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9 道试题
20-21高二上·河南·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马克思认为:“在德国,中世纪只知道一种意识形态,即宗教和神学。因此,对于完全受宗教影响的群众的感情来说,要掀起巨大的风暴,就必须让群众的切身利益披上宗教的外衣。”这说明宗教改革
A.形式上对宗教有依赖性B.传播人文主义思想受挫
C.挑战了天主教会权威D.遭遇天主教强力打压
2020-12-22更新 | 212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鹤壁市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尖子生联赛调研(三)历史试题
2 . “他们相信自己的创造力,不相信神赐的力量;他们强调人生不应该消极遁世,而应该积极进取;他们主张人应该以丰富的知识和强健的体魄去从事创造,人的高贵不决定于家世门第,而决定于自己的‘业绩’”。这一思潮开始出现于
A.古代希腊B.文艺复兴C.宗教改革D.启蒙运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曾明确指出:“英国人民自以为是自由的;他们是大错特错了。他们只有在选举国会议员的期间,才是自由的;议员一旦选出之后,他们就是奴隶,他们就等于零了。不管怎么样,只要一个民族举出了自己的代表,他们就不再是自由的了”据此可知,卢梭主张实行
A.君主立宪制B.间接民主C.民主共和制D.直接民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柏拉图在《辩诉篇》中写道:“苏格拉底主张,凡是为一个人自己的理智所宣判为错误的东西,就不应该去想、不应该去做,哪怕受到当权者或任何法庭的强迫,也要不惜代价予以抵制。”苏格拉底的主张体现了古希腊公民
A.思维敏捷、能言善辩的特点B.服从城邦与珍视自由有机结合
C.具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D.追求思想自由,崇尚人的理性
5 . 虽然宗教题目通常依然出现,但是在诸如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和提香之类大师的作品中,创作重点越来越转向旨在揭示灵魂内在奥秘的肖像画,转向旨在以醒目的色彩和形式来使人感到赏心悦目的绘画。这一转变表明当时
A.绘画艺术摆脱了宗教的束缚B.欧洲理性主义思想影响
C.人文思想影响到了绘画领域D.宗教改革思想开始传播
6 . “你们的文艺复兴只有贵族与知识阶层享受到。它冷眼看待平民,对摊贩及僧侣从神学上图利却装作视而不见,我们不要那些让人们当作心灵药物用的礼拜仪式,我们已经学会使宗教的虔诚与心智的自由取得协调。”据此可知新教派的主要观点有
①反思文艺复兴 ②批评商业经营 ③简化宗教仪式 ④追求思想自由
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7 . 欧洲中世纪,世俗工作被视作人类为救赎原罪而进行的一种惩罚,有失绅士身份。马丁路德等宗教改革者则支持商人和工匠的努力工作,倡导理性与勤俭,认为工作是为上帝服务,是一种基督教的天职,同神父和其他神职人员一样。上述转变反映出新教
A.全面影响欧洲民众观念习惯B.鼓励世人对资本的追求和积累
C.肯定了中世纪神学职业独尊D.强调世俗社会的权力高于教会
8 . 欧洲启蒙运动时期,中国历史文化通过多种渠道传入欧洲,“中国热”一度在欧洲流行。不少思想家在其著述中论及中国历史文化。伏尔泰、狄德罗、孟德斯鸠等都曾对中国古代政治、法律制度和思想道德等高度评价过。这些充分说明
A.中西文明互鉴始于启蒙运动B.欧洲热衷学习传统儒学
C.文明交流有益于思想的发展D.中国文化理性色彩浓厚
20-21高三上·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9 . 路德的原则是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牧师,他将直接与上帝沟通,教徒个人有权凭借自己的良心和理性去解释《圣经》。王阳明强调“致知”是要求“致吾心之良知与事事物物”,格物是要求端正人心,去恶存善。这两种主张都
A.重建了古典人文传统B.彰显求民主的时代精神
C.有助于唤醒自我意识D.树立了理性主义价值观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有学者认为:“启蒙并不是告诉你如何思考,而是启发人说,你原来就已经有充分的理智,只是精神上被管制的习惯使你既懒惰又没有勇气使用你的理智。”基于这种分析,他认为“启蒙”主要是
A.知道应该怎样思考B.彰显人性的尊贵价值
C.自主开拓精神家园D.追求自由平等的理想
2022-04-22更新 | 198次组卷 | 39卷引用:河南省鹤壁市高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尖子生联赛调研二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