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898月,制宪议会通过了《人权宣言》,阐明了人的自然的、不可让与的和神圣的权利,使资产阶级的妇女从中看到了争取和实现权利“平等”的希望。17918月,德康比夫人出版了题为《妇女之现状》的小册子,要求“占人类一半”的妇女享有政治权利。17919月,《妇女和女公民权利宣言》发表,这是世界上第一个明确地反抗性别歧视、提出妇女政治权利要求的文献,它标志着世界上第一次女权运动的兴起。

——摘编自刘大明《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性别歧视和女权运动》

材料二   在工业化以前,英国妇女没有独立的人格。1851年,英国女性人口为1065.9万人,其中参加工作的有283.2万人。1881年,就业女子达3885万人。19世纪60年代后,随着自由主义理论的不断成熟,自由主义女权主义得到发展。约翰·穆勒在《妇女选举权的授予》《代议制政府》中为两性政治平等的原则辩护。工人妇女把本阶级及自身的屈从地位归咎于政治上的无权,妇女通过散发传单、组织签名、直接参加示威游行等多种方式推动宪章运动的发展。

——摘编自潘迎华《19世纪英国的政治民主化与女权运动》

材料三   1923年,“全国妇女党”起草制定了《平等权利修正案》(简称ERA),其核心是公民的天赋人权不能以性别为借口而被否定或节略。1973年后,反ERA运动蔓延至全美,至19826月,ERA只获得35州批准,最终仍无法摆脱“夭折”命运。《平等权利修正案》将男女置于完全平等的社会地位之中,这是对传统社会性别观念的根本性颠覆,自然遭到保守派的强烈反对,而女性则是反ERA运动的主力军。传统社会性别观仍然存在于多数人的意识或潜意识中,固守传统性别身份的女性自然不在少数。她们坚信ERA动摇了美国社会的根基,破坏了基本的家庭和性别关系,会给整个社会带来无穷伤害。

——摘编自王业昭《20世纪7080年代美国妇女的反女权运动——基于社会性别的视角》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法国和英国女权运动的诉求,并分析两国运动产生的不同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70—80年代美国妇女运动出现的新动向并分析原因。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4-18世纪欧洲思想领域经历重大转折。

材料一14世纪中期的意大利,薄伽丘小说的市井琐事市民情调是对古典拉丁文化的直接挑战,也是对市民社会风俗的积极倡导在对教会和君主双重压迫的反抗和朝弄过程中,薄仰丘实现了为市民阶级价値观念张目的人文关怀主题。

一一张攒、江宁康《文艺复兴与早期人文主义思想的嬗变》

材料二路德认为,只有信仰基督,才可得到上帝的思典;只要心存信仰,人的获救就无需教士的中介作用,不必求助教皇和教会路他新教所推的权成《圣经》,也不是如天主教解释的那样,是一本只有教皇可以解释的束缚人们思想、行为的教条主义的经典,而是一本人人可以阅读和解释的,并在其中得到人与上帝交流的福音书。

——李平晔《人的发现一马丁·路德与宗教改革》

材料三孟德斯鸠不但抨击暴君政体,而且他还专门研究了防止或避免出现暴君政体的具体办法。按照他的看法,只有划分国家的权カ,才能保障人民的自由,才能避免暴政的出现。

——吴于廑《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

材料四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当其原因不在于缺乏理智,而在于不经别人的引导就缺乏勇气与决心去加以运用时,那么这种不成熟状态就是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了。Sapereaude!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口号。

——康德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薄伽丘小说的主要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薄伽丘小说产生的经济根源。.
(2)根据材料二,概括马丁・路德的主要思想主张。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孟德斯鸠的“具体办法”。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14-18世纪欧洲思想领域重大变化的主要内容。
2021-05-05更新 | 143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耀华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首先是文艺复兴,马克思、恩格斯对文艺复兴的评价极高,说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之前只能画神不能画人,文艺复兴之后的作品千姿百态。文艺复兴把人从神权的束缚下解放出来,人的创造性就像火山一样爆发。

