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从15世纪中期开始,意大利城市上层居民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发生了显著变化,他们热衷于建造豪华的私人宫邸、别墅和花园。与此同时,他们对各种奢侈品——艺术品、书籍和来自东方的商品产生浓厚的消费热情。这一变化
A.受到了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B.反映了拜金主义已占据主流
C.直接推动了文艺复兴的兴起D.丰富了广大市民的社会生活
2 . 对许多人来说,中世纪是楔入古罗马和文艺复兴之间的一个巨大错误。但无论如何,它都不是一个沉睡的、可怕的时代,而是一个充满变化的时代。能佐证该观点的史实是
A.教会的精神控制B.农奴制的日益盛行
C.庄园经济的繁盛D.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3 . 神学丧失了它在大学的领导地位,不再是最重要的学科。在许多大学里,如法国的医学和自然科学,德国和意大利的财政学,苏格兰的道德哲学,以及许多欧洲国家的自然法学,都得到了加强或第一次开设。……学校越来越多地教育学生自己思考。与这一变化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文艺复兴B.宗教改革
C.启蒙运动D.工业革命
4 . 16世纪以前,欧洲天主教徒的洗礼通常只有教士才能实行。但16世纪以后,在德意志的一些地方洗礼则常常由一个俗人来进行。这一变化
A.表明路德派简化了宗教仪式B.导致人们摆脱了宗教的束缚
C.说明教会的权威被彻底打破D.彰显了因信称义的宗教理念
5 . 中世纪的西欧,基督教成为欧洲封建社会的支柱。随着世界历史的发展基督教一统天下的局面被打破,民族国家的建立给基督教注入了民族特性,基督教在西欧民族主权国家建立之后与世俗政治相结合。这种变化的主要影响是
A.严重削弱了人们对基督教的信仰B.推动着西方宗教改革运动的开展
C.利于增强民族主权国家的政治权威D.极大地降低宗教在社会中的地位
2021-06-02更新 | 112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北省鄂东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5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790年,法国立法议员代表们建立家庭议事会来听取父母和年满20岁的孩子之间所出现的争议,不容许父亲独自压制与管理自己的孩子。法国家庭对孩子的教育理念发生转变,孩子不再裹在襁褓中,不再使用让孩子走路的牵引带,让孩子有自己独立的房间。这些变化说明
A.追求理性成为法国教育的共识B.法国社会消除了专制思想影响
C.启蒙思想影响到社会关系重建D.人文主义因教育革新得以复兴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中世纪的欧洲,父母给孩子们起名字,大多取自圣经中的人物或基督教的圣哲,十五世纪后,按民间喜好起名蔚然成风,如“戴安娜”、“朱莉亚”等,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欧洲人放弃基督教信仰B.人性觉醒冲击神权统治
C.宗教改革解放人们思想D.启蒙运动推动社会进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中世纪在基督教的影响下,人们普遍谴责谋利的行为,教会禁止放贷取利。但是到16世纪中叶.借贷取利的活动不再被视为不义.经商非贱业更是理所当然的了。这种变化反映出
A.人文主义促进观念革新B.启蒙运动引发理性思考
C.基督教义背离欧洲社会D.高利贷有利于社会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英国历史学家奥黛指出:“16、17世纪的西欧社会,见证了现代民族国家的形成,从封建制度到资本主义制度的过渡,平信徒在宗教生活中自主地位的提高。”其意在强调
A.西欧国家逐渐进入资产阶级革命时代B.宗教改革推动社会层面变化
C.西欧具备了向近代化转型的必要条件D.启蒙思想在西欧的广泛传播
10 . 下表展示了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几位人文主义者的思想变化情况。这反映了当时人文主义者
薄伽丘为自己写了《十日谈》这样的“坏书”而忏悔不已,并逐渐畈依宗教
罗伦佐·瓦拉曾称《君士坦丁赠礼》这个文件“不仅是伪造的,而且是愚蠢的”。可没过几年,他却投靠教皇当了秘书,专心为教皇翻译和注释古典手稿
波吉奥曾以无情攻击教士的丑行而闻名意大利各城市,后来却连续给七个教皇当秘书,堪称七朝元老

A.借助宗教形式宣扬人文主义B.追求人性与神性的紧密结合
C.并非代表新兴资产阶级利益D.未能突破宗教神学观念的束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