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9 道试题
1 . 14世纪以后,无论是佛罗伦萨、威尼斯,还是米兰、罗马,城市中教堂及其他宗教性建筑退居次要地位,大型的世俗建筑成批出现,如大型城市广场、图书馆、博物馆等。近代西欧城市建设的变化从本质上(     
A.促进了人文精神的萌发B.反映了宗教改革的要求
C.推动了民主政治的构建D.体现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2021-01-08更新 | 1229次组卷 | 32卷引用: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恩格斯称加尔文的信条“适合资产阶级中最勇敢的人的要求”,对此理解最准确的
A.加尔文改革是资产阶级的改革B.加尔文改革是资产阶级革命的前奏
C.加尔文学说为资产阶级发财致富提供了理论依据D.加尔文说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
3 . 加尔文教的“天职”观念把劳动看作是一种神圣的职责,一种增加上帝荣耀的手段,从这个观念中产生了敬业守职的奋斗精神和克勤克俭的现世禁欲主义.这种观念在当时
A.巩固了教会权威B.禁锢了人们欲望
C.体现了因信称义D.促进了经济发展
4 . 现代化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历史学家认为,欧洲近代早期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技革命与启蒙运动极大地促进了精神层面的现代化进程。这四场运动的共同之处是(     
A.促使人类自立、自觉、自信意识的形成   B.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枷锁
C.使宗教宽容主张被广泛接受                    D.确保了代议制的逐步建立
2020-11-25更新 | 161次组卷 | 66卷引用:2011—2012学年吉林省白山市二中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7世纪,哲人们、科学家们想用科学来验证上帝,要用“科学的方法”驱散世俗对宗教的怀疑,尽管没有找到答案,但是在反复“论证”的过程中却为思想解放、理性解放开了路。由此可推知,这一“论证”过程
A.彻底摧毁了封建神学思想B.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到来
C.助推人们独立思维的形成D.确立了理性的绝对权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在欧洲,18世纪是法语的世纪,它的荣誉和它在欧洲的影响是无可争议的。很多国王都成为法语迷,很多国家上层社会的达官贵人都以能讲一口流利的法语而感到自豪。这主要是因为
A.文艺复兴的推动B.启蒙运动的影响
C.工业革命的扩展D.法国大革命的爆发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把文艺复兴和地理大发现称为近代“黎明之曙光”,而把宗教改革称为“黎明之曙光以后继起的光照万物的太阳”。黑格尔之所以这样评价宗教改革是因为这场改革
A.创造了许多新的宗教派别B.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
C.提出了许多新的宗教观点D.使社会各阶层破除了宗教迷信
2020-08-20更新 | 85次组卷 | 57卷引用:吉林省白山市长白县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现代西方文明之所以建筑在古典文明的基础之上,完全是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以来,西方人在文化上主动认亲的结果。”促使西方人主动认亲的根源是
A.新航路开辟的推动B.古希腊罗马文化积淀
C.资产阶级力量壮大D.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2020-07-30更新 | 673次组卷 | 21卷引用:吉林省白山市临江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赫乔韦尔斯认为“他们反对教皇不是因为他是世界的宗教领袖,而是因为他不是这样的领袖;因为他本应该是他们的精神领袖,而他却是一个富有的世俗君主。”由此可见宗教改革从本质上说是
A.反教皇的宗教斗争B.反封建的政治斗争
C.反君主的民主革命D.反宗教的民族革命
2020-07-18更新 | 1414次组卷 | 166卷引用:2011—2012学年吉林省白山市二中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10 . 18世纪,法国出现多种形式的公共和私人阅读方式,有私立或公立、世俗或者宗教的图书馆,有“文学陈列馆的书店”以及各种“阅读会所”。这反映出当时的法国
A.革命运动影响民众文化生活B.工业革命推动主流观念变化
C.公共空间兴起促进思想传播D.民主共和观念成为社会共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