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2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 . 18世纪90年代初,法国国民议会取消监禁专制授权令,否定了家长或家族可不经审讯就将孩子投进监狱的做法;国民议会还规定,由新建立的家事评议庭专司听审父母和20岁以下子女的争讼,21岁的家庭成员不分男女,不再受父权的管辖控制。上述内容体现了
A.个人意志即个人权利B.个人与国家间的契约关系
C.男女的政治地位平等D.家族利益凌驾于国家利益
2021-06-12更新 | 11249次组卷 | 77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卢梭认为:主权本质上是由公意构成的,而意志是绝不可以被代表的,所以主权也是不能被代表的。被选出来的议员不应该作为人民的代表,也不可能代表人民,他们仅是为人民办事的办事员而已。可见,卢梭主张
A.分权制衡B.建立代议制民主政治C.主权在民D.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
3 . 文艺复兴时期,透视、人体比例、解剖学等受到艺术家们的广泛关注。达·芬奇称画家是一切看得见的自然景物的模仿者。这表明,在文艺复兴运动中
A.画家强调捕捉光和色之下的万物
B.画家运用科学知识表现真实
C.绘画多表现当时的日常生活场景
D.绘画不再以宗教为主要题材
4 . 14世纪初基督教当中圣母的形象逐渐开始转变为凡人妇女,拥有凡人妇女的温柔与亲和,艺术家们也试图将画面营造得温馨,使得神的形象更加接近凡人并拥有凡人的情感,这一时期的圣母形象被称为“谦卑圣母”。这反映出当时
A.基督教教义日益世俗化B.艺术创作彰显人性色彩
C.宗教改革影响艺术创作D.天主教在主动适应现实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511年,伊拉斯谟出版《愚人颂》,成为欧洲各国的畅销书。“愚人”是中世纪寓意文学中的一个人格化、形象化的概念,作者借“愚夫人”之口嘲笑当时的僧侣、神学家、君主和贵族。《愚人颂》的问世
A.为德国宗教改革开辟了道路B.引发了一场反对封建秩序的革命
C.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的成长D.重塑了古希腊文化的理想和精神
2021-04-23更新 | 238次组卷 | 3卷引用: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尔罗斯县第五中学2021届高三5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马丁.路德主张取消僧侣作为人和神之间的中介地位,宣扬“普遍祭祀”的原则,即通过人对上帝,对《圣经》的真正信仰而得救。这一主张
A.加重了信徒经济负担B.使基督教的仪式更为烦琐
C.具有鲜明的人文色彩D.切断了信徒与教会的联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西方学者对近代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作了如下描述:“‘公众’群体开始受到重视”“是一场人类相信自己有能力驾驭自然的世俗运动。”这场运动
A.意在恢复被泯灭的人性B.促进近代民族国家形成
C.树立了理性的绝对权威D.揭开了宇宙的运行规律
9 . 谚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情绪。“神父的口袋最深”“离罗马越近,基督徒越坏”是16世纪德国社会中流行的谚语。这些谚语
A.促成文艺复兴运动展开B.引发欧洲首次思想解放运动
C.反映人们对天主教会的不满D.深受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影响
2021-04-20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市吉林江城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孟德斯鸠认为国家应由君主单独一人根据根本法,依靠一些中间的、从属的权力进行统治。伏尔泰认为英国式政府的可取之处在于:下院议员、爵上、君主间的合作是前所未有的。这表明两人均
A.赞成直接民主制B.主张限制君主权力
C.赞成“虚君”统治D.保留封建等级制度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