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法国国王路易十四(1638-1715)是艺术家的热心保护人,建造的凡尔赛宫宏伟壮观,富于艺术魅力。受其影响,一批富有而具权势,同时受到良好教育的上层贵族妇女邀请文人雅士到家中清谈交流,这种特殊的交际场所被称为沙龙。在那里,贵族可以公开地与受过良好教育的平民打成一片,知识分子可以得到从善如流而又百般挑剔的听众。沙龙还是重大交际的场所,巴黎的沙龙女主人曾为数位启蒙哲学家出面争取学术要职或其他显赫的地位。在欧洲,巴黎的沙龙最为著名,意大利半岛、神圣罗马帝国、英格兰也有无数的沙龙。

材料二   17世纪中叶,伦敦出现了第一家咖啡馆。到1715年,伦敦的咖啡馆数量已经超过3000家。咖啡馆的顾客以男性为主,出入其中的主要是中间阶层,也有部分手工业者和小商人,因而也更自由开放。这些咖啡馆的非正式聚会常常发展为正式的组织,这些组织往往致力于某种活动或目标,如政治改革、识字、农业、音乐、绘画、戏剧、公共卫生、废奴以及科学等。在18世纪的欧洲,几乎每一个大城市和城镇都有数百个这样的组织。咖啡馆成为人们交流思想,浏览最新流行杂志和报纸的集会场所,这些集会普遍带有启蒙运动的社交性质。

——以上均摘编自许正林《欧洲传播思想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世纪法国沙龙文化兴起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咖啡馆文化与法国沙龙文化相比,有何不同。
2 . 卢梭曾指出,全体公民都有责任按自己的才能和力量来为国效劳,每个公民也应当按照他们的贡献受到提拔和优待。法国1791年宪法中规定:“一切公民,除德行和才能上的差别外,都得无差别地担任各种职位和职务。”这反映了当时法国
A.以平等原则指导政治实践B.民众的经济地位提升
C.最终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D.公民获得平等任职权
2022-02-26更新 | 154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鹰潭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古希腊罗马哲学两大派别伊壁鸠鲁学派和斯多亚学派在什么是“善”、“美德”、“幸福”的问题上,前者认为“快乐即幸福即善”,而后者则认为“唯有美德才是幸福才是至善”,因为美德本身就足以使人快乐,使人幸福。两者
A.都追求简朴的快乐论B.对幸福的定义完全一致
C.都认识到美德是幸福D.导致了雅典城邦的灭亡
2022-02-26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鹰潭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欧洲中世纪绘画不注重表现人的气质,描绘故事也是颇为程式化,冷冰冰地讲述圣经故事。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使人物鲜活起来,终于有了“表情包”。如图是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画家乔托的《哀悼基督》以及画中的天使。这种变化直接反映了当时社会
A.批判基督教会B.重视商品经济C.追求理性主义D.崇尚人文精神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7世纪时,德国媚法之风盛行,法国文化的痕迹随处可见;到了18世纪末19世纪初在康德、歌德等人努力下,德国在哲学、文学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以致历史学家答兰克鼓吹道“德 国人是奉上帝之命去发展与法国人完全不同的文化和政治制度”。这一变化说明德国
A.工业化促进了文化事业的繁荣B.开始成为启蒙运动的中心
C.启蒙运动促进了民族意识增强D.十分不满法国文化的入侵
6 . 达·芬奇的宗教题材画最突出的特点是
A.作品中充满现代主义色彩B.将解剖学运用于宗教绘画中
C.使用透视法和明暗转移法D.用写实的笔触揭示人性善恶
2021-02-04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鹰潭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8 . 古代希腊文明萌芽了早期人文主义精神。下列言论不是体现这一时期人文精神的是
A.因信称义B.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C.人是万物的尺度D.知识即美德
9 .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美术创作的特点是(     )
A.以宗教题材弘扬人性之美
B.以抨击教会的腐败为创作主题
C.注重鲜明的色彩和夸张的形式
D.以浪漫主义为其创作风格
2019-11-04更新 | 231次组卷 | 22卷引用:【市级联考】江西省鹰潭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中世纪时天主教规定只有神父才能阅读《圣经》,到了16世纪中期,许多教民相信只要是信徒就可以直接阅读《圣经》,只要有虔诚信仰,灵魂便可以得救。这表明
A.天主教会放弃对教民的精神控制
B.信仰得救的思想已深入人心
C.文艺复兴解放了教民的思想
D.天主教信仰被新教信仰取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