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下列选项中能用这一观点加以阐述的是
A.农耕文明发展与文明区域扩大B.启蒙运动与西方资产阶级革命
C.全球航路开辟与西欧殖民扩张D.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2 . 16世纪初,米开朗琪罗两次为教皇设计陵墓。陵墓工程巨大,雕像颇多。艺术家把多年的抑郁、愤懑和屈辱,全部寄托在这座陵墓的各个雕像上面。下图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陵前雕塑之一—《被缚的奴隶》。这反映了
A.宗教压迫激发个性解放诉求B.宗教改革导致精神生活困扰
C.教会资助推动人文主义发展D.奴隶贸易所带来的心理冲击
3 . 1522年以前,德语尚未统一,有南德、北德等多种类型。随着马丁路德翻译的德语版《圣经》的传播,统一的德语得以形成,越来越多的德意志人开始用这种德语写作。这反映出宗教改革
A.实现了德国政治上的统一B.有利于民族国家形成
C.使人们获得了信仰自主权D.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
2022-06-17更新 | 411次组卷 | 20卷引用:安徽省池州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1748年出版的《论法的精神》;到1751年仅法语就印刷了22版,同年在匈牙利推出了拉丁语版,到1773年已经出现了十种不同的英译本,荷兰语、波兰语和意大利语版先后在70年代出版,德语和俄语版分别于1789年和1801年推出。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启蒙思想得到广泛传播B.欧洲的印刷业已经领先世界
C.法国语言文化教育发达D.分权思想得到欧洲各国认可
5 .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是宣称追求同一目的的两场不同的运动,他们所追求的目的一样,而追求的手段却截然相反,以致人文主义者和新教徒之间互怀敌意。对二者“追求的手段却截然相反”的理解正确的是
A.文艺复兴自由地追求美,而宗教改革自由地追求真理B.文艺复兴追求人的至高的权利,宗教改革研究上帝的旨意C.文艺复兴投身世俗的怀抱,宗教改革用自己的信念对抗旧的世界D.二者对待神的态度不同
2022-06-07更新 | 126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的《再论公民政府》为“光荣革命”作出理性辩解,认为政府是一种信托,如果政府不能为它的人民提供人身和财产的安全和自由的保障,这种信托就可以撤回。由此可见,洛克主张
A.自由平等B.分权与制衡C.天赋人权D.社会契约论
2022-06-05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六中学、第八中学、一六八中学等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 . 《世界大历史:文艺复兴至16世纪》是“世界大历史”系列丛书的第一本,时间跨度包括文艺复兴至16世纪末期(1300~1588),该书出版后曾荣获美国国家图书奖。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内容有可能出现在该书中并表述正确的是
A.意大利在经济衰落的同时迎来文化的繁荣
B.荷兰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成为最发达国家
C.英国民主政治的确立具有渐进变革的特点
D.宗教改革使德国成为完全信仰新教的国家
8 . 据学者研究,14世纪开始的文艺复兴并没有那么突然,公元1050-1250年前后欧洲就曾出现文化与艺术的复兴。这一时期罗马法、拉丁古典著作复兴,方言文学开始出现,希腊科学和哲学得到恢复,大学诞生。该学者意在说明文艺复兴
A.旨在恢复古希腊罗马文化B.传播了人文主义的思想
C.反映了市民阶层价值取向D.根植于久远的历史传统
9 . 伏尔泰说“本身自由,周围的人与自己平等——这才是真正的生活,人民的自然生活”。这主要表明伏尔泰
A.赞同人的理性、独立思考B.强调追求财富、自由竞争
C.主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D.反对君主制度、宗教信仰
10 . 14-18世纪,西欧相继发生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这些运动旨在反抗封建统治和教会禁锢,解放人们的思想。17-19世纪,资产阶级在一些国家进行了不同规模、不同形式的革命和改革,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以上说明
A.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B.改革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
C.构建了未来资产阶级的新王国D.体现了资产阶级的精神追求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