材料二  他的《神曲》能够把教皇打到地狱,把他的情人送到天堂,在当时是人文主义思想的一面辉煌旗帜。

——康天意《文明的狂飙疾进时代》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文艺复兴运动何时兴起?首先发生在哪个国家?为什么首先发生在这个国家?该运动的旗帜是什么?
(2)材料二提到的“他”是谁?与他并称为文艺复兴“文学三杰”的另外两个人是谁?
(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场运动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的出名主要的是由于他的学识,即“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罗素《西方哲学史》

材料二 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巨大成就极为欢欣。他们认为这是一次精神的新生,而不是像花开花落那样,只是周而复始的重复。

——保罗富尔《文艺复兴》

材料三 欧洲的启蒙时代,是伟大人物辈出的时代,他们是封建制度的批判者,是新的资本主义制度的设计者……他们的著作的确影响了世界许多地区的热爱思考和正义的人们

——摘编自《马克思选集》


(1)材料一中的“他”指的是谁?属于什么思想流派?他的学说在西方思想史上有何地位?
(2)以文艺复兴时期的一部文学作品为例,说明文艺复兴是“一次精神的新生“。
(3)孟德斯鸠和卢梭都是当时启蒙思想家的杰出代表,他们分别为新的资本主义制度提出了怎样的设想?
(4)结合近代美国和中国的相关史实,分别说明近代资产阶级是怎样践行孟德斯鸠和卢梭上述主张的?
2020-08-21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新华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检测(9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人类社会思想的发展贯穿历史之中。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古希腊神话即口头或文字上一切有关古希腊人的神、英雄、自然和宇宙历史的神话,是原始氏族社会的精神产物,是欧洲最早的文学形式。它大约产生于公元前8世纪以前,在希腊原始初民长期口头相传的基础上形成基本规模。

希腊神话中的神与人同形同性,既有人的形态美,也有人的七情六欲,懂得喜怒哀乐,参与人的活动。神与人的区别仅仅在于前者永生,无死亡期;后者生命有限,有生老病死。希腊神话中的神个性鲜明,没有禁欲主义因素,也很少有神秘主义色彩。希腊神话的美丽就在于神依然有命运。

材料二公元前6世纪左右,中国、印度、希腊三个文明中心几乎同时进入思想繁荣时期,哲学思想十分活跃,思想家都开始思考生命、社会之目的及其意义等重大课题。不过他们得出的答案大相径庭,从而使地中海文明、南亚文明和东亚文明就此分道扬镳。中国哲学长期集中在对社会性和政治性的人的考察上,这是一种压倒一切的“人道主义”,它注重的是社会而非个人,这与古印度、地中海文明强调神及彼岸世界的哲学传统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材料三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当希腊人正在探讨物质世界的性质、印度思想家正在思考灵魂和神的关系时,中国的圣人正试图去发现人类社会的基础和贤明政治的根本原则。

——摘编自《世界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古希腊神话与智者学派的主张有何区别。
(2)依据材料二概括此时期中西方思想家关注的主题。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思想家关注这一主题的原因。

2019-01-03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2019学年天津市第七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卷历史

6 .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材料二   “美德即知识”。

材料三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动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中主人公哈姆雷特的一段独白

材料四   伏尔泰把上帝比作“两足禽兽”,把天主教会称作“民信的恶魔和狂信的九头蛇”,将罗马教皇说成是“魔鬼一样的骗子”,把天主教会专横的教士称为“恶棍”。

“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因为人们将害怕这个国王或议会制定暴虐的法律,并暴虐地执行这些法律。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同行政合而为一,法官便将握有压迫者的力量。”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人生下来就是自由的,人可以说是自由的动物。那么,人民的自由虽可用法律加以保障,但它原是天所赐予的,为任何人所必不可少。如果有人不取这天所赐予的自由,那就是对天犯了大罪,对自己又是莫大的耻辱。

——卢梭《社会契约论》

(1)材料一、二分别是古希腊时期哪位先哲的思想?

