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罗素指出:“文艺复兴思想家们再一次强调了以人为中心,在这样的思潮中,人的活动应当以其自身价值而受到重视,科学的探索因此也开始以新的惊人步伐向前迈进。”对此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A.文艺复兴运动为近代科学的诞生培育了人才
B.人文主义促进了科学方法论的诞生
C.人文主义为近代科学奠定了思想基础
D.民主政治制度是促进科学繁荣的重要条件
17-18高二上·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公元前8世纪至前3世纪,在东西方几个古老的文明中心,出现了一些对人类进行反省的哲人。下列经典语句能够表明在此期间人的精神觉醒的有
①“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③“宇宙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④吃饭穿衣就是“人伦物理”
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②④
2017-10-13更新 | 198次组卷 | 4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集古希腊科学文化知识之大成的百科全书式的学者是
A.泰勒斯B.苏格拉底C.柏拉图D.亚里士多德
2020-02-08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彩虹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理)试题
5 . 启蒙运动中提出“自由”、“平等”要求,实质上反映了
A.封建专制统治的腐朽和黑暗B.发展商品经济和对自由劳动力的要求
C.封建统治陷入了全面危机D.封建教会的权威地位业已动摇
2020-02-08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彩虹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理)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宗教改革后欧洲宗教界形成三足鼎立的新局面,三种宗教中不包括
A.天主教B.东正教C.伊斯兰教D.新教
2020-02-08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彩虹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理)试题
8 . 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根本原因是
A.资产阶级要求在意识形态上打破教会的神学世界观
B.意大利本身的文化遗产
C.意大利本身的人才结构
D.意大利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2020-02-08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彩虹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理)试题

9 . 近代以来世界科学和思想领域重大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62年,日本学者汤浅光朝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对近代科学成果进行定量分析时发现,从16世纪至20世纪,世界科学中心发生了5次大的变迁,即:意大利、英国、法国、德国、美国,转移周期大约为80年,科学史界称为“汤浅现象”。

材料二1751年,在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狄德罗主持下开始编撰一部《百科全书》,全名为《百科全书或科学、艺术、技艺详解辞典》.参加撰稿的多达160人,其中有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孟德斯鸠,自然科学家达朗贝、孔多塞,哲学家拉美特利、爱尔维修、霍尔巴赫,文学家博马舍,经济学家魁奈、杜尔阁等人。参加编撰的作者被人们尊称为“百科全书派”。他们人数众多,影响极大,成为法国启蒙运动的中心。百科全书的编写,既吸收了当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最新成果,又有力地推动了启蒙运动的深入发展。

——刘柞昌王觉非《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第二版)

材料三1917年蔡元培演讲宗教信仰,演说词发表于《中华新报》,其中提出科学无法解决时间和空间的问题,只能靠哲学解决。当时在日留学的许崇清发文反驳:“方今自然科学界关于时空(即宇与宙)之研究,则有爱因斯坦于1905年发表之‘相对性原理’”,然后他简要介绍了狭义相对论,就此成为中国介绍狭义相对论第一人。1920年蔡元培对爱因斯坦发出邀请,并得到其本人应允。虽然爱因斯坦因故未能成行,但相对论却在中国广泛传播。从1917年到1923年,各种报刊登载相对论的论著、译文、通讯、报告和文献不下百篇,出版译著15种左右。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一次世界科学中心形成的突出表现,并指出它对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百科全书》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

2018-03-14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黄陵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重点班)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10 . 17—18世纪,中国和西方都出现了新的社会思潮,黄宗羲和孟德斯鸠分别是其重要的代表人物。清末,孙中山对黄宗羲和孟德斯鸠的思想推崇备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故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
缘夫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之以群工。
夫治天下犹曳(yè,拖拉)大木然,……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
臣之与君,名异而实同耶。

——摘自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二 黄氏之说,根本上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却将儒家政治、社会观推演为一更具民本精神之制度化蓝图……若以为其所论仍与“现代”不侔(móu,相当)而定其为无新见,则失于以“现代”事物为绝对尺度。

——赵轶峰《十七世纪中国政治、社会思想诉求的维度》


材料三 我们专注于两个主题——“传统”和“交流”——的研究,以此来理顺世界历史。这两个主题集中反映了人类发展的最重要的特征,概言之,它们可以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原因作出解释。     

——[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1)据材料一、材料二,概括说明黄宗羲的思想中哪些“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哪些又体现了“新见”。
(2)指出孟德斯鸠的代表著作及治国主张。以材料二为样本,对孟德斯鸠的治国主张加以评价。
(3)用材料三的观点解释黄宗羲与孟德斯鸠的思想对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作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