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2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16~18世纪,“中国热”席卷欧洲。莱布尼茨撰写《论尊孔民俗》,积极推进欧洲多国科学院下设专门机构研究汉学。伏尔泰认为儒学是一种宣扬道德的宗教,乾隆是开明君主的代表。“中国热”的出现
A.表明中外交流深入到思想领域
B.说明儒学是启蒙思想的渊源
C.顺应当时西欧社会转型的需要
D.表明当时中国文化领先西方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有学者研究指出,“宗教改革的动机与社会的要求相融合”,较早响应宗教改革的教堂,会众大多由“码头工人、工匠、熟练工人、商人和大学教职人员组成”。这反映出当时欧洲
A.市民阶层的成长壮大B.理性主义广泛传播
C.教会权威进一步提升D.新教理论初步形成
3 . 1517年,《九十五条论纲》发表,痛斥教廷推销赎罪券的欺骗行为,拉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下列关于它的内容表述正确的是
①人的灵魂获救靠自己的信仰,上帝面前人人平等
②主张建立独立的民族教会和廉俭教会
③力主用民族语言进行宗教活动
④批判宗教狂热,主张宗教信仰自由
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
4 . 据《君士坦丁惠赐书》记载,4世纪时罗马皇帝君士坦丁把西欧大部分地区的统治权赐赠给了教皇。学者瓦拉(1406—1457)对此产生怀疑,仔细考证《君士坦丁惠赐书》后,以圣经和历史文献为依据,证明此“神圣文本”是教会伪造的。瓦拉的研究
A.反映了新教教义的政治影响B.否定了宗教神学的理论基础
C.冲击了君权神授的专制观念D.显示了人类理性的主体意义
2021-04-29更新 | 869次组卷 | 19卷引用:黑龙江省鸡西市鸡东县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孟德斯鸠不但抨击暴君政体,而且还专门研究了防止或避免出现暴君政体的具体办法。按照他的看法,只有划分国家的权力,才能保障人民的自由,才能避免暴政的出现。据此可知,孟德斯鸠的“具体办法”是
A.以人为本B.天赋人权C.三权分立D.社会契约
6 .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政治哲学家马基雅维利不再从《圣经》和上帝出发,而以历史事实和个人经验为依据来研究社会政治问题,所著的《君主论》强调君主必须同人民保持较好的关系,通权达变,要真正了解国情。这些思想表明
A.理性主义深入人心B.文艺复兴民族主义成为主流
C.民族国家最终形成D.世俗统治要求摆脱宗教束缚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有学者称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为“掌握数学的艺术家”,并认为这些艺术家为更准确地描摹自然场景,对人类的视觉及光影变幻特征呈现的模式进行了大量“实验”。该学者意在说明文艺复兴
A.导致欧洲艺术世俗化和现实化B.体现了艺术与科学的内在一致性
C.促进了近代科学的兴起和发展D.激发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8 . 文艺复兴的影响侧重于知识分子,而宗教改革…享受到了“文艺复兴”所开拓出来的人文主义的影响……把欧洲人民的覚悟,提高了一步。宗教改革运动“提高了一步”是指
A.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觉醒B.冲击了封建专制的统治权威
C.获得魂得救的自主权D.扩大了人文主义的社会基础
9 . 孟德斯鸠认为国家应由君主单独一人根据根本法,依靠一些中间的、从属的权力进行统治。伏尔泰认为英国式政府的可取之处在于:下院议员、爵上、君主间的合作是前所未有的。这表明两人均
A.赞成直接民主制B.主张限制君主权力
C.赞成“虚君”统治D.保留封建等级制度
10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时间成就
14世纪意大利“文学三杰”:但丁、薄伽丘、彼特拉克。
15世纪—16世纪意大利“美术三杰”:达·芬奇、米开朗珙罗、拉斐尔。1543年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出版。1597年出现了第一本真正意义上的自然科学教科书《炼金术》。
17世纪1632年伽利略《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出版;1687年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发表;1690年早期启蒙思想家洛克《改府论》出版。
18世纪1733年伏尔泰的《哲学通信》出版。1748年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出版;1762年卢梭《社会契约论》出版。1781年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出版。
19世纪1831年法拉第在一次会议上展示了他发明的圆盘发电机。18381839年施莱登和施旺提出细胞学说。1859年达尔发表《物种起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围绕“思想解放与科学”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逻辑清晰,阐述须史论结合。)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