(2)材料三中反映了当时欧洲社会意识形态领域发生了哪一重大变革运动?其核心是什么?材料三反映的内容与材料一、二有何关系?

(3)依据材料四,指出三位法国启蒙思想家的主要思想及启蒙运动的核心。

2018-11-28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天津市七校(静海一中,杨村中学,宝坻一中,大港一中等)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制天命而用之。”

       ——荀子(天论》

材料二   “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普罗泰格拉

材料三   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一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1)分别概括材料一、二在认识人与万物(自然)的关系问题上的观点。应如何看待材料二的观点?
(2)概括材料三体现的主要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思想产生的背景。
(3)简要说明三则材料的共同之处。
8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立法权是制定、修正或废止法律的权力,代表国家的一般意志,应由人民集体享有,人民通过自己的立法机关来行使立法权。立法机关定期开会,除此之外还有权监督法律的执行。”“行政权是决定媾和或宣战,派遣或接受使节,维护公共安全,防御侵略的权力,它执行国家的意志,应该由国王掌握。”“司法权是惩罚犯罪或裁决私人讼争的权力,具有独立性,应由法院和陪审官行使。”

——孟德斯鸠

材料二   我不赞成你的观点,但我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伏尔泰

材料三   人们在建立国家时,每个人通过契约把所有的权力都转交给了集体,在由这样的契约所建立的国家里,所有的人在政治权利方面都是平等的,人民集体经常表达出来的意志成为“公意”,它构成主权,主权即公意的运用。人民的主权是至高无上的,神圣不可侵犯。它必须由人民直接行使,不能被代表,它是统一的,也不能被分割。政府是主权者的执行人,应该执行人民的意志,受人民监督。政府官员是人民的公仆,人民有权任用和罢免他们。

——卢梭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孟德斯鸠的观点,并从理论方面简要分析孟德斯鸠思想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三,分别指出伏尔泰和卢梭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些启蒙思想家思想主张的共同之处。
(3)综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启蒙运动对近代欧洲产生的影响。

9 . 政治、经济和文化在具体时空下往往统一于人们的思想理念中,推动社会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些哲人受被牛顿证实的万有引力定律的影响很大,相信存在着不仅控制物质世界,而且控制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更重要的是,他们发展起一系列革命的原则,打算通过这些原则实现大规模的社会改革。其中特别使我们感兴趣的是他们在经济、宗教和政治三个领域中提出的一些具体建议。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

——摘编自《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

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无论在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业人才方面,还是在提高创新能力和提供知识、技术创新成果以及增强民族凝聚力方面,教育都具有独特的重要意义。

——1999年6月江泽民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些哲人”在经济、宗教和政治领域中提出的具体建议,指出其建议本质上体现的当时社会人们的思想追求。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20世纪90年代中国发展的史实概括中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背景。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党和国家为保障该战略的实施所采取的法律举措。
2019-01-02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新华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领航卷历史试题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一十七八世纪欧洲局面很复杂,技术的改进,生产力的发展都是在这个时期。作为一种科学思维,不再只是信仰的思维,是客观的用人的眼光来看待世界,来看待外界,包括看待自己本身。

——摘编陈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况启蒙运动的起因。

材料二   (五四运动)以专注于文化批判始,仍然复归政治斗争终。启蒙的主题、科学民主的主题又一次与救亡、爱国的主题相碰撞、纠缠、同步。

——李泽厚《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


(2)五四运动前后北京正在进行着的“文化批判”指的是什么?

材料三   胡锦涛在中共十八大报告中指出:“九十多年来,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革命建设改革伟大胜利,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


(3)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什么?“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的重大理论成果有哪些?
2020-04-15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红桥区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