明。”“他们”发起的运动
A.复兴了古代希腊人文精神B.打破了天主教会精神垄断
C.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产生D.冲击了欧洲封建专制统治
7 . 伏尔泰认为“宗教狂热使科学本身也变成了它的同谋者,并且扼杀理性”,但他同时也认为宗教是不可少的,“即使没有上帝,也要造出一个上帝来”。由此可知伏尔泰
A.偏离了理性思考的轨道B.背叛了启蒙运动的宗旨
C.未摆脱宗教神学的束缚D.意识到宗教的社会功能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18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则拿出了……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二   17、18世纪的欧洲掀起了“中国风”,中国的文法、典籍、儒教、建筑风格、工艺美术、绘画、瓷器技术大量传入西欧,尤以政治制度影响巨大。伏尔泰说:“中国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最美好的制度。”他还赞美孔丘“只诉诸道德,不宣传神怪”,并相信儒学是最好最合人类理性的哲学,且以中国为理想国,提倡以中国文化为标准。

——摘编自沈福伟《中西文化交流史》

材料三   较晚时期的启蒙思想家如孟德斯鸠、卢梭等指出真实的中国根本不如尊孔人士想像和描述的那么美妙,他们对中国文化,尤其是毫无制衡的专制主义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和揭露。

——摘编自庞忠甲《论儒学的国际影响》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比较中外启蒙思想的差异。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欧洲启蒙思想家对儒学的不同态度。结合所学知识,探讨两者目的在本质上有何相同之处?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斯认为,公元前8世纪至前3世纪在中国、印度、希腊都曾有过思想文化的飞跃,是人类精神的大觉醒时期,他称之为“轴心时代”。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希腊,铁器的大规模使用是在公元前800年以后。中国经考古发现的最早铁器属于公元前6世纪,但铸铁与锻铁基本同时出现,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也是空前的。约公元前800年以后,在希腊,人的地位从起初的单由出身来定,发展到由出身加财富来定,以至在某些城邦里出身和财富都不再特别强调;在中国,由出身决定贵贱的情况也有了变化。

在希腊,斯巴达、雅典等邦之间的争霸斗争十分激烈,各邦内不同社会集团之间的斗争也很尖锐;在中国,春秋时期曾有五霸的争雄,战国时期则有七雄的兼并……也存在着复杂的矛盾与斗争。

材料二   泰勒斯推测万物皆源于水。赫拉克利特认为万物的本原是火。

普罗塔戈拉的名言是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的名言是认识你自己

材料三   孔子曾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孟子提出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荀子又提出圣人不求知天

材料四   你,我的朋友,伟大、强盛而且智慧的城市雅典的一个公民,像你这样只注意金钱名利,而不注意智慧、真理和改进你的心灵,你不觉得羞耻吗?

——苏格拉底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该时期希腊和中国精神觉醒共同具有的历史条件。
(2)根据材料二、三,指出当时古希腊思想家和中国思想家研究方向上的差异。
(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格拉底提出的伦理主张。苏格拉底临死之前,还在与学者们探讨人与灵魂的关系,说明了什么?苏格拉底坚定地面向死亡,支撑他的是什么精神?
(4)综合上述内容,谈谈“轴心时代”在人类文化史上的影响。
2020-10-11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斯多亚学派认为,最高的善就是过合乎自然的生活。过合乎自然的生活就是要我们每个人按照自己的本性以及宇宙的本性去生活。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斯多亚哲学就是伦理学B.最高的善就是过合乎自然的生活
C.强调了人的理性和自然规律的重要D.人应该顺从自然界的安排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