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文艺复兴运动高举人文主义这面思想解放的旗帜,打破中世纪神学桎梏,使文化的各个领域从蒙昧主义、禁欲主义和神秘主义的枷锁中解放出来,创造了远比中世纪更多、更绚丽多彩的成就,对人类文化宝库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材料二   文艺复兴时期美术三杰的代表作



(1)材料一主要高度评价了文艺复兴的哪些影响?
(2)据材料二分析,文艺复兴美术三杰在艺术题材、思想主题及艺术特色三方面的共性。
2020-09-01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绥化市哈师大青冈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有学者指出,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本意是希望对赎罪券的效能进行神学辩论,在基督教会的作用和个人虔诚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而不是举起反对教皇的大旗。然而,他的观点和做法显然道出了对罗马教廷和赎罪券不满的德国人的心声。这表明
A.”因信称义”主张得到广泛认同B.反对教会腐败统治是其改革初衷
C.路德的改革主张未脱离宗教范畴D.路德的改革得到德国民众大力支持
3 . 拉斐尔创作的《圣母的婚礼》,作品中圣母玛利亚及其夫约瑟端庄、文雅。达·芬奇创作的《圣母、圣婴与圣安妮》中,圣母赤着脚,更像一位村姑。这主要表明当时 
A.宗教不再是艺术创作的素材B.艺术创作已经摆脱神学束缚
C.新教成为艺术家的创作工具D.美术作品回归人的自然属性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文艺复兴”一词,原意为“再生”。意大利艺术史家乔治。瓦萨里在其《绘画、雕刻、建筑名人传》中,始用“再生”一词来概括这个时期文艺活动的特点。16世纪资产阶级历史学家基本上承袭了这一概念,认为文艺在希腊、罗马的古典时期曾高度繁荣,而到中世纪时却衰败湮灭,直到此时才获“再生”与“复兴”,因而得名。但此时的文化并非古典文化的简单恢复,而是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方面反封建斗争的反映。

材料二   马丁·路德是16世纪宗教改革的倡导者……他的神学思想强调,只要有虔诚的信仰,灵魂便可以获得拯救。要想灵魂得到拯救,不在于遵守教会规条,不在于本人的善行所积下的,而在于上帝的恩典和个人对上帝的信仰……既然已经认识上帝的意思,就不需要问别人也不需要由教士举行仪式

材料三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压迫的愿望日益强烈,由此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历史上称之为启蒙运动。

恩格斯说:启蒙思想家们“不承认任何外界的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一切都必须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艺复兴的性质及其精神内核。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马丁·路德的主要观点,并归纳宗教改革的意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启蒙运动兴起的原因,写出其代表人物(两位即可),并分析这场运动产生的影响。
5 . 宗教改革的领袖加尔文提出,神职人员通过教徒的投票选举产生,即使是教会的首脑,也要服从“由信众兄弟组成的大会”的决定。这一主张
A.使人们摆脱了宗教神学的束缚
B.借鉴了启蒙思想家的一些理念
C.目的是破除人们对上帝的迷信
D.旨在打破天主教皇的至高权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卢梭说:“行政权力的受任者决不是人民的主人,而只是人民的官吏,只要人民愿意就可以委任他们,也可以撤换他们;对这些官吏来说,这决不是订立契约的问题,而只是服从的问题。”这体现他主张
A.三权分立说B.君主立宪制C.社会契约论D.人民主权说
2021-10-10更新 | 284次组卷 | 22卷引用:黑龙江绥化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在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时代,将世俗的职守或工作,解释为神圣的天职或蒙召,其针对性非常明显:反对出世禁欲的修道主义。由此可知,马丁·路德这一思想
A.有利于德意志民族国家形成B.否定了基督教神学理论
C.顺应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D.维护了世俗王权的统治
9 . 普罗泰格拉认为,人以自身的感觉获得知识,也以感性的欲望和私利的追求作为道德的标准,道德是因人而异的。这说明他
A.主张以教育培养道德B.强调人的价值和作用
C.持客观唯心主义思想D.仍抱有传统神学观念
2020-12-22更新 | 236次组卷 | 26卷引用:黑龙江绥化市明水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制约权力”,为此提出有效制约权力的政治学说是(   )
A.天赋人权说B.法治学说C.三权分立学说D.人民主权说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