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4 道试题
1 . 西方人文主义发展中作为对其所向往的人性的追求,摒弃宗教教条,将价值取向由“神”转向人。下列建筑的修建动机上最能反映这一价值取向的是
A.修建雅典卫城B.兴修科隆大教堂
C.重修圣彼得大教堂D.兴修佛罗伦萨大教堂
2021-10-14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十校联盟2022届高三10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2 . 公元前5世纪伯罗奔尼撒战争期间,希腊地震不断发生,有时还引起海啸。时人认为这是神灵的警示,修昔底德则认为地震不过是巧合的自然现象,而海啸是由地震吸引海水离开海岸,海水回冲后产生的水灾。据此可知,修昔底德
A.具有理性精神B.强调了人的个性自由
C.集文化之大成D.创立了朴素唯物主义
2021-09-27更新 | 4505次组卷 | 39卷引用:冲刺2024年高考历史真题重组卷04(浙江专用)
3 . 这个学派认为“顺应自然的生活就是至善”,第一次在人类历史上论证了天赋人权、人生而平等这一西方人文主义的核心理论。该学派的创始人是
A.芝诺B.西塞罗C.塞内卡D.苏格拉底
2021-09-19更新 | 93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市2022届高三9月基础测试历史试题
4 . 1712年,他出生于日内瓦的一个新教徒家庭。在那个启蒙思想家普遍强调理性的时代,他却提倡人类朴实无华的天然情感,质疑理性对人性的压抑,在作品中歌颂自然,憎恶任何的矫揉造作。由此,“他”被称为
A.启蒙运动的领袖B.浪漫主义之父
C.资产阶级法学理论的奠基人D.人民主权的捍卫者
2021-09-18更新 | 144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市2022届高三9月基础测试历史试题
5 . 1517年,马丁路德在《九十五条论纲》中提出,上帝设立了两个王国,一个是属灵王国,即教会;一个是俗世王国,即国家。二者都是上帝的王国,但又是完全独立的。据此可知,他的思想
A.促成了德意志国家统一B.瓦解了封建宗教理论体系
C.体现了民族独立的愿望D.指导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
6 . 基督教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重要分支,该分支认为应用希腊文的《圣经》原初版本来代替教会长老、亚里士多德和中世纪学者的注疏。基督教人文主义者的这一做法
A.实质上与路德宗教改革精神--致B.旨在推动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
C.从根本上否定了,上帝的权威D.是为了破除人们对《圣经》的崇拜
7 .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热情讴歌充满人性要求和感性魅力的生活态度,并追求现世幸福和享乐,西欧宗教改革思想家们却将这视为奢靡和不道德。然而,二者却又共同推动了西欧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的过渡。这是因为他们都
A.重新审视人,冲破了传统的束缚
B.提升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
C.反对神学,重构了人与神的关系
D.沉重打击了罗马天主教会的统治
2021-07-08更新 | 10965次组卷 | 117卷引用:浙江省四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时期“人们不再满足于坐在那里当观众,而由皇帝和教皇告诉他们如何做、如何想。他们要在生活舞台上充当演员,他们坚持要对自己个人的思想进行表达”。这反映了文艺复兴运动
A.标志着自然法的兴起B.肯定了人的价值和尊严
C.否定教会地位高于国家D.冲破了封建等级的束缚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下图①②③④代表四个国家,对其历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描述正确的是
A.15世纪末,①率先海上探险,人类对地球认识有了新飞跃
B.18世纪,②的启蒙运动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
C.16世纪前期,③的改革,削弱了教会权力,实现了国家统一
D.14世纪,④的新文化运动,要求摆脱专制王权和教会束缚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0 . 18世纪90年代初,法国国民议会取消监禁专制授权令,否定了家长或家族可不经审讯就将孩子投进监狱的做法;国民议会还规定,由新建立的家事评议庭专司听审父母和20岁以下子女的争讼,21岁的家庭成员不分男女,不再受父权的管辖控制。上述内容体现了
A.个人意志即个人权利B.个人与国家间的契约关系
C.男女的政治地位平等D.家族利益凌驾于国家利益
2021-06-12更新 | 11328次组卷 | 77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2023届高三高考冲刺历史试题